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每年俸禄是7.2万贯,放在现在相当于多少钱呢?你可能想不到

►抗金英雄岳飞每年俸䘵有7.2万贯,换到现代是多少钱

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人均GDP超过了当时的欧洲。经过“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同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登基建立南宋,庙号宋高宗。

由于金兵不停南下伐宋,宋高宗赵构为了偏安一隅,迁都临安(今杭州)。即使在外患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南宋时期的经济在外贸上高度发达,朝廷依然保持着较强的经济实力。

我们所熟知的民族英雄岳飞,出生在北宋末年。他20岁参军,正值北宋与南宋更迭时期,他先后参加过数百次抗金战斗,战功赫赫,曾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每年的俸䘵有7.2万贯,折算成月俸就是6000贯。乍一听你是不是想问1贯钱价值多少,那时候的7.2万贯换到现代,到底是多少钱呢?

►古代货币跟现代货币没有固定汇率,需要借用等价物大米来进行对比

古代大米通常以“石”(dàn)作为计量单位,据史料记载,南宋的米价是一石6贯钱。岳飞的7.2万贯俸䘵,可以买到12000石大米。

计算出12000石大米到现代可以值多少钱,也就可以换算出岳飞7.2万贯俸䘵到现代是多少钱。我们现代的计量单位是斤或公斤,那么古代的1石换算到现在又是多少斤呢?

“石”作为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各朝各代的一石换算方法各不相同。比如汉代1石约等于我们现代的29.95公斤,也就相当于59.9斤的样子,四舍五入的话可以约按60斤来计算。

据北宋科学家沈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记载“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在宋代1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

南宋时期92.5公斤即59200克,如果按现代的1公斤1000克来计算,1石就是是现代的59.2公斤,这比汉代的计算标准多出整整一倍的重量。

最终我们知道,在南宋时期6贯钱如果在现代可以买到59.2公斤大米,按现在市场大米常规均价5元每公斤来算,也就是5乘以59.2等于296元

►以现代的米价换算得出,岳飞7.2万贯的年俸䘵大约是355万元

按照现代的算法,1石米价值296元,12000石大米就是355万元。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年薪300万以上,换作现代岳飞的俸䘵绝对属于高薪阶层了

中国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从战国时期开始,为了巩固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君王给大臣们分封土地、奖赏粮食和钱币黄金,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规则。

有了根深蒂固的封建官僚制度,自然就演变出了“俸䘵制度”。最早的“俸䘵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根据官员的品级,所得到俸䘵也有所不同。

唐朝官员的俸䘵比起宋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唐太宗贞观时期京城正一品官员一年可以挣到700石的䘵米和372贯俸银,按照唐朝一石等于79.32公斤,1贯钱可以买到1250公斤大米。

在唐朝那个国富民强的年代,位高权重的一品官员的年俸䘵按现代米价换算372贯钱是233万元,700石䘵米是28万,加起来才261万元。

岳飞最好的时候才官至正二品的枢密副使,也不是武将中的最高品级的官员,他的年俸7.2万贯钱355万元居然唐朝一品官员的俸䘵还多。由此可见,宋代官员的俸禄在我国古代一定是最好的。

其实对于岳飞可以拿到这么高的俸䘵,除了跟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即使战祸连连,依然经济发达国库富足,尚且可以支撑高官厚䘵,还跟宋朝与生俱来的国情有关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形成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

在五代十国的后周,赵匡胤因拥立郭威为皇帝得到提拔,后来郭威的养子柴荣周世宗继位,非常赏识他的军事才能。赵匡胤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官位一路高升,逐渐掌握了朝中军事大权。

可是,周世宗儿子继位后,赵匡胤没有顾及周世宗的对他知遇之恩,在出兵北伐的途中拥兵自重,发动“陈桥驿兵变”,策划“黄袍加身”,逼迫周世宗儿子退位一举夺得到了天下,登基成为宋朝开国君主宋太祖,史称北宋。

正是因为有这一段历史的存在,所以宋朝自开国以来,历代皇帝都会心照不宣地提防武将坐大,采取权衡之术控制住军心,谨防自己在位时重演“黄袍加身”的悲剧。

南宋面对金国的入侵,岳飞挺身而出主动请战,这样一来与朝中文官们就产生了异议,皇帝不想失去相对平衡,所以只有通过给武将们发放高额俸䘵,来保证这些将军的忠心。意思是你们没事好吃好喝得了,不用天天想着出兵打仗的事儿。

由此也可看出,宋朝时期“重文轻武”的官僚制度不可小觑。再怎么富足的南宋,也经不起封建社会的腐败君王的无能,没被武将黄袍加身,最终也抵挡不了金国强取豪夺。

南宋这种“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也是源自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有关。据记载赵匡胤因得国不正使他称帝后心虚难安,于是他设鸿门宴邀请武将参加,准备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正当各位武将喝得高兴时,赵匡胤突然说“如今天下安定,各位交出兵权,保你们一生荣华富贵!”武将们见旁边的纱帐后面隐约有阔刀绰斧的身影,只好放弃兵权保富贵。

