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海军学校的内迁,及其对桐梓的影响

抗战时期海校的内迁

(一)、海校抗战之前的情况

1.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马尾海校及其前身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军事学校之一,该校不像其他近代军校因战乱或者军队易主易地而校史短暂,不仅民国以后继续办学,甚至抗战期间仍然迁至内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结束,才按照国民政府既定政策奉命停办,办学时间长达 80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沿革最久的军事院校。

那时候,海军部在内忧外患中艰难发展,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海军的对日备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力所能及的进行了备战部署。其中,在海军部1934年制订的《国防计划》“教育计划”中已经建议:(以海军总部为主导)将现有中央海军、东北海军及广东海军所办的各海校合并调整,统一招生,培养各类海军人才。

2.办学特点

马尾海校师承英国海军教育,自晚清至民国,基本教育制度一以贯之,直到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决议改变海军教育体制,师承美国海军教育为止。其中,海军教育制度在以继承为主中仍有发展,以下,将从学制、学校规章、招生三个方面简要讨论马尾海校办学的发展轨迹。1930年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公布《海军学校规则》,定校名为:“海军学校”,去掉“马尾”二字。

(二)、海校内迁

1.内迁的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1938年5月日军入侵福建厦门,11日厦门失陷,福州受到威胁。5月底至6月初,海军驻福建马尾各机关,如海军学校等先后被敌机轰炸,许多基础设施被炸毁。在这种形势下,海军开始将驻福建非战斗序列的机关、人员和物资往闽北疏散,以避免无谓牺牲。马尾海校也开始了西迁历程。海校最初曾短暂迁往鼓山涌泉寺。

6月25日,海军学校师生分批出发,经福州,到龙潭角坐汽船到南平,转乘长途汽车到江西上饶,再转乘火车到湖南湘潭,在其近郊租用李家大院,恢复上课。当时因战乱而人心不稳,师生均无心教学:有学生偷跑去看戏被记过者;有被同乡邀走,一去不复返者。1938年7月,奉海军总部陈绍宽总司令之令,马尾海校准备再次内迁,原拟迁成都,因故未果,旋即决定迁贵阳。

2.内迁经过

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下令海校内迁后,马尾海校训育主任周宪章,教官欧阳宝奉命于1938年7月18日来到贵州,前往贵阳、清镇、安顺等地寻觅房屋。他们了解到:“贵阳已有沦陷区、各战区内迁机关和公私单位众多,毫无余屋可赁,而清镇巢凤山虽有庙宇一所,但房屋少,饮水不便,不能适用;安顺虽属繁盛之地,尚有房屋可租赁,而环境太坏,不宜训练,亦难合选。”最后他们选定了桐梓。

海校师生随即由海军水雷所的运输车转运,经广东韶关、曲江,西进广西桂林、柳州、宜山、南丹,再北进贵州贵阳、息烽、遵义于10月下旬迁抵桐梓。

海校在桐梓复校办学

(一)、教学的开展与招考情况

1.海校的沿袭与调整

1939年,全面抗战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中国海军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经过以舰队主力保卫江阴封锁线、南京失陷后的要塞战和阻塞战、武汉放弃后的水雷战等三个不同的战术阶段,尽量地发挥其作用,完成担负的抗战任务。

对于抗战以来海军的作战成绩,时任参谋总长的何应钦给予了高度评价:“查开战以来,我海军牺牲虽大,但各处水道封锁线,在陆上掩护炮台未被敌人陷落以前,敌舰从未敢由水道贸然突过,而扰及我后方,此乃我海军牺牲之代价。”

1939年5月2日,在军委会最高幕僚会议第4次会议上,军委会办公厅提出《为建设将来新海军起见,拟组设海军复兴委员会案》,声称“欲彻底调整当时的海军”

2.海校的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

桐梓海校属于军级建制,直接由海军总部管辖。海校的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桐梓海校属于军级建制,直接由海军总部管辖。海校的行政管理以及机构设置的依据,主要是海军部1930年1月公布的《海军学校规则》,以及1943年8月颁布的《海军学校编制表》,其机构设置:校长:教育:航海、轮机、国文。

当时,在教育管理上,校长并不视事,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由训育主任负责。学校重视体育,聘请专职体育教官,学生长期强化体能训练,成绩颇佳,身体素质也甚强,如兵操课程依据的是步兵操典,在试读的三个月中由陈启嵘、梁寿鑫两位教官施教。

