我国为何不允许再新建500米以上高楼了,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

摩天大楼,一张现代城市的名片,在大部分人心中,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往往和该座城市摩天大楼所占比例有着直接且偌大的联系,但其实,这种认知是我们的潜意识走向了误区。

上个世纪初美国曼哈顿地区

早在100多年前,大西洋西岸的美国已经修建起了不胜枚举的高楼大厦,这让远赴美国参访的李鸿章惊愕不已,他说:

“贵国居然修建起了如此多的高楼,这在我们大清是没有的,我们现在也没有能力修建。”

李鸿章先生的心酸之言是有感召力的,以致往后的百年时光,直到现在,国人对高楼大厦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念,即一座城市的发达程度,应该与这座城市建筑的高度成正比。

迪拜—哈利法塔

但如果仔细想想,高楼真能给人带来货真价实的满足感吗?恐怕未必,从古埃及的方尖碑到德国的科隆主教堂,再从纽约的帝国大厦到迪拜的哈利法塔,在这些辉煌建筑的背后,其实都能折射出一种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冲动。

方尖碑

是什么冲动呢?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用高大的建筑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威严,权力和财富,其中就包括现代化的荣耀,而现代高楼和古代高建筑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前者更像是现代资本社会的纪念碑。

“万丈高楼平地起!”

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高楼方面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一方面,是之前在技术领域确实存在空白,另外一方面,是近代没有一个足够稳定的环境供我们发展。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建筑都是以瓦房和低矮平房为主,和报纸上刊登的欧美国家万丈高楼的情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种高楼更加彰显“高级”的意识就这么慢慢形成了。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交流的窗口开始形成,技术的进步,财富的累积使得我们很快就迈进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时代。

香港江边之景

有香港作为现代化参照,“高楼热”先是从邻近广东开始,再逐渐扩散到沿海其他省份城市,最后风靡全国,越来越多的百米以上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省份的中心城市。

如今的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超过500米的高楼只有12座,而我国独占了7座。按照由低到高排序,他们分别是:

台北101大厦,北京中信大厦,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天津高银金融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

而其中上海中心大厦更是以632米(总共119层)的优异成绩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和吉隆坡118大厦位列世界第三。


在享受高楼以及排名靠前带给我们的欢愉的同时,也必须直面那些摆在我们面前的麻烦和难题。

自从各大中心城市开始跟风修建摩天大楼之后,一股不切实际,好大喜功之风也在兴起,全国各地高度达到一定规模的烂尾楼也层出不穷,每次提到烂尾楼,天津117大厦必是最“显眼”的那个。

产生的高额成本暂且不论,各种资源浪费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所以早在2022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就下达了限高令,以白纸黑字的形式代替了之前的口头宣传。

核心精神是:全国不得再修建超过500米以上的高楼,也会严格限制海拔超过200米的摩天大楼。

这或许预示着我国过去疯狂追求建造500米以上高楼的时代将成为历史,我们正在步入一个理性化时代。

我国为何不再允许修建500米以上的高楼?有何深层原因?

修建摩天大楼,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面子工程,就跟前面所说那样,现代人似乎把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建筑的高度捆绑在了一起。

所以当地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为了彰显城市的高级感,以吸引更多开发商和各级人才进驻城市,助力城市发展,不惜斥巨资打造各种地标建筑。

其次,在当今寸土寸金的城市里,通过往上叠加的方式修建的摩天大楼,确实能够节省不少土地,这也为开发商减少了不必要的建房成本,与其说开发商是在盲目的追求楼房高度,倒不如说其是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罢了。

但问题来了,事实证明,目前修建这些摩天大楼所带来的高额维修费用,已经让摩天大楼失去了通过节约土地的方式来减少整体运营成本的初衷。

首先是越往上难度越大,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也会是水涨船高。

其次,就算是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了,摩天大楼也往往会比普通楼房承担更多的资源消耗,光水电供应和后期维护就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而且高楼必须装载升降梯,目前三驱动的电梯是每组驱动11千瓦左右,三组就是33千瓦,两个吊笼就是66千瓦,以现在工业用电最基础的1.2元一度计算,一个小时不停地上下运行用电的费用达79.2元,楼层越高,耗能越大,风险也越大。

如今的摩天大楼基本上都是写字楼,属于办公场所,而资源浪费涉及到的是当今写字楼的空置率。

早在2018年,我国写字楼平均空置率就达到了19.8%左右,受成交低迷影响,2022年二季度,上海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也攀升至16.21%,而有些二线城市如宁波和大连等,其写字楼的空置率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5.2%。


空置率上来了,这难道不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吗?有人可能会说,就算是把写字楼改成平房,同样也会有空置率,可两者的运营成本算得上是天壤之别,平房大不了可以拆了改成其他用途,但一座高达几百米的高楼能说拆就拆吗?显然不现实。

其次,就是摩天大楼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大提升了,一次级别稍大的台风,火灾以及地震都可能使这座摩天大楼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片废墟,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当然,现代高楼一般都装有定楼神器,即阻尼装置,比如上海中心大厦就安装了一台重达1000吨的阻尼器,2019年,在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这座阻尼器的单边摆幅已经超过了50厘米,有效的保证了上海中心大厦的安全。

如果说面对台风,地震这样的灾害,高楼大厦有自保的神器,那么,高楼火灾一下子就掐中了摩天大楼的死穴。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目前国内消防登高车最高作业高度才100多米,地面配套设施不具备扑灭高楼大火的能力,而那些100米以上的高楼一旦发生火灾,首先是疏散人群将面临巨大挑战,而大楼本身也将毁之一炬,如2022年9月,长沙电信大厦起火一案就是最好的佐证。

除了涉及到高成本和资源浪费以及自然灾害会对高楼大厦施加不利影响之外,摩天大楼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影响周边楼房的采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楼房的销量或出租量。

同时也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心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另外还有光污染,涉及到几十年之后的拆迁难题等等,毕竟现在还没有找到几百米高楼最适合拆迁的方法。

总结

城市的核心应该是人,而不是建筑,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也不应当只由这座城市的建筑化水平来衡量。

居民的舒适感也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过多的钢筋水泥反倒是会禁锢人类追求精神生活的脚步,希望今后的城市能体现出更多的温情,而并非都是冷冰冰的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高楼   平房   我国   摩天大楼   高楼大厦   不允许   上海   写字楼   大厦   原因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