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半辈子,总结出30个历史王朝更替定律,助您更懂历史

规律一:历史既不是单纯的群众推动的,也不是单一的历史人物推动的,而是群众、历史人物、历史条件、偶然事件、内外力量、天时地利的综合力量推动的。推送结果。

规律二:“守江山”和“保卫国家”哪个更难?这是一个伪命题。这取决于时代。有的时代是保卫国家更难,有的时代是打江山更难。剥离时代,单纯问“打江山和保家卫国哪个更难”,就等于直接问“汽车和电动车哪个更快”,不管拥堵期。没有标准答案,提问毫无意义。

规律三:当人类处于无政府状态时,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自发地形成一个“变相政府”。 一九零零年,沙俄入侵东北,东北地方清政府关门大吉。张作霖招募了一批兄弟组成“保险队”,向村民收取保护费,铲除暴力,维护地方秩序。实际上,他扮演的是“临时政府”的角色。只要人性不变,所谓“无政府主义”就是一句空话。

规律四:纵观中国历史,政治重心和军事重心最好是重叠的。被控制和壮大后,可能会对政治中心构成威胁。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战,都是血的教训。

规律五:中华文明初期,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中原,后来人口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从表面上看,这是战争和朝代更替造成的,但本质上,这是气候变化导致不同地区降雨量变化的结果。人类总是误以为自己掌管着历史,但说白了,我们所有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只是太阳公公手中的玩物。

规律6:工业革命与专利制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努力创造和造福人类?答案是:让他们变得富有。让他们变得富有。让他们变得富有。发财要说三遍。

规律7: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演变而来的,而且因为在古代,水运成本最低,所以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建在河边,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市中心都有一条河,还是一条河。

规律八:所有王朝的没落,都是因为反对势力的强大,超过了王朝本身的实力。这种对立,可以是朝内的叛乱势力,也可以是朝外势力的入侵。因此,一个王朝必须关注内外力量的增长,与自身的实力进行比较,想方设法缩小彼此之间的势差,否则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这就是为什么:闭关锁国是死路一条。

规律九:说白了,历史上的土地兼并就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马太效应。优秀的基因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土地)。


规律10:在古代军队中,军官经常克扣基层士兵的工资(军饷)。因此,在战场上,士兵往往不愿意为军官干活。但是外人不知道内幕,会误以为这些士兵不够优秀,都是怕死的胆小鬼,但其实,更接近真相的答案是:不是这样的兵源不好,而在于兵制不好。我们说王朝制度的腐败,往往体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上,这就是一个例子。

规律11:没有历史人物认为自己是坏人。每个历史人物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公正的、正确的。


规律12:历史上历代都提倡启蒙教育和民间教育,都是使人向善,无一例外。没有教人作恶的皇帝。朝代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君王仁慈,而是因为引导百姓向善,可以降低君王的统治成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帝王(如李世民)接受佛教甚至推崇佛教的原因。

规律13:与许多人想象的相反,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真的想让人民受苦的,实际上历代皇帝都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并非出于仁慈,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对皇帝有利。所以从主观上来说,历代帝王都是爱民的,只是爱民的程度不同,治理能力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导致他们治国行为不同。

规律14: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风调雨顺”、“盛世盛世”,大多是中国气候变暖的结果。气候变暖导致农业产量大幅增加。然而,当时的人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史家都没有想到这个原因,把盛世归功于当时的皇帝。

规律15:反之亦然。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饥荒、战争、亡国灭亡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气候变冷导致农业减产。然而,当时的人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史家都没有想到这个原因,而把饥荒、战乱、亡国的罪责都归咎于当时的皇帝。

规律16:“胡人一百年无运”是假法,清朝有268年。 “王朝不超过三百年”也是假法。汉朝持续了400多年,周朝持续了大约800年。

规律17:古人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低下。在古代,以下几种疾病可以致人于死地:流感、肺结核、伤寒、疟疾、鼠疫、天花、糖尿病(古称糖尿病)……名单很长,但在今天,这些致命疾病是可治可控的,有的疾病甚至已经消失,例如:天花在1961年就在中国消失了。

