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凭一己之力,撼动王朝根基的?

引言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经历了洪武和永乐盛世,到了他这一朝,他差不多已经可以安然享受前人为他打下的良好根基。

虽然爸爸离世很早,导致他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当了皇帝,但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仁宣之治”的盛世铺垫。

从这些因素来看,他的“运气”实在算得上好,而这一手“好牌”后来几乎被打了个稀烂。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评价基本上褒贬不一,后来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更是逐步走向恶化。

朱祁镇

且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英宗统治时期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期

几乎被批评得体无完肤的明英宗朱祁镇,是否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撼动一个王朝的根基?

一、功过相抵?——明君及格线

明朝的主流尤其是成化朝始终将英宗视为至善至美的英主,在官修史书《明英宗实录》中,明英宗的形象被全方位赞扬美化。

认为他在位时勤奋爱民,虔诚孝顺,对贪污腐败有惩治之力,制衡外戚时也有不灭之功。

他个人的美德和他的政治才能被详细地一一列举,此外,还用了对比的手法,用他人来衬托明英宗的各项优点。

以上这些特质,后人大概不难想象其合理性,毕竟他的太爷爷是朱棣,爷爷和爸爸都非常厉害,能做到这些基本算达到了明君及格线。

但“土木之变”这样的惨烈的事件,他的罪过与责任几乎都被分散给了其他官员,而他依旧是那个英明神武的皇帝。

土木之变

《明英宗实录》不仅是国史,也是后辈所撰的家史,从这一点来说,它本身就有历史的局限性。

既不能过分批评前人,落一个“逾越”的名声,也不能过于平平淡淡,让人觉得明英宗毫无作为。

毕竟封建时代的一部史书身上与生俱来的便是要巩固封建统治,这是它的历史使命,若非要追究撰写他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问题,也是没有过多必要的。

明英宗除了以上这些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的事迹以外,最被人称道的还是他废除了殉葬制度。

然而到了后来,他的形象发生了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急转直下。

只不过这种演变在表象上反而是平缓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英宗还被视作无功无过甚至功过相抵的君主。

实际上,这种表面的缓慢演变,不过是封建王朝更替不得不遵循历史规律,以及出于维护皇权与统治的需要,而“伪造”出的和平假象。

到了乾隆朝,许多明史著作被重修,其中就包括了《明史》。

在这些史书里,明英宗被视为不折不扣的昏君。后世由此也出现了“清廷诋毁明朝说”。

乾隆皇帝

二、此举何名?——吾心之正道

明英宗被视为“昏君”的原因主要是他宠信奸邪,杀害忠臣于谦等,这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小跟在他身边进而获得亲切感和宠信的太监王振,到了后期可以说是“一手遮天”,飞扬跋扈。

在《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王振传》中这样形容他:“振权日益积重,公侯勋戚呼曰翁父。”

他不仅致使朝局动荡,还挑动皇帝亲征,最终走向了无比惨烈的失败。

但客观来说的话,军事实力与打仗成功与否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而且前朝遗留的弊病也并非明英宗一个人可以力挽狂澜。

虽说于谦之死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僚政治集团斗争导致的消极结果,但作为斗争漩涡的中心——皇帝,朱祁镇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至少他可以让于谦继续活下去。

毕竟在每个朝代杀忠臣都是君王的大忌,他不会不知道,也确实为此犹豫过。

但最终他还是那么做了,因为徐有贞那句“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回荡在他耳边。

经历了无数黑暗,如今他终于重回皇城,那些皇权旁落、沦为阶下囚的噩梦岁月他不想再经历第二遍。

他是个需要维系统治的皇帝,也是个畏惧死亡的普通人。

那么于谦呢?同样作为普通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正如他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于谦的清白留下了,冤死他的人还坐在龙椅上。

明英宗大概比任何人都明白于谦不该死、是冤枉的,但无论这一事实他是何时知晓,他可能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经历磨难的人会脆弱、恐惧,所以对他人的挑唆之词格外敏感。

但或许也正因为这种敏感细腻,他在临死前做出了“废除殉葬”这一惊人决定。

从这一点来看他似乎算是个好人,可是一个人的一生又如何单以“好坏”而论?更何况他是经历数次沉浮的中年帝王。

但他大概算得上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抛开其他因素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封建时代难得的人性的闪光。

