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军官被俘后送去改造,大喊:告诉首长我是902,陈云亲自接见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7年10月中旬,赵炜翻山越岭、日夜兼程,从沈阳市区游过了浑河,翻越了险峻的摩天岭,又渡过了太子河,终于进入到了解放区。

他是潜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卧底,这次连日奔波正是因为身份暴露的下策。赵炜心中想道:只要来到解放区我就安全了!

不料,解放军的几个小战士看到他身上的国民党少校军装,就要把他送去改造。赵炜急得大喊:“我的代号是902,带我去你们的连部吧!”

经过一层一层上报,辽东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陈云亲自接见了他。陈云肯定了赵炜的功绩,好好安抚了他,赵炜才算彻底安了心。

那么,赵炜是怎么潜入国民党的?他又是怎么暴露卧底身份的呢?

情况危急,潜行脱险

1947年9月,还在国民党内潜伏的赵炜十分焦急,因为他联系不上自己的同志的朱建国了!

朱建国同样是潜伏在国民党内的卧底,他比赵炜更早加入共产党,就连赵炜站定共产党立场也是受朱建国影响。如今,朱建国音讯不明,赵炜更是心神不宁。

恰在此时,赵炜又得知,和他一直联系的沈秉权被国民党抓走了。赵炜感到情势艰难,但他一直没有想好要不要撤退。

他如今的工作十分重要,他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这些年来所攒下来的“人脉”和“地位”。但地下党组织一直没有指示,赵炜却不愿意坐以待毙。

思来想去,赵炜决定找吕淑兰打听一下情况。吕淑兰是沈秉权的妻子,两人都是共产党,赵炜很多给中央的情报就是通过他们两个传递出去的。

但是去找吕淑兰,很可能也会把自己暴露,赵炜此行,也是兵行险招。若是吕淑兰被逮捕了,或者有其他国民党埋伏在沈家附近,更甚至是吕淑兰叛变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赵炜不愿继续等待,下定决心找上了吕淑兰。可以说,赵炜是抱着必死决心前去打探情况的。

抱着这种“必死之心”,赵炜在路边的照相馆给自己照了一张相片,这张照片被赵炜保存下来。他心想:若是我死了,也有个可以纪念的东西。

在前往沈家的时候,赵炜竟然遇到了吕淑兰,她坐在一辆三轮车上向着赵炜这个方向过来。同时,吕淑兰冲赵炜使了个眼色,还偷偷朝后指了指。

赵炜往后面一看,吕淑兰的三轮车后面有人跟踪,于是,赵炜也没有同吕淑兰说话,匆匆就走了。

这次巧遇,让赵炜明白,情势真的很危急了!

恰巧这时,蒋介石要求面见赵炜,亲自看看赵炜起草的东北防御作战计划。赵炜便亲自带着这份计划,去北平见蒋介石。

在北平,赵炜通过自己的老同学纪启仁,侧面打听到了朱建国的情况。原来,朱建国和沈秉权一样,也被逮捕了!

纪启仁不知道赵炜是共产党,只当是和赵炜聊天一样。此时的赵炜却是心神巨震,他不由萌生撤退的想法,但是怎么走,怎么撤退,也有很多讲究。

更何况,赵炜现在还不能撤离,如果朱建国、沈秉权都被逮捕了,吕淑兰又很危险,他现在就是潜伏在国民党内的重要一步棋子。

赵炜是潜伏在国民党军中的重要一环,他能获得国民党内很多有战略作用的情报。如果留下来,他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出于这种考虑,赵炜回到了沈阳。

