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立各种“使官”破坏官僚体制,看唐王朝走向没落的体制原因

人称马亲王的著名历史小说作家马伯庸,在去年出版了他的新作《长安的荔枝》,讲了“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的故事。

书中的主角李善德本是长安的一个底层小吏,阴差阳错地做了“荔枝使”,承担了从岭南转运荔枝到长安的任务

而在历史上,唐王朝确实有过负责各种临时事务的使官,这些使官在正史中虽鲜有记录,但他们却是使得唐帝国这道千里之堤崩溃的蚁穴。

一、千里之堤

如果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问题应该在堤上而不在蚁穴上。

同样的,要看使官如何破坏官僚体制,我们就要先看看原本未被破坏的官僚体制是如何的。

根据《大唐六典》中所记载的,唐前期的中枢制度,为三省六部制。最高的三个中枢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为主管重要政务裁决的“机要之司。”而尚书省则是具体的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各有其具体负责的事务,吏部主管吏封勋考,户部主管户度金仓,礼部主管礼祠主膳,兵部主管兵职驾库,刑部主管刑都比门,工部主管工屯虞水。

当然,六部也并不是只管执行而不做,一些具体的繁杂的不太重要的事务,六部及其所属的二十四司便可以直接拍板决定。

而在三省内部,他们之间又会相互制衡。

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而门下省可以对中书省的诏令进行审议和封驳,尚书省的执行又直接影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决策的具体效果。

三省之间的长官不仅相互制衡,也会相互商议,而三省长官商议的具体场所则在政事堂

而在三省六部的大框架之下,具体到每个官员身上,还有着官阶系统这个框架,真正规定一个官员的官阶是职事官。

职事官自正一品到九品下,共有30个等次。为什么能有三十个?因为每个品级都会分正品和从品,正和从内又分上下,但真正落实到俸禄上,看的是一个官员的本品

唐代的散官被认为是一个官员的本品,标志官员的身份等级,唐前期,官员的俸禄根据其本品发放。

因为正一品的级别太高,给你你也不敢当,所以只有29级。

而武德充沛,不断开疆拓土的唐帝国,还有专门授予有功人员的勋官,勋官最高为上柱国,最低为武骑尉,共十二转。

《木兰辞》中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一句,所以被人认为是唐人的作品,至少是被唐人整理修改过的,因为十二转的制度是在唐代确立。

以上这所有,构成了唐代中枢官僚体制这个千里之堤。

二、蚁穴何源

可以看出,唐前期的中枢官僚体制分工明确,非常的整齐,但再整洁的屋子,不经常打扫的话,住的久了也会变得凌乱,到开元和天宝年间,这间整洁的屋子逐渐变得凌乱,千里之堤被蚁穴一点点的啃噬直至崩溃。

这个蚁穴,就是使官差遣制度。

开元和天宝年间,在边境上尤其是靠近长安的西北方向有着极大的军事压力,军事上的压力逐渐化为财政上的压力。

而三省六部制的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行政效率低,官职冗杂,比如司法和监察,就有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个部分来负责。

国家事务的逐渐纷繁,使得原本的制度逐渐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可以从人口户籍的情况来看。

《旧唐书》中记载,唐玄宗时“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大量的脱籍流亡人口使得国家损失了大量的赋税和劳动力,因而只得提高赋税,愈发沉重的赋税又使得越来越多的还在户的人选择流亡以逃避赋税和徭役。

人口的大量流亡不仅导致了财政的巨大压力,也使国家的军队失去了大量的兵源。

脱逃的人口当然不会也无力再按制度前往卫府服役,原本的府兵制难以维持,最终崩溃。

于是被迫改府兵制为募兵制,给予边地的节度使军权,最终造成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林立,脱离中央