也许一朝跌入凡尘,在痛苦与绝望中熬过无数日夜的人,更能理解什么是无助的悲哀。他以前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并不知道身处黑暗的滋味。

日日夜夜对死亡迫近的恐惧,直到他重登帝位,这种惊惧才渐渐退场。

而到了他将死之时,这种感觉又重回脑海。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心已经比那时平静了。

同样都是聆听死神的脚步,如今的朱祁镇大概已经释怀。

心中有个声音对他说:“罢了,结束吧。这种对死亡无尽的恐惧与心悸,从我这里结束吧。”

死亡本身就是一件饱含哀痛的仪式,又何必让这个过程被按下强制快进。那些妃嫔等人都是无辜的人,他们本可以善终——这是一个普通人多么朴素简单的愿望啊。

他或许无数次想过自己也许不可能再重见天日,但他何其幸运,虽屡屡陷入危难,但又次次逢凶化吉。

徐有贞

这是上天的眷顾吗?那时的朱祁镇或许已经无力去思考这些,无论是出自对前人意志的补救还是自己的意愿,他做出了这个重大的决定,也许只希望不再有无辜的人受难。

弥补这半生的过失,哪怕可能无法弥补。挽救那些无辜的人,即使杯水车薪。

但是重视生命,对无辜的人发自内心的悲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不就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或者说作为一个人最大的功绩与初衷吗?

虽然对于废除殉葬制这一点,也有质疑他的声音。因为他之前还想让弟弟的后宫殉葬,所以问题的核心又回到“朱祁镇作为一个人”这个客观事实上面。

他被裹挟在前朝遗留问题、官员斗争、历史演变中,不夸张地说,他能维持生命就已经算得上艰难了。

一个要忧心自己脑袋的封建帝王,如果硬要他还得兼顾别人的脑袋,想来对他也是过于严苛了。

当然,黑暗的经历也可能激发出人性的阴暗面,他也并没有义务必须废除殉葬。可他在临死前还是把手压在了天平光明仁慈的那一边。

明英宗朱祁镇

三、悔否愧否?——留后人评说

无数的帝王形象我们可从史料探得一二,然而史书本身的政治性与历史局限性,以及视角的单一性,无法全面透彻理解一个已逝之人。

即便不看史料,从常识判断,也能略知一二。只不过对于明英宗朱祁镇的评价,依旧是个复杂有争议的问题。

人民网曾评价他:“……事实上他应该不算是个坏人,他的政务处理能力也并不差,为人也很勤快,……并不能完全抹煞他的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人”,一个想要活下去的人。

虽然怀着对死亡的恐惧,但明英宗朱祁镇的人生也只维持了三十八年。

明朝皇帝平均寿命并不算高,大概四十岁左右,但若以一个完整人格成长脉络来看,三十多岁依旧算比较年轻了。

且他年少继位, 三十几载对一个人来说尚且算短,而那么多东西压缩在这三十八年里,对一个皇帝来说几乎失去喘息之机,他没有太多成长的时间

到了后来,他也反省了夺门之变以及之后的事,也惩处了部分官僚,并且安抚流民。

只是这些还能否抵消他心中似有似无的愧疚?我们不得而知。

而其他皇帝也未必不能理解殉葬的残忍,但并没有人开先例。

结语

皇权最终会轮换,身为皇家男儿,后来身世沉浮,陷入逆境,又重回皇位,他追求的还是握住权柄,维系这台机器。

而临死时身体被摧残得奄奄一息后,本可以完全抛开一切,享受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最后的“荣光”。

但他选择死后不要无辜的人殉葬,并且直接废除了这个制度

他似乎是只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将一身风霜疲惫带进棺木,留与自己咀嚼,至于其他,便留给后人评说罢。

他的一生复杂难评,厄运与幸运交织,冷血与温柔共存。

无论如何拨那历史的迷雾,大概也只能窥得那时一缕微光罢了。

参考资料

《明史》

《英宗·王振·土木之变》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乾隆   明朝   王朝   明史   皇权   这一点   史书   根基   前人   土木   帝王   封建   无辜   皇帝   恐惧   事实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