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独裁内战到蒋家王朝的覆灭之十一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解放军数量增至280万,用缴获的国军武器装备自己,饥饿难忍的长春守军起义投诚。

1948年7月27日至8月2日,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大礼堂,召开了各地区“剿总”、总司令、各兵团司令、国防部厅、署长等主要负责人以及几个重要军长共一百二十余人参加的军事会议。

蒋介石还特地叫他的次子,任装甲兵司令部上校参谋长的蒋纬国参加会议,任务是观察会场气氛,记录每个人的发言,及时向他汇报,这是蒋介石开的一次重要的、全面的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战局危机”,对战事做一次全面的部署,这也是蒋介石在大陆最后一次召集如此规模的军事会议。

蒋介石在会议开幕时发言说:“我们在军事力量上本来大过共匪数十倍,制空权、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论形势较过去在江西围剿时还要有利的。但由于许多高级军官大发接收之财,奢侈荒淫,沉溺于酒色之中,弄得将骄兵逸,纪律败坏,军无斗志。可以说,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

最后,他警告大家说 : “现在共匪势力日益强大,匪势日益猖獗,大家如果再不觉悟,再不努力,到明年这个时候能不能再在这里开会都成问题。万一共产党控制了中国,则吾辈将死无葬身之地。”

蒋介石在这里警告部下“万一”的事情,却“不幸被其言中”了。

1948年9月24日,济南被解放军占领,蒋介石为之震惊,这证明共军有攻坚大城市的力量了,动摇了蒋军依赖大地市进行顽抗的信心,并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人民解放军已由120万增加到280 万,并且用缴获“国军”的大量武器改善了装备,并在两年作战中获得了作战经验。

在部队的政治质量方面,“国军”更不能与解放军相比。

由于这时中国共产党在大约一亿人口的区域坚决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分得了土地的广大农民,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参军参战,为保卫他们分得的土地而英勇战斗。

与此相反,国民党在军事上连打败仗,军队数量已减到360万人,其中能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只有170万人,而且士气低落。

自诩是孙的忠实信徒的蒋介石,不但不执行孙“耕者有其田”的教诲,却一味地以“抓壮丁”来补充兵源,以横征暴敛来供养“国军”粮饷。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野战军进行了辽沈战役。

这时整个东北地区仅剩下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城市由“国军”孤守。

解放军的战略是首先攻占锦州,关闭东北大门,迫使已被围困半年之久,饥饿难忍的长春守军起义和投诚;

最后攻占沈阳,解枚东北全境,即谓“关门打狗”战略。

锦州吃紧,蒋介石迫令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由沈阳出兵支援锦州,并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卫立煌拒绝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赌咒发誓地说 : “出了辽西一定会全军覆没,你不信我同你画押!”

顾祝同与卫立煌多次争吵,“将一切不堪入耳的话都说出来了”。

顾祝同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东北负责将领不服从命令,企图避免作战”等等。

蒋介石听到顾祝同的汇报后,非常愤怒,于9月30日亲飞北平,找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命傅作义出两个军的兵力救援锦州。

蒋介石在北平“华北剿总”司令部对傅作义等十余名高级将领训话,大意说,革命发生了困难,像是长期的,他料到8年后美苏必战,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胜利,我们也胜利。傅作义回忆说 :蒋介石“那次讲话整个泄了气,大家听了后,都觉得完了,蒋介石从来没有这样讲过话,而这次来这样讲是泄气而不是打气,尤其蒋介石自己毫无信心,想靠美国人侥幸的获胜还有什么打头呢……”。

这是傅作义对蒋介石思想上起变化最深刻的一次。”

10月2日,蒋介石又飞临沈阳,当天下午在沈阳“剿总”对师以上人员讲话。他说:“我这次亲到沈阳来,是救你们出去。你们过去要找共军主力都找不到,现在东北共军主力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好机会。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发挥过去作战的牺牲精神,和关内国军协同作战,一定可以成功的。关于空军的协同、后勤的补给,郭总司令和周总司令已给你们计划准备好了。我经常要住在沈阳、葫芦岛,你们有什么情况,要多联络。万一你们这次不能打出去,那么来生再见。”