3.教学的开展与调整

马尾海校内迁后,对学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沿革,但为适应抗战需要和身处内陆山区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面也作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调整。 海校采用英国皇家海军的教育制度,仍然坚持“八年四”学制,在“金家楼”进行的课程是五年校课,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课、三民主义与哲学等。最初专业有航海、轮机两种

4.教学特色

学员王绶琯称自己在海校的求学岁月为“中学时代”,盖因当时海校招收学生,多为 13、14 岁的少年。然而海校毕竟不同于一般中学,其优良严谨的校风一以贯之,除坚持一般军校的常规纪律制度规章之外,其教学尤有其自身特点。

在专业教育方面,除了国文(今称语文)和公民(今称政治)课外,数理化基础课和舰船专业知识课全部采用英文教材,考试亦使用英语,甚至还使用英文版的三民主义读本作为英文教材。

5.招考新生

马尾海校是因战事而紧急内迁的,招生工作因此也一度从1937年至 1940年暂时停止。但是,随着学校迁桐后教学渐入正轨,原在校学生陆续毕业,海校在1941年8月恢复了招生。

在抗战期间,广东青年的报考非常踊跃,徐学海回忆说,在重庆的复试,可说全国未沦陷的地区都派人来考了。但是总体来说,内陆的人们对报考海军学校的热情仍然不如沿海,云南省府甚至答复说:“本省山地居多,人民习知水性甚少。”希望照援例免予选送。

海校与桐梓社会的关系与影响

海校内迁到处于内陆山区的贵州,对当地社会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当地人从对海校内迁的不理解,到对其良好风气表示深为赞誉。起初,有人说:“国民党真是古怪多,海军学校办到贵州这个山窝窝。”

后来,海校师生积极参与了当地社会的抗日宣传活动,帮助当地贫困老乡,教官到当地中学任教等,给当地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对海校的最终评价是:“海军学校和县城中小学融为一体了。

1.学员课外生活

尽管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海校师生仍保持了乐观主义的精神。且戏言:“头戴通天帽,脚踏实地鞋,身穿空前绝后服,君乃是空前绝后的顶天立地人”。学员黄慧鸿则称之为“挑灯砥锋锷,屡透冠残衣薄。铸练得,桐梓精神,克勤克俭勇拼搏。”

学员徐学海则回忆了海校另一个音乐团队铁甲歌唱团的情况,他指出:铁甲歌唱团是海校在抗战期间组织最为庞大的音乐团队,团员达三十余人。他还记得唱过的有首歌歌词是这样的:“在这时,别讲一党一派的私意,保得住这江山,你怕没有发展的余地?不怕不胜利,只要抗战到底。”由此可见海校学员生活中浓浓的政治风气。

2.开展抗战宣传

除此之外,海军学校学员也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海校的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县城各中小学师生配合,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抗战救亡。这些活动与桐梓县各界组织的抗战宣传和支前活动相互配合,使桐梓赢得了抗日模范县的称誉。可谓:“战争教育了人民,桐梓在抗战中成长”。

3.参与桐梓的中学教育

海校师资质量很高,教官大都是在英国留学毕业回国任教的。他们在完成海校教学任务之外,有的教官如欧阳省三、刘荣霖、杨雨生等还在当地的县立中学、省立中学兼课,教授科目有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为地方培养人才。他们博学多才,教学十分认真负责,教学水平相当高,还向大家宣讲“科学救国”,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结论

抗战时期,马尾海校内迁到远离大海的山区,居住在桐梓这座小城的人们对海军学校是“第一回得见,第一次听见”,但海军总部决策选择桐梓作为抗战时海军教育的基地,自有其“明智和独到之处”。不少人认为:在山岭上训练海军,简直是“闭门造车,缘木求鱼”。徒劳无功、浪费公币。有论者指出:只能进行书本理论教学,大大影响了教育效果。”有人也曾讽刺国民党的海军是贵州山地训练出来的。事实上,这些言论都是偏颇失当的。

海校船政的精神尚在,给海校的风范犹存,海校的遗址依然,海校在桐梓民众心中留下的深刻影响不可磨灭,桐梓“金家楼”在海内外海校学子灵魂深处已经刻下永久的印痕。正如海校校友刘达材将军所指出的那样:“马尾海校长官师生曾对国家和海军有过极大的贡献。其历史应长存于世,以为中国海军永久的纪念。”我认为:对抗战期间海校在桐梓办学历史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发掘和整理抗战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继续发挥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桐梓   海军   马尾   贵阳   学校   贵州   教官   校内   中国   师生   学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