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对陆小曼说我真想拉你一同死去,结果他却因林徽因而死

我的肝肠寸寸地断了。

今晚再不好好地给你写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

这是1925年3月10日早三时,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原标题:《情书|徐志摩写给陆小曼: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死去》

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纱照

她,陆小曼,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年代京城社交名媛。

他,徐志摩,浪漫多情的风流才子,终其一生都在追逐着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爱情。

正所谓“恨不相逢未嫁时”,她和他相遇之时,她是别人的妻,而他也是别人的夫。

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江南才子,似乎注定有所纠葛。

相遇,相识,他与她一起游长城,逛天桥,到来今雨轩喝茶,去西山上看红叶……爱情的火花就这样在他们之间迸发了。

他们的爱情历经千辛万苦,不为世俗所接受。然而,这两个为爱勇敢的人,却冲破困难重重,毅然决然地让自己的爱情燃烧到极致,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1926年10月3日,农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那一天,他们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这场婚礼几乎牵动了当时中国文化界的所有大腕,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参加者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1926年10月,新婚后的陆小曼依公公之命随徐志摩离京南下,回到徐的家乡海宁硖石,用陆小曼的话说:“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同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但徐志摩的家庭并没有完全接受陆小曼,不久,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就因为看不惯陆小曼的作派,先行到了上海,然后和他的母亲起程去北京找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

公公的这个决定让陆小曼极其难以接受,这件事也是陆小曼与徐志摩婚后在徐家受到的第一个打击。

1926年5月,北伐战争开始,时局动乱不堪,随着战事的临近,徐志摩和陆小曼不得不中断了这一段新婚燕尔如世外桃源的生活,被迫移居上海。

在上海,两人开始筑起了新的爱巢,陆小曼如鱼得水,重新开始了她喜爱并擅长的社交生活。

徐志摩本想过安静的生活,他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同时也像其他男人一样,希望在衣食上能得到妻子的照料。

但是陆小曼每天过午才起床,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到戏院里去捧角,甚至是登台作秀。

徐志摩常常婉转地劝告陆小曼,但效果不大。

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

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东吴、大夏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挥霍。

1930年秋起,徐志摩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以挣家用。

1930年秋,徐志摩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徐志摩自己北上的同时,极力要求陆小曼也随他北上,幻想着两人到北京去开辟一个新天地。

可陆小曼却执意不肯离开上海,徐志摩只得落寞黯然的只身北上。

由于与陆小曼分居两地,徐志摩需要经常上海、北京两地奔波,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

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日回到上海家中。

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

据郁达夫回忆:“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徐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

这一击,对徐志摩来说是致命的,它不仅击碎了两人之间的情感,也击碎了徐志摩对爱情一直坚持的理想浪漫情结。

于是,绝望之下的徐志摩离开了这个他亲手筑起的爱巢。

然而,令陆小曼没有想到的是,徐志摩的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本来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

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于是在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

登机之前,徐志摩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

但最终,他还是走了。

不幸的是,因大雾影响,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济南党家庄附近不慎撞上了济南开山,飞机爆炸起火,飞机上的两名驾驶员与徐志摩一起遇难。

这一年徐志摩36岁。

当陆小曼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她一下昏厥了,醒过来后,陆小曼号啕大哭,直到眼泪哭干。

陆小曼清醒后,坚持要去山东党家庄接徐志摩的遗体,被朋友们和家里人死命劝住了。

最后是徐志摩与前妻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去山东接回。

“记得当初我只要稍有不适,即有你声声的在旁慰问,咳,如今我即使是痛死,也再没有你来低声下气的慰问了。

摩,你是不是真的忍心永远的抛弃我了么?

你从前不是说你我最后的呼吸也须要连在一起才不负你我相爱之情么?

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是要飞去呢?

直到如今我还是不信你真的是飞了,我还是在这儿天天盼着你回来陪我呢。

你快点将未了的事情办一下,来同我一同去到云外优游去吧,你不要一个人在外逍遥,忘记了闺中还有我等着呢!”

陆小曼在徐志摩在世时是不大写东西的,但天天和徐志摩在一起,无形之间便受了他的文学上的熏陶,她的这篇《哭摩》浓丽哀婉,文风直逼徐志摩,可以说对徐志摩是个最好的怀念。

1932年,在海宁硖石召开了徐志摩的追悼会,陆小曼因为公公徐申如的阻止,没能到海宁硖石参加追悼会。

她作为亡妻送了一副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

1933年清明,陆小曼独自一人来到硖石,给徐志摩上坟,这是陆小曼第五次到海宁硖石,也是最后一次。

陆小曼没有再到她与徐志摩婚后小住的“香巢”中去,那是徐家的房产,她无福消受,她也不愿再去那一块让她甜蜜而又令她伤心的地方。

她站在东山万石窝前,远远地望着那一幢中西合璧的红色砖瓦房子,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1965年4月3日,一代名媛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悄然过世,她的灵堂上,只有一副挽联:“推心唯赤诚,人世常留遗惠在;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唯爱、唯真、唯情,他洋洋洒洒、酣畅人间,带给人们以无数的惊叹和撩拨,同时更像一盏长明于人类精神家园之内的不灭心灯,照亮着那些虽然物质富足却心田干渴的灵魂们的回归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名媛   胡适   海宁   南京   公公   上海   北京   两地   飞机   爱情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