到会的人听到蒋介石最后一句话很不满意,认为是“不祥之兆”,但也表明蒋介石要同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决战。

5日,蒋介石飞天津视察塘沽新港,遂即乘重庆号军舰亲赴锦州湾的葫芦岛部署,

6日,蒋介石给驻守葫芦岛的将领开会,并训话说:“这一次战争关系重大,等华北两个军及烟台一个军运到后,协同沈阳国军包围锦州的共匪,各将士的任务重大,几十万人的生命,都交给你们负责。要以杀身成仁的决心。”

蒋介石指定第三舰队以最大口径的24门大炮击毁塔山解放军阵地,当日还向守卫锦州的“冀辽热边区司令”范汉杰通电话慰问。

蒋介石在葫芦岛部署完毕后,于10月7日乘重庆号军舰返塘沽。

途中,蒋介石在重庆号军舰上戴着白手套到处摸,发现有灰尘,于是当海军司令桂永清陪蒋介石吃饭时,蒋大骂桂永清说 :“海军腐化堕落成这样,要亡国!”一直骂到吃完饭,吓碍各将领再不敢陪蒋介石一起吃饭了。

10月7日,蒋介石回到北平。

8日,蒋介石对傅作义说他要到上海去,博作义因战局紧张就动蒋不要去,蒋介石说他有私事要去办。

原来是蒋介石接到宋美龄的信,告诉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抓了扰乱金融的孔令侃。蒋介石是要到上海去救大外甥。

傅作义针对蒋介石的这种做法说:“蒋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我们还给他干什么!这是我对蒋介石彻底失望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蒋介石于10月8日由北平飞到上海,发现大外甥已被夫人救回南京,他便于9日也回到南京。此后的几天,蒋介石接连收到锦州告急的电报。

锦州若失守,在东北的四十余万军队将成为瓮中之鳖。

于是,蒋介石于10月15日,偕宋美龄再度飞临沈阳,亲自督战指挥,“以期救护我范汉杰等忠勇将士”。

蒋介石到沈阳的当天,就用飞机给锦州的范汉杰空投一封“手谕”,叫范“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出锦西”。同时也给长春守将,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空投一封“手谕”,命令郑赶快突围,“如不遵令突围,定以军法从事”。

但是,就在蒋介石空投手谕的当天夜里,锦州被解放军攻克。

10月16日,当蒋介石得知锦州失守,“七万精锐国军”被全歼的消息后,吓得不敢在沈阳再住,急忙偕宋美龄飞回北平。

10 月 18 日,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再次飞到沈阳,召集卫立煌、杜聿明、赵家骧等将领开会,命令“集中部队一举收复锦州”。

部下们却对委员长说:“目前敌我力悬殊,还是以守为攻,相机收复锦州为好。”

蒋介石见部下不迎合他的主张,虽怏怏不乐,但未作硬性的决定,只说:“你们研究研究再说。”当日又急忙飞回北平。

10月17日,长春守将曾泽生将军率所部六十军2万6千人起义!

19 日,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被迫率部放下武器,长春遂告和平解放。

锦州、长春失守之后,只剩下沈阳最后一个据点“孤悬关外”了。

蒋介石明知东北“战局业已绝望”,却仍梦想夺回锦州,打开关内外联系。

从10月19日至10月30日,蒋介石一直亲自坐镇北平指挥东北战场战事,做着名副其实的垂死挣扎。

10月20日,蒋介石把杜聿明召到北平,他对杜说:“锦州是我们东北的生命线,我这次来时,已经同美国顾问团商量好了,只要我们保全锦州,美国就可以大量援助我们。现在应该研究如何把锦州的敌人打退,将沈阳主力移到锦州,保全锦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北平   葫芦岛   蒋家王朝   锦州   华北   总司令   长春   国军   内战   蒋介石   解放军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