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无法避免朝代更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很少能找到像是中国这样长达两千年来一直保持强悍且永远都在朝代更迭。像欧洲西亚也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大帝国,却还是只是昙花一现。

其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一直存在阶级的流动性。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在历史中稳步发展的话,社会阶级的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只要能让高层人不稳固且底层人有机会爬上去,就可以转移社会上所有的矛盾,人们会究其一生来向上爬。

皇帝的位子虽然至高无上,但也绝不是完全稳固不可动摇的。而随着一个朝代的连续更迭,就会让阶级固化,因而当底层人对于晋升上一阶级完全失去希望的时候,他们就会聚集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来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也就是常说的造反。我们穷尽中国历史,大多的起义行为都是这个原因。即使有一小部分人只是为了造反而造反,他们也绝不可能真正的撼动群众来帮他们做事,只有群众真的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晋升的希望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什么原因去死的时候,他们才愿意去造反起义。

皇帝不是傻子,国家机器一直都在用超出常人的视角来进行运作。他们不会发现不了这个很简单的运行规则,那为什么还是会出现朝代的更迭呢?

事实之上到了一个国家的中后期,土地已经出现了固化,大部分土地都被乡绅进行掌握。在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倒台之后,他们在民间对于土地的控制能力一直都在。当朝代进行两百年之后,土地被少部分人占领,他们依靠沉重的租金来对阶级进行固化。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他们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进行积累财富增大自己田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时候所有的土地都会有大乡绅来占领,他们是不会卖地的,这就让民众发现自己的晋升是没有希望的。

其实这个时候依然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的问题,百姓们辛苦一年大概能获得可以足够吃一年半的粮食,只要不在这个家里出现十分特殊的情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个过程大概要有五十到一百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大部分朝廷会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变法和改革来促使国家继续运转,例如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和明代的张居正变法。可是他们几乎不能够对乡绅真正的产生威胁,让乡绅放出来的血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当这样的时代之下一个朝代的灭亡只是在等一个时机——自然灾害。

前面我们说过一年的收入大概可以让百姓吃一年半,可是自然灾害这个东西往往都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去解决的,百姓饿急了是会吃种子的,如果种子没了就算是过了灾年也会出现大量的饥荒。如果我们愿意翻开史书,就会发现灾年的时候百姓不会出现大量的饿死,反而是灾年后的一年或者两年后才会出现饥荒,原因就在于这里。

是的,造反的两个条件到这里就全部满足了:底层人民上升无望、底层人民生存受到威胁。

那么一个朝代会因为这个而灭亡吗?其实是还是不会的。这个时候的士族乡绅们为了防止百姓暴动让自己受到伤害,大多会选择开仓来赈济灾民,这也就是历史上经常出现各种大善人开仓放粮的原因。并且在这个时候的官场上也会因此展开一场博弈:是不是要开官仓救济百姓。如果官方进行救灾的话,乡绅就既用不到出钱又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官方不救的话很容易发生暴乱。所以皇帝和乡绅都在进行博弈,博的内容就是谁先忍不住向百姓放粮。

这个博弈一旦翻盘,双方都没有在最后阈值之前放粮的话,这个时候才会出现起义军,起义军当然也不代表的成功,他们往往要进行很多次的尝试,直到真的有个人成功推翻所有统治。

而新上位的皇帝为了稳固的发展,会重新分配土地,而等待他们的,往往就是下一个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朝代   灾年   士族   乡绅   中国   底层   阶级   皇帝   土地   原因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