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一个并不强大的仇池国存在了那么久?

仇池国在今天的陇南市,是氐族杨氏在今天的陇南、陕南、川北 交界处的以氐族为主体的地方性割据政权。也是十六国时期建国自雄的氐族三政权(前秦、后凉)之一,进入南北朝以后,历事 宋、齐、梁及北魏 各朝,在南北朝时期,对当时的南北朝政局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历史上,因为她的存国时间久而出名,前仇池政权(296-371)和后仇池政权(385-443),再加上杨氏后裔建立的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政权。直到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阴平国王杨法琛因出兵帮助北周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声讨权臣上柱国杨坚,被杨坚派兵灭亡,部众遂散处各地,氐族逐渐消失。存续时间数百年,只计算前后仇池国也有75+58=133年,这是十六国时期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政权。

首先是地理原因,使得仇池国有了良好的生存与发展基础

因为仇池国主要依托了仇池山,今天的仇池山依然很险峻,地理位置仍然很重要。

仇池山,亦称仇维山,又名瞿堆,在今甘肃省西和县大桥镇。可以看看史书记载中的仇池山,条引辛氏《三秦记》云:仇池山,上有百项地,平如抵。其南北有山路,东西绝壁百切,上有数万家。一人守道,万夫莫向。山势自然有楼格却敌之状,东西二门,盘道可七里,上有风率泉源。《史记》谓秦得百二之固也。(《后汉书》卷86《西南夷列传》李贤注引《三秦记》略同)。

《南齐书》卷59《氏传》亦云:仇池四方壁立,自然有楼格却敌状,高并数丈,有二十二道,可攀缘而上。东西二门,盘道可七里,上有冈率泉源。氏于上平地立宫室、果园、仓库。无贵戏皆为板屋土墙,所治处名洛谷。

《水经》卷20《漾水注》亦谓:汉水又东逞霍堆西,又屈逗瞿堆南。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及壶,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积石峡峨,嵌岑隐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项,煮土成盐,因以百项为号。山上丰水泉,所谓“清泉涌沸,润气上流”者也。(((魏书》卷101《氏传》也有相似的记载)

可以看数来,仇池山险峻而富庶,是一个政权天然的立国自保之地。仇池国的势力伸缩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地区,甘肃省南部的武都地区和四川省西北部的平武、广元地区。这些地区,山岭不断,险隘不绝,对外联系的崎岖小道口往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军事上维护仇池政权的重重屏障。

第二是相对稳定政局和坚强的立国精神是内在因素。

《魏略》云:“氏人有王,所以来久矣。”氏人的政治首领出现得很早。从符洪祖先“世为西戎酋长”,吕光先辈“世为酋豪”等记载来看,氏人政治首领的世袭制是很早的。由于自汉武帝开通西南夷以来,氏人就“都统于国”,和汉人交错杂居,成为封建政府的编户,所以氏人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王”。汉魏之时,氏豪称王者极多。这类情况说明直到汉魏时氐族的氏族制残余还很严重。

西晋末,杨茂搜正式建立仇池政权。据《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称:“茂搜父子之结据也,通晋家及李雄、刘暇、石勒、石虎、张骏,皆称臣奉贡,受其官号。所向用其官及其年号。”显然,仇池建国之初,汉化尚不深,用的是晋及其他少数族的名物、制度。

杨茂搜自称右贤王,似乎有点匈奴的感觉。晋封茂搜及以后仇池国主为左贤王或右贤王,是以异族视之或遵其成例而已。到了南北朝时期,氏杨已完全模仿中原政权的政治体制了。比如“(杨)难当自立为大秦王,年号建义,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其官号有垂相、司马、刺史、州牧、太守、将军等,与内地官名相同。

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氐族杨氏的汉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了。随着政权组织形式的正规化,仇池政权的稳定和发展也更加好了。

另一方面,尽管仇池政权组织形式一步步汉化,但其部落制残余及氏族的民族因素却依然存在。

第三,就是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也很重要。

东汉末,军阀纷纷割据自雄。特别是关陇一带,经李催、郭祀之乱,献帝东迁,不但经济残破,政治控制更为松弛。此时,氏族中的一支——略阳清水(在今天的天水,上次的文章里面说成了陕西,应该是甘肃天水略阳)的氏豪杨驹,便率部徙至仇池,莫定立国基础。