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开始,到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宋朝重文轻武的局面已经形成,武将们的地位日渐跌落,战士们的战斗力自然不行,难怪宋朝时期的版图是自唐朝以来面积最小的。

岳飞一身正气,不会因为高官厚䘵就安享富贵,他与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力争到底也要主战抗金,从从军20年,多次在与金国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最终也没得逃脱悲惨命运,英勇就义风波亭。

►岳飞出生寒门,戎马一生只为尽忠报国

岳飞出生于河南汤阴一个普通家庭,从20岁起,先后四次从军,亲眼目睹了“靖康之变”的惨状,从此誓要打败金兵还我河山。

岳飞没有家世背景,凭借自己的腔热情和实力,终成一代名将。靖康之变的时候,金军入主中原,岳飞在这场保卫战中英勇无敌,军功显著被升为武翼郎。

当他得知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感慨“社穓有主,中原可复”,不顾自己官职卑微,给宋高宗写信进信,希望宋高宗可以重振抗金之决心。

可是安隅一方的宋高宗,哪能听得进岳飞这般披胆沥胆的忠言,说他是越级报告不可信,直接将他革除军职,逐出军营。

►被革职后,岳飞的抗金之决心不但没有动摇,继而转投抗金名将张所再次登上战场

张所非常欣赏岳飞的能力和爱国之心,与他在抗金战线上是志同道合之人,不避闲岳飞是被皇帝赶出军营的人,仍要收归帐下。

岳飞天生骁勇善战,他带领的军队与金兵的战斗中势如破竹,杀得金兵闻风丧胆,并收复了南宋北方不少失地。这时候,他重新得到了宋高宗的赏识。

宋高宗见岳飞的军队可以与敌抗衡,这样一来可以增加他与金国和谈的筹码,为了安抚岳飞,宋高宗只好给岳飞升职加薪,岳飞当时最高官至正二品枢密副使。

岳飞靠着军功一路升迁,开始慢慢地组建了自己的岳家军。岳飞严律治军,对手下的士兵十分体恤,每次打完胜仗都会将自己的赏赐拿出来分给大家,因此他麾下的军队士气高涨,战场上勇猛无敌。

►岳家军的崛起赢得了百姓的称赞,岳飞从此名扬天下

岳飞身先士卒,一句“吾为诸君破之”使金兵大乱阵脚,岳家军就这样以高昂的士气大败金兵,随着队伍逐步壮大,兵力已经达到了十多万人。让岳飞在百姓心中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百姓日子艰苦,士兵士气低落,岳家军的横空出世俨然像“救世主”的出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的军纪作风,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这样一来,不仅引来了主和派的不满,甚至引起宋高宗的忌惮。赵构认为可以给岳飞一年7.2万贯的俸䘵,为让他朝庭卖命,但不能接受他功高盖主,于是组织主和派㚥侫大臣再次打压岳飞。

可是宋高宗哪知道,岳飞这每年7.2万贯的䘵并没有中饱私囊,而是都用到军队建设上。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想要养活岳家军这支精英队伍,全因岳飞将自己大部分的收入投入到军队的日常运作中。

换成我们现代,这7.2万贯俸䘵相当于355万年薪,月薪近30万这日子得多滋润。可是民英雄岳飞却是两袖清风,只要能战胜敌人,一切身外之物他皆不在意。

统领如此庞大的军队实属不易,岳飞把自己的俸䘵无私地捐给了军队,为士兵们买粮食、武器和棉衣,让士兵们用最好的状态在战场上对抗金兵,实现收回山河的理想。

►岳飞不仅勇武,而且仁慈,有一颗体恤百姓之心

岳飞每见到手下将士生病了或是家里有困难,他都会亲自去慰问,出钱出力帮他们渡过难关,甚至遇到将士牺牲了,他还要自己拿钱出来安抚他们的家人。

岳飞待士兵不分职位高低,甚至还会经常跟品阶最低的将士一起吃饭。所以岳家军的凝聚力很强,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无论在中原地区,还是在金兵部队中,都有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

►岳飞生前对幕僚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则太平矣。”

岳飞一生的成就都是用自己的血肉和信念打拼出来的,他也不屑于朝堂上那套结党营私的迂回之策,除了抗金复我河山,其他的对来说都不重要。

他的7.2万贯年俸䘵甚至比当朝宰相秦桧都要高,可是直到他被害查处时才发现原来他一点积累都没有,唯有面对审讯时,他义正严词并袒露出背上母亲为他刺绣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与其说岳飞视金钱如类土、功高盖主、主张迎回“靖康之变”中被挟持的二圣才招至杀身之祸,还不如说他忠心的并非是皇权,而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这生的民族英雄值得我们后世敬仰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靖康   年俸   米价   岳家   俸禄   武将   宋朝   南宋   多少钱   大米   官员   想不到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