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代十国(五)-梁晋争霸(4)之后梁灭亡

梁朝大将刘鄩(前面说过的五代第一大美人花见羞的丈夫)知道了李存勖要去魏州,便想着去暗算一把李存勖。

公元915年七月,刘鄩在魏州城外设下埋伏然后引诱李存勖出城。其实现在梁朝的名将已经寥寥无几,杨师厚已经死了,只剩下牛存节、刘鄩和葛从周,但葛从周也生病在家养老,能打的也就只有刘鄩和牛存节了。李存勖见刘鄩前来自投罗网自然想着一举将其歼灭,那梁朝再没什么对手了,至于朱友贞,李存勖经过魏博的事情后已经不将其放在眼里,就军事才能来说他对朱友贞完全看不上眼。

可惜刘鄩的运气实在太差,好不容易将李存勖骗出城,却偏偏遇上了李存审的部队,李存勖成功脱险。刘鄩又想着转头去偷袭晋阳,却因为天气原因没有成功,兜来转去粮草也所剩无多,李存勖追来后,发现梁军陷入无粮的窘境,就粘着骚扰,刘鄩陷入苦战。

朱友贞此时想着的不是出兵救也不是筹集粮草,而是怎么样定刘鄩的罪,说其兴师动众又无建功,领兵无方至极。

刘鄩也是哑巴吃黄连,兵遇到秀才也一样有理说不清,和不懂军事的朱友贞完全说不通,只能自己另寻他法。

公元916年二月,双方已经僵持了几个月,李存勖耐心用尽,决定一举收拾了刘鄩。李存勖放出小道消息假称自己已经回去晋阳,刘鄩听闻果然率兵来攻,结果被突然出现的李存勖下了一大跳方寸大乱,被河东军杀的人仰马翻,死伤数万,刘鄩败逃而去。

刘鄩这边在与李存勖苦战,梁朝那边众将看在眼里,不是想着领兵去救而是想着怎么趁机捞点功绩。匡国节度使王檀向朱友贞请命去偷袭晋阳,朱友贞想着若夺回晋阳,能大大缓解痛失魏博的不利局面,于是同意王檀出兵。

晋阳此时空虚,王檀带兵来偷袭,几乎被破城,但就差那么一点点,结果河东那边的援军赶到,王檀最终功亏一篑,只好放弃攻城,但此时王檀军已经损失巨大。

李存勖见多路皆胜,信心大涨,一鼓作气攻下河北大部,只留下刚战败的刘鄩驻守的黎阳。此时梁朝已经退守到黄河,李存勖占尽优势。

李存勖现在一门心思要对付梁军,但北方耶律阿保机也蠢蠢欲动不时骚扰,李存勖只好先去抵御契丹军。

但梁朝也没有喘息太久,李存勖又领兵南下,双方大战小战打了几年,互有损耗,期间梁军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活捉李存勖,但李存勖运气也着实不错,每次都化险为夷。

梁朝名将刘鄩也被朱友贞调回洛阳,命人将其毒死,跟随朱温的老一辈大将基本没了。

公元921年,李存勖已经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北,梁军退守到黄河以南,极为被动,河东军随时可能渡河南下。

正当李存勖着手南下攻梁的时候,拖后腿的又来了,赵王王镕被他的养子张文礼杀了,张文礼也知道李存勖不会轻易饶了他,于是向梁朝求援。

老臣敬翔觉察到这是个机会,忙劝朱友贞出兵镇州,但朱友贞听信了小人赵岩的话,放弃了出兵北上。老臣敬翔气得直跺脚,但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了。

其实两军对阵于前,其实背后更多的是将领之间的博弈。将领的智慧与兵法韬略,本身就是获胜的重要因素,一个平庸的将领,不仅不能带领士兵建功立业,反而可能让更多的士兵丧命。

平庸的朱友贞,偏偏遇到了军事天才李存勖,并且李存勖的运气又出奇的好,梁朝在朱友贞的指挥下逐渐走向衰弱。

公元923年,李存勖终于忍不住了,在魏州称帝,国号大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李存勖新上位,自然要大杀四方,以彰显大唐的威武。李存勖得知山东空虚,命李嗣源去攻郓州,唐军大胜,夺得郓州。

朱友贞听闻郓州失守,忙派大将王彦章去收复,王彦章其实也心下清楚梁朝气数将尽,但为人臣子,当以尽忠报国,王彦章硬着头皮去救郓州。

果不其然梁军大败,被李嗣源全歼,王彦章被活捉。

李存勖本想劝降王彦章,但王彦章宁死不降,李存勖也不再勉强,将其处斩。

王彦章一死,梁朝再无拿得出手的大将,朱友贞此时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公元923年十月,李嗣源率军攻下曹州,距离汴州越来越近,梁朝内部早已大乱,百官纷纷跑路,各寻前程去了。

朱友贞自知大势已去,再无力回天,父亲梁太祖奋斗几十年才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被自己断送,他不免惭愧与痛心。但事已至此多想也无意,不想当俘虏的朱友贞心一横,命部下将自己杀死,免去了被李存勖一番羞辱。

公元923年十月,后梁被灭,历太祖朱温、末帝朱友贞二主,共十六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河东   后梁   大唐   黄河   老臣   粮草   太祖   将领   大将   公元   运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