回到沈阳的赵炜,每天都十分担心自己身份暴露,国民党来抓捕他。但他一直绷着脑子里的弦,不愿意放弃一丝一毫给提供给中央机密情报的机会。

直到10月初,赵炜一直绷着的那根弦终于断掉了。

赵炜在跟参谋处作战科打电话的时候,那个新来的卢科长一直很急切的问他在哪里。赵炜顿时感到不好,自己可能暴露了。

他当机立断,从沈阳市区一路快马加鞭到城外。沈阳市区外是浑河,能过去的只有一条路——浑河大桥。

但赵炜想着,自己若是暴露了,国民党肯定会大肆搜捕。于是,赵炜另辟蹊径,在一个河边偏僻处,游过了浑河。

游过浑河后,他又步行了一夜,走了二十多里地。但是这时的赵炜还没有丝毫放松,他仅仅在旁边的地里找到了一些花生吃,休息了片刻,又接着走了四个多小时。

10月中旬,赵炜来到了摩天岭,这是一座高山,翻过这座山就离解放军区很近了。他上山60里,下山60里,用了整整一天翻越了过去。

接着,他又渡过了太子河,终于来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解放区。

但解放区巡逻的战士们看到一个国民党民官竟然独自跑到这里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战士们没有多想,还是将他抓了起来。

被抓后的赵炜反倒放下心来,他觉得好歹已经来到了自己人的地盘,总可以放心了。

但随后,他听到押送他的战士说,要送他去接受改造,这下可有点着急了。他立即向战士们再次强调,说自己是卧底在国民党的。

战士们只当他是为了逃避改造在撒谎,赵炜无奈,只得大声说:“我要求见首长,我的代号是902,你们可以向上回报,让中央的情报部查我的身份。”

见赵炜说得言之凿凿,战士们心里也打起了鼓,便将他的话报了上去。

而后在一层层上报询问后,最终确定了赵炜的身份,甚至辽东分局书记陈云和司令员萧劲光都亲自见了他。

赵炜这一路,处处艰辛,他依靠两条腿走了好几天,袜子和脚底的血肉都融在了一起。幸运的是,他终于安全归来,圆满结束了自己这段卧底生涯。

他亦用行动证明,从为中共地下党工作,他一直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在我党隐蔽战线上作出巨大贡献。

数立大功,居功甚伟

可以说赵炜在国民党内部潜伏时,为我党作出了不俗的贡献。

当时的赵炜在国民党内接触到的是一些机密文件,这些机密如果带给党中央将有巨大的好处。有些情报只需要一张图就可以带走,然而有些情报却太厚不易携带。

曾经有一次,迫于材料太多,赵炜放弃了部分情报。

这件事情赵炜一直记在心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炜向党组织建议建立了秘密电台。党组织考虑了赵炜的意见,随后吕淑兰、沈秉权夫妇便过来成立了秘密电台。

而在当时的国民党东北司令部,赵炜的工作十分重要,因为他能接触掌握到国民党的兵力部署等情况。

国民党每个兵团的兵力驻地表每个月都要编一本兵力驻地表,这份兵力驻地表赵炜每个月都会印发,他再发给长官部等各处的部队。

而这些,都是绝密信息。

有些情况对战争局势有着很大影响,在第四次辽南作战中,因为赵炜的情报,我党取得了战斗先机。

当时,国民党13军被东北民主联军引入兰山,这里三面都是高山,国民党13军被引入腹地后,被我军穷追猛打、军败如山倒。

而国民党13军的歼灭后,国民党大势将倾,蒋介石妄图攻占辽东的计划就这样胎死腹中。可以说,赵炜的情报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在四平战役期间,赵炜再次立下了大功。

1945年8月,日军撤出了东北,国民党想要占领东北这块宝地。由此,国共双方在东北这边展开了几个月的较量,战局越发焦灼。

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国军逐渐加大对四平的作战。四平位于长春、沈阳间,是战略要地,绝不能被攻占。

可惜,在四平保卫战中,东北民主联军伤亡8000余人,还是没能保住四平。但是东北民主联军极大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也为巩固后方根据地重要城镇争取了时间。

到了1947年,国民党想出了一个“万全之计”,想要打击东北的民主联军。但此时的赵炜已经身居高层了,自然也就知道了这个计划。

因此,赵炜便将国民党的计划传递给了我方,而且还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假命令。

为了让这份命令更加逼真,他还让一批人在命令上签了字,而这道命令也间接导致了国民党的计划失败。

因为赵炜传递的有巨大战略价值的情报,东北联军给予了国民党军巨大打击。

可以说,赵炜在国民党东北安保司令部的情报工作贡献巨大,他多次传递了重要情报,使得我党更了解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变化情况。

