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独裁内战到蒋家王朝的覆灭之十二

沈阳解放。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白崇禧“戏弄”蒋介石,意在逼蒋下野,由桂系取而代之。

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接替卫立煌的指挥权,因卫立煌始终违抗蒋介石的命令,不肯把由廖耀湘指挥的美械装备的5个军调去反攻锦州。

可是,杜聿明也说 : “共军可能集中5倍至10倍的兵力攻我、围我、消灭我军。所以,我认为目前收复锦州是凶多吉少,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蒋介石这时说:“那么我把东北完全交给你好了,你自己发纸币、找粮食、扩充军队。”

杜聿明说:“这样,我可不敢去,我从来未搞过政治、经济,还是让卫先生在东北。”

蒋介石大发雷霆,举起拳头说:“为什么共匪能打游击,能就地筹粮、筹饷,而我们黄埔生不能做呢?”

最后蒋面红耳赤地站起来骂道:“哼!你们黄埔学生都不服从我的命令,不照我的计划执行,懦怯怕匪,这样子我们要亡国灭种的!”

杜聿明不敢去沈阳,蒋介石只好命杜聿明去葫芦岛了,但他严令杜聿明越过总司令卫立煌,直接给廖耀湘兵团下命令反攻锦州。

10 月22 日,杜聿明到沈阳代替蒋介石向寥兵团下达了命令。

10月28日,解放军于辽河以西地区全歼了美机械化的廖兵团十万余众,兵团司令廖耀湘被俘。

10月30日,蒋介石由北平飞回南京,因为东北再没有军队需要他指挥了。

11月2日,沈阳解放。

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和参谋长赵家骧乘飞机逃到葫芦岛,与杜聿明相会,这3个人在一起检讨东北失败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蒋介石已经老糊涂了,无论他到哪里指挥,他都是一意孤行,谁的意见也不接受,蒋介石召集开会,也只是要别人附合他的意见,执行他的命令而已,他只会骂人。

11月26日,蒋介石下了一道命令,对卫立煌撤职查办。原令说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 杜聿明说:蒋介石没有“指挥道德”,可见蒋的为人。

辽沈战役,蒋介石“御驾亲征”,是他亲自部署和指挥的,结果是47万“国军精锐”应了蒋介石的话 :“来生再见!” 但他却将责任推给了部下。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的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时,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提出从1946年7明算起,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但由于辽沈战役的胜利,这时人民解放军在总的数量上已超过了“蒋军”,从而使5年胜利的预期大为缩短。

1948 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发动了一次巨大的战役,史称“淮海战役”(蒋介石称“徐蚌会战”)。

蒋军在这个地区集结了80万兵力,人民解放军参加的兵力为60万人。这样大规模的决战,在世界各国内战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是罕见的。

蒋介石原不愿在徐州附近地区与人民解放军决战,因为蒋介石一再强调徐州易攻难守,且后方联络线过长,兵员粮弹补充也困难。同时,蒋介石一生多迷信,楚霸王被围垓下四面楚歌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徐州附近的灵璧县以南的沱河北岸,这就更使蒋介石有所避忌。因此蒋介石决定不守徐州,退守淮河来确保南京外围,并决定在11月上旬转移完毕。

放弃徐州退守淮河决战的计划确定之后,蒋介石在最后又改变主意了,原因是蒋军刚在全东北失败,如今又放弃徐州,蒋介石怕影响军心。这时他又得到“共军南下较缓”的情报。于是,蒋介石又决定守徐州。由于临战改变作战计划,贻误了战机。

在统帅人选问题上,派系作崇,矛盾重重。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从战略上说,应该由白崇禧的华中“剿总”统一指挥,但蒋介石对白崇禧不放心,另设徐州“剿总,”任刘峙为总司令,以分白崇禧之兵权。如今“徐蚌会战”,蒋介石则感兵力不足,需要调华中的兵力,于是,蒋介石又委任给白崇禧一个“国防部指挥所主任”的名义,以便由白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个“剿总”。白先同意,后又变卦,他是成心拆蒋介石的台,准备会战失败,逼蒋下野,桂系取而代之。

刘峙是有名的“福将”(昏庸糊涂的代名词),蒋介石只好任杜聿明为副总司令,负责指挥,刘峙挂名总司令。

蒋介石独裁成性,不论大小战役情况的分析,大小部队的调动,都要通过蒋的决定指示。而蒋本人又不能集中精力专事军事指挥,无法掌握全盘情况,每日仅凭所谓“官邸会报”来决定指挥部署,或凭他本人“灵机一动,乱下手谕”,主观武断、焉能不败?

论兵力、装备,特别是重武器,蒋军占有绝对优势。但国民党内部如此混乱、腐败,面对将士用命战斗、意志旺盛、战术机动灵活的人民解放军,就难逃失败的命运了。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到22日。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在徐州以东的新安镇、碾庄地区被歼灭,兵团司令黄伯韬负伤后自戕。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属三个半师,共两万三千余人,在台儿庄、枣庄地区起义。这一阶段,蒋军被歼达十七万八千多人。

从11月23日到12月15日,国民党军第20兵团的十二万余人,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被全歼,兵团司令黄维被俘。这时,蒋介石见徐州大势已去,急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西逃,却又被解放军合围于永城东北地区。孙元良部妄想突围,结果被全歼。

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共30万人,乃是蒋军之精锐,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部队,杜聿明等又是蒋介石的心腹将领,也是蒋介石所剩下的最后一点军事本钱,如今被解放军包围在永城东北以陈官庄为中心的一个不到20公里的框子里,危在旦夕。蒋介石心急如焚,已成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解杜部之围,蒋介石急调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宋希濂部前往徐州地区增援。但又遭到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的力阻。这可急坏了蒋介石,他亲自给白崇禧打电话,蒋、白二人在电话里吵嚷了半个多小时,蒋介石气得满面通红,将电话摔在桌子上,用宁波土话骂了一声“娘希匹”。

白崇禧不惜采取同蒋介石决裂的态度,力阻第十四兵团东调,其目的就是希望蒋介石仅存的主力部队被消灭,他就可迫蒋去职,由李宗仁取而代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淮海战役   人民解放军   蒋家王朝   华中   徐州   总司令   内战   兵力   兵团   司令   蒋介石   国民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