规律18:从中国古代历史来看,如果为民报仇与衙门的利益发生冲突,衙门通常不愿意为民伸张正义。只有上面的压力下来,衙门才会有所作为。所以,衙门也是自私的,偶有父官,只是因为没有利益冲突,或者没有足够大的利益冲突。这一原则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规律19:古代中国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多妾制)确实很不公平,但有趣的是它也不是没有用,因为它让优秀的基因得以最广泛的传播,让汉族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

规律20:从古至今,达官贵人赚了钱,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各种欲望之后,最终最大的消费欲望就是购买更大的一块土地,建造为整个家庭建造更大的房子、院子和豪宅。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最终都落户在了“房地产”行业。这个道理在现代中国也没有改变:有钱人富了,吃喝玩乐累了之后,还有很多钱可以花,而且真的没地方花。 ,换更大的房子,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核心城市核心区的优质房子是硬通货,是最好的投资。

规律21:“金钱”是隐藏的历史线索。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的核心原因都是朝廷的财政危机,比如清朝、明朝、元朝。小到个人大到王朝也是如此,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因为家庭出现经济危机而走上革命道路或者参军的。举几个例子:李自成、李秀成、彭德怀等等,名单很长很长。连蒋介石都是这样。蒋介石在上海做股票经纪人,破产了,欠了很多债,在上海无处可去。恰在此时,孙中山在广州有难,向他求助。然后他咬牙南下广州,再次参加革命。蒋介石在上海当股票经纪人发了大财,生意稳定,未必南下。

规律22:翻阅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我发现发动战争的国家和民族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是不义的,几乎所有发动侵略战争的人都认为自己站在正义一边。比如金皇后入侵明朝边境时,打的不是“侵略”的旗号,而是打着“报复”的旗号。同样,纳粹德国入侵邻国,同样打着“复仇”和“德国复兴”的旗号。早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北美大陆屠杀印第安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恶棍。相反,他们(西班牙人)认为印第安人是恶棍。他们当时说:这些不信神的野蛮人(指印第安人)应该下地狱,我们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

规律23:智人都是同一个祖先,所以无所谓哪个民族比哪个民族聪明,而是一个民族能否孕育出文明,取决于当地是否有农作物和驯服的牲畜,是否农业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发达,文明得以发展。文明形成后,反过来又能促进人类智能的发展。例如,欧亚大陆在历史上很早就能够形成文明。根本原因是欧亚大陆有农作物种子和人类可以驯服的牲畜,比如水稻和马。但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与世隔绝。可惜没有农作物和牲畜可以驯服,无法发展成熟的农业,也就无法形成高度的文明。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古代原住民没有发展出文明,而是因为没有发展出文明,所以古代原住民才愚蠢。

规律24:历史告诉我们:当命运要一个帝国(或王朝)灭亡时,它往往先扩张。同理,如果命运要一个人灭亡,它通常会先给他充气。所以,当你开始目中无人、膨胀、漂泊、任性、不内省时,你可能离危险就不远了。

规律25:如果历史重演,历史上的侵略者会不会发动侵略战争?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在所有的侵略战争中,发起者自己都认为必须打这场战争。没有人拿战争当笑话,侵略者也不例外。所有的战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至少他们主观上是这么认为的。

规律26: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剧本。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基因,基本上它决定了他(她)的人生剧本。如果历史重演,细节会有偏差,但大体情节不会改变。

规律27:其实在历史上,西方人也是迷信的。他们烧了“女巫”。他们相信放血可以治愈疾病。惩罚那个人。然而,西方人后来意识到他们错了,他们愿意改变。能不能“知错就改”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规律28:所有历史都是有效的。如果你认为某段历史不合理,那只能说明你没有对它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和总结。

规律29:留名于历史的人,大都既有公心,也有私心。不要因为TA有私心就否定他的公心。反之亦然:不能因为TA有一颗大众心就否定TA的自私。但是,每个历史人物的张扬与私心的比例是不同的。有的人相对比较自私,有的人比较无私。


规律30: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最大教训是,绝大多数历史人物都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然而,另一方面,所谓“以史为鉴”也有其局限性。这就好比说:就算你总结了地球上70亿人的爱情故事和教训,你能保证你们的爱情永不破裂吗?做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王朝   明朝   历史   衙门   历史人物   定律   中国   皇帝   规律   古代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