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十二处、十八界

南传上座部属于巴利语系,一直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有点佛门正宗的意思。

东南亚的佛教源自何处?

僧团组织:

第二次分裂:化地部从上座部分裂出来了;

第三次分裂:法藏部分离出来

化地部、法藏部和上座部思想是高度接近的,我们统一把它看为上座部。除了以上两个部,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的赤铜鍱部。

斯里兰卡位置在印度的南方,与印度隔海相望,在古代被称为锡兰(也称:赤铜鍱州),后来就是这一支传播到了东南亚,就是今天东南亚普遍信仰的南传佛教。

斯里兰卡的佛寺内

高度接近原始佛教

僧人每天中午上街乞食,中午回来吃饭,下午讲讲法、修修禅定,很有世尊(释迦牟尼)当年的遗风。所以这里面就会有人说出大乘佛教非佛说的言论。世尊去世五六百年,大乘佛教经典才出现,所以他们认为那个肯定是后人自己编的,不承认大乘佛法。那么这个说法是否有道理,大家可以具体了解两个佛法后对比一下,这里不下定论。

泰国僧人化缘

上座部主要理论

上座部佛学经典《舍利弗毗昙》,据说是世尊的首座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所作。(即使不是舍利弗本人,追溯时间线,也应该是舍利弗的亲传或再传弟子所作)

《舍利弗毗昙》重要理论:十二处、十八界。

认识这两个理论,还是要从原始佛教(释迦牟尼)的基本理论“十二缘起”中的“六入”开始了解。

十二缘起(原始佛教基础理论)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

六入(也叫六门)

身体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

六门的基础上再分细一点,把我和外境界分开,就有了十二处:

十二处(分内六处、外六处)

“内六处”包括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内六处”就是自己,包括物质的身体以及内部的精神,用内六处代表全部的自己。

“外六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外六处”及时代表整个外部世界,最终都得通过我的内六处来感知,说到底都是我的感官对象,所以用“外六处”可以代表一切的外部存在。

十八界

在十二处的基础上把内六处再一分为二,分为根和识,这样“十八界”就变成了识、根、境三部分。最外圈的“外六处”(即:六尘界)改个名字把它叫做境(即:外境);然后根就是六种感受器官;最内圈儿的识就是心识。

镜:色、生、香、味、触、法,六境(一般前五个放到一起说,叫做“五镜”)

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般前五个放到一起叫做“五根”)

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般前五个放到一起叫做前“五识”)

接下来就先了解五境、五根、五识;法境、意根和意识需要又单独了解。

五境、五根、五识

我通过“五根”来接触“五镜”(整个外境),收集外境的信息,产生“五识”。

意根、意识、法境

意根:六根之一,前五根与外境接触(接触后产生“五识”),而意根与内心接触。意根可以理解为是前一刹那的意识。

意识:“五识”产生后,意根便会与“五识”接触融合,产生意识。

法境:可以被意识所关照到的。只要是你精神世界内的东西都是法境,“五识”、“意识”也是法境,因为意识也可以被意根所摄,然后再产生关于意识的意识,比如说你能够意识到,自己意识到自己看到一串菩提,自己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意识,可以对自己的反思进行反思

七心界

佛家有时候把六识加意根作为一个整体,叫做七心界。可以用“七心界”来代表自己整个心理机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佛教   上座   大乘   斯里兰卡   释迦牟尼   赤铜   东南亚   舍利   原始   意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