而这样一个杰出的情报员,起初是为国民党工作的。

这一切都和赵炜的经历有关,他是在后面受到中共地下党员朱建国的影响,才有了这段卧底生涯。

赵炜生平,无数功劳

1919年,赵炜出生在河北一所贫困的家庭。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赵炜有一些军事方面的天赋,他在家人的支持下考入了黄埔军校。

当时的黄埔军校是蒋介石培养下属的暖巢,为了培养忠心的党羽,蒋介石每周都会要学生谈话。

因此,赵炜起初对国民党更加熟悉一点。

直到1946年初,赵炜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军官,他从锦州去往东北,顺道去看望了一下天津的朱建国。赵炜没有想到,这一看望改变了他的命运。

朱建国表面上是国民党长官,实际上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他观察赵炜很久了,通过观察,朱建国发现赵炜思想上倾向于共产党。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赵炜就和朱建国是同学,两个人交往甚秘、感情甚笃。在赵炜毕业之后,他曾经在朱建国的住所住过一段时间。

在那段时间,赵炜深入了解了共产党的理论,思想就慢慢更倾向共产党了。对于赵炜思想的转变,朱建国是一清二楚。

所以,乘着这次机会,朱建国向赵炜透露了关于共产党的事。

赵炜果然更倾向共产党,他马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还表示自己愿意为党做一些事!两人一拍即合,朱建国又把赵炜介绍给了我党中央情报部。

中央情报部的李克农同志作为情报主管,很看重赵炜。李克农长期在红色隐蔽战线工作,他知道一个国民党司令部的情报人员有多重要。

当时的赵炜还不是共产党,但是他态度坚决,立场明确。因此,李克农特批了赵炜从事中共地下党情报工作,赵炜的代号就是“902”。

李克农果真慧眼如炬,赵炜在情报工作上有着天然优势。很多我党卧底在了解情报上十分困难,用打听、偷等方法去探听情报,不仅探听不到重要情报,还容易暴露身份。

而赵炜,他作为东北保安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很多作战科的情报,赵炜简直唾手可得。

当时的国民党作战科是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作战科长先去领作战计划,绘图员再来绘制战态势图,而赵炜作为参谋,是可以直接去看绘图员绘图的。

而且,赵炜毕业于黄埔军校,当时的国民党内的很多军官,都毕业于黄埔军校毕业。他们同气连枝,彼此并不避讳,他们还会主动和赵炜沟通作战计划。

这样一下来,赵炜对整个作战计划几乎知道得七七八八了。

虽然赵炜在从事中共地下秘密情报工作时候,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具有共产思想,做到了一个共产党做到的事情。

在战争中,赵炜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智慧,数次向我党传输情报,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在暴露时,赵炜时时想着中共地下情报,咬定牙关坚持到最后,足以可见忠心不二。

在最危急的时刻,赵炜其实有数次机会可以先行撤退,在去北平的时候,他明明可以先逃走。但他为了给我党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情报,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解放后,赵炜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他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负责,同时,他还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退休后,他就走访全国进行义务讲课。

不管是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代,赵炜都是一个工作认真、真诚善良的人。也正是因为他身上这种品质,才能成为我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人才。

赵炜在解放战争时期关于情报的传递,显示出他的智慧和斗争精神。他在隐蔽战线上默默耕耘、甘当无名英雄,值得敬佩。

其实,除了赵炜之外,还有许多人在隐蔽战线上工作。他们看似“风光无限”,在国民党内部担任着重要岗位,其实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有暴露的危险。

但这些英雄们从不退缩,而是为了革命甘愿奋斗。谨以此文,向所有在隐蔽战线上工作的英雄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黄埔军校   辽东   北平   司令部   我党   作战   国军   首长   党内   卧底   联军   战线   军官   蒋介石   国民党   共产党   情报   工作   陈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