但实际上,使官并不是问题本身,在大部分朝代都会出现很多使官,使官一般为临时的差遣,使官的任务明确,完成任务并复命后,使官便不再存在。

但唐代的使官数量要多得多,负责事务的范围要大得多,权力也高得多。

比如开元天宝年间,有负责监察地方的十道采访处置使;搜括逃户的括户使,劝农使;整顿漕运的江淮河南转运使;以及最后令唐帝国头疼无比,直接将帝国拖入深渊的主管军事边防的节度使。

比如括户使这一职位,因为土地兼并,人口大量流亡脱籍,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所以,如果要搜刮逃户,则需要调动全国的资源,对各地进行更直接的指挥。

旧的三省六部制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当时设置了大量使官来直接调动全国资源来完成很多事情。

《长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即便他只是品级很低的小吏,但因为是荔枝使,便可以在各地调动资源。

三、使职差遣的特点

1、不缘曹司

在《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是被自己的长官和同事们坑了,才接了荔枝使这个基本不可能完成的烫手山芋。

但事实上,使官不会像这样常规地经过人事部门的层层选拔,而是直接由政事堂或是皇帝直接拍板决定,把这个选定的人选直接选拔出来任职。

另外,这个使官也不受原本的六部二十四司的框架制约,而是跳脱出来,有更多的权力

当然这不仅仅是不受约束的问题,使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侵夺了原本的官职的权力,使得原本的官僚体制逐渐变得鸡肋。

2、特奉制敕

这些使官完成任务后也不会向六部二十四司报告,而是直接向政事堂或皇帝直接报告。

而且这个时候,因为很多使官的职位所负责的根本不是临时事务,比如节度使,负责一方的军事经济民事等各方面,明显不是短期的事务,所以使官实际上不再是临时的职位,而是长期的官职,使官差遣也成为了新的权力运作的系统。

这也对原本的官僚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唐国史补》中有言:“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大抵生于置兵,盛于兴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

可见在当时,使官对原本的职事官的权力的侵夺有多么严重,使官的权力已经盖过了旧的职事官,为使则重,为官则轻,这四个字足见使官对官僚体制的冲击之强。

安史之乱后,使官的范围和权力变得更大,出现了如盐铁使、度支使等权力巨大的使官。

四、中枢体制的变化

受到官职差遣制度的影响,中枢制度也随之进行改革。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宰相张说上书,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和刑礼房无房。

原本的政事堂只是一个宰相(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议事的机构和地点,政事堂之下并没有附属的机构和人员。

但由张说的改革开始,新的中书门下,也就是之前的政事堂,成为了一个有实权的办事机构,具有了自己附属的机构和人员,并对具体事务有了实际的控制权力。

那为什么要把原本由尚书省及其下辖的六部二十四司负责的具体事务,要转到中书门下来负责呢?

原因就在于使官差遣的大量出现,使官的任命和行事都不缘曹司,他们不受尚书省的直接指挥,而是向任命他们的宰相和政事堂述职并负责。

所以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样具体负责事务的机构之后,就可以对使官进行管理。

改革后的中书门下是宰相的府署,超然于三省之上,裁断三省政务,并统领使职系统;它的权力不仅仅体现在议定政事方针,而且直接掌管具体事务,中书门下的决策和行政便一体化了。

但注意,三省从来没有被废除,但作为国家运转的核心的三省制便逐渐消亡,北京大学的教授,中国史方向大师级的阎步克老师,对这一时期的职位系统有一个总的评论:“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合结构。”

结语

可以看出,使官制度对原本整齐的三省六部官僚体制的破坏是巨大的。

但文中也和大家提过,使官制度并非洪水猛兽,问题不在使官制度本身,而在于对这一制度的滥用。

在旧有的制度不再适应社会时,统治者本该对旧有的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使其适应现有的社会状况。

但唐玄宗及唐代的很多统治者,选择了较为懒惰的方法,简单粗暴地用权力更高更大的使官来解决问题,最终造成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王朝的毁灭。

参考文献

1、《旧唐书》

2、《新唐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官僚   开元   中书省   王朝   长安   政事   门下   荔枝   体制   权力   走向   事务   原因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