三国时期,氏王杨千万以仇池之众附属马超,被曹魏击破,千万流徙人蜀,势力发展受到遏制。西晋统一,氏杨在仇池的发展似更无可能。但“八王之乱”导致晋王朝权力失控,“五胡”开始扰乱中原。

特别是晋憨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齐万年起兵反晋,关中发生战乱。在略阳的氐豪杨茂搜(令狐茂搜)趁机率部落4000家还保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得到氐、汉各族的拥护,杨氏重新在仇池站稳了脚跟,正式建立了政权。

随后,仇池尽管卷人了与周边势力的争斗,却由于此时晋和前赵、成汉、后赵几大势力之间微妙的平衡作用,仇池得以回旋其间,其势力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符秦崛起北方,仇池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与符秦、东晋密切相关,其国主杨俊、杨世等投向东晋,成为符秦必取的对象。东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仇池国被符秦攻灭。十二年(公元383年)后,符坚兵败把水,符秦帝国土崩瓦解,北方又重新陷人混乱之中。

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杨茂搜之孙杨定乘西燕和后秦相互攻杀之机,“乃将家奔陇右,徙治历城,城在西县界,去仇池百二十里,置仓储于百顷,招合夷、晋得千余家”,重建了仇池政权,并进一步扩张了自己的势力。由此可见,魏晋十六国时期国内混乱、分裂的形势使仇池得以存在、发展。南北朝时期,仇池是界于南北对峙的西部军事重地,又不可避免地卷人了纷争之中。此阶段全国形势对仇池的影响,大致可以从宋魏对仇池国主杨难当所采取的争取方式、方法可以看出。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仇池发生大饥荒,而毗邻的梁、益二州反而大丰收。次年,本臣属刘宋的杨难当乘益州刺史刘道济为政苛暴,失蜀土人心之机,派司马飞龙进兵蜀地。同年四月,杨难当又突袭梁州刘宋军。如此,九月,魏太武帝拓跋煮封杨难当为南秦王。十一月,杨难当占有汉中。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正月,杨即遣使告捷于魏,送雍州流民7000余家于长安。宋军在萧思话的指挥下,裴方明等发起反攻,重取汉中。杨难当陷人窘境,四月,派使者向宋请和,宋文帝以其边裔,下诏赦免了他。

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元“建义”,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名义上对宋、魏仍贡使不绝,实际上已是一个独立王国,但宋魏双方对此都予以容忍。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十一月,杨难当又兴兵攻宋,全力人蜀,进围涪城,后又退军仇池。由于杨难当不断对刘宋进攻,使宋文帝下决心铲平仇池。十二月,下令裴方明、刘康祖、梁坦等率大军攻击仇池,由刘道真任指挥。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仇池落人刘宋之手。杨难当本人逃人魏境。难当人魏,魏世祖(拓跋煮)派重臣拓跋辰前往迎接,后又亲自接见。七月,魏即申言要为杨难当报仇,兴兵十道伐宋。

事实上,当时的南北对峙局面,造成了仇池继续存在的外部条件。

第一仇池政权力量尽管较南北政权弱小,但毕竟还有一定的实力,且其地相对偏僻,易守难攻,军事的夺取决非易事。又由于地处南北争夺地带,一方逼迫太紧,就会把其逼向对方,无异给自己树敌。故而南北双方都对其施行羁糜方略,以利于自己的争夺。上引南北移书都强调仇池本为自己的藩属,以宗主国地位对仇池国主封爵授号,进行政治拉拢。

第二,在南北对峙与争夺时期,即使一方想夺取仇池,另一方也不会坐视不顾。以刘宋认为仇池“为臣不忠,宜加诛讨”,而北魏则兴师“助难当报复”,可以看到,南北双方都极为关注仇池这块战略要地,决不愿意让对方占领。如此,只要南北继续对峙的局面,仇池政权就有可能存在,有时即使暂时被灭,时机一到,也会再次兴起。仇池统治者正是利用这种动荡、分裂、割据、对峙的形势,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实施其外交方略,极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从而延长其政治生命。

最后,就是仇池氐人也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为了不受外族的歧视、欺凌和发展自己,有较强的民族意识。这也是保持仇池政权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秦王   汉中   元嘉   略阳   东晋   南北朝   政权   公元   势力   强大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