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的投资者,你知道哪些财务造假手段吗?

两会召开在即,人大代表贾文勤、黄世忠建议对配合财务造假的第三方追究法律责任。作为普通的投资者,你知道审计中常见的公司财务造假有哪些吗?

1.虚构收入。手段有虚开、对开发票,白条出库,阴阳合同,从子公司销售的第三方购回商品,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2.转移费用和成本。为虚增利润,由母公司承担费用或直接不计费用;将当期应列入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不提或少提折旧;不计委外加工成本;将费用资本化:推迟或提前确认费用。

3.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特别是生物性资产和无形资产,准确估价难度大。还记得獐子岛扇贝跑了的经典笑话吧?

4.虚增资产少列负债。虚增存货,固定资产;多计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应付是重灾区。

5.资产重组输送利润。不等价资产置换,股权置换。

你还知道哪些财务造假手段?欢迎补充。

为了美化报表,很多公司不惜高价请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其隐蔽性和专业性给监管照成很大的难度,普通的投资者更是难辨真假。

2020年至2022年中国证监会(不含下属派出机构)共作出公众公司财务违规类行政处罚案件41件,其中存在第三方参与的案件占比超过60%。著名的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财务造假案,给投资者照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希望两会能出台确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投资者   手段   财务   两会   公司财务   案件   难度   利润   费用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