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印度的种姓制与百家争鸣的出现,以及释迦牟尼的改良效果

古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宗教复杂、文化灿烂,对丰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今天的印度之所以有动人的风情、光耀人寰的文化,主要渊源于它辉煌灿烂、彪炳史籍的古文化。

公元前600年左右,犀顺那伽王建立了犀顺那伽王朝,国名摩揭陀。

之后,国势日益强盛,后来随着种姓制的盛行,阶级矛盾的尖锐,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形,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一方面统治阶级大力宣传种姓制度,另一方面在种姓制盛行的同时,又产生出与其相对抗的强大的文化阵营。

这种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股热潮非常类似于我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本文试对当时的种姓制及这种百家争鸣现象作适当分析。

摩揭陀


印度种姓制度的诞生

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印度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诗《梨俱吠陀》反映了古印度早期的阶级状况;当时古印度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职业区别,更没有种姓划分。社会上一般有这样几种事务:

祭祀、军事、工商业和一些笨重的体力劳动,人们自发地自由地从事这几种事务。

当时的事务并不是指职业,从事不同事务的人还未构成种姓,彼此可以随意交换工种,自由进行社会交往活动。

到了《梨俱吠陀》的后期(前1500年一前900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四种事务变成四种范围周定的职业,从事四种事务的人变成四种不同的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此后,四种职业的范围越来越固定,四个种姓的界限越来越森严。毫无疑义,种姓制逐渐产生了。

四种姓画像

所谓“种姓”,梵语的原名是Yama—PHt。此中Vama一词意为“颜色”和“肤色”。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游牧民族人侵印度西北部,作为胜利者,他们自称“雅利安人”,意思是“出身高贵的人”,他们占据了原先的土著居民的居住地,把在头型、肤色、语言和宗教等方面与自己有较大差别的居民称为“达萨”或“达体”。

他们把达萨说成是黑皮肤,鼻子扁平、不祭神灵的人,由此产生了早期的种族奴役制,白肤色的雅利安人奴役黑肤色的土著人,这便是“瓦尔那”,汉译佛经称为种姓。

因此,从历史角度看,种姓社会中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是当初征服与被征服关系的发展。当雅利安人来到大陆时,最初他们用“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把白色的雅利安人与黑色的土著居民区别开来。

但到了吠陀时代末期,雅利安人内部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贵族与平民斗争的渐趋激烈,瓦尔那被披上了宗教的外衣,统治阶级大肆鼓吹等级制。

被作为印度法最早渊源的《梨俱吠陀》中这样描述:“一位原始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转化为不同的瓦尔那,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罗阔尼亚(刹帝利),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腿生出了首陀罗。”

这显然是婆罗门(僧侣)捏造的神话,但这也是古代次大陆种姓制度已经萌芽的现实反映,国家形成后,奴隶主统治阶级极力用瓦尔那制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四种姓的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的划分和对人的禁锢

种姓制成为一种社会体系,印度社会被划分为四大等级集团。

婆罗门即僧侣等,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刹帝利种姓为第二种姓,他们是由从前的罗闫尼亚”(王族)发展而来的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吠舍即平民为第三种姓,经营贸易;

首陀罗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手工业劳动等。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副种姓,除以上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又名哈里真。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几乎被排斥在社会之外。

哈里真

在印度,种姓等级制受到婆罗门教的神化、宣扬和维护,以严格的血统、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为特征。婆罗门教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魂转移观念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业”与“轮回”的理论。

他坚决维护种姓制度,维护统治阶级特权利益。它断言,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的感觉都是一种幻觉,现实的苦难、贫穷、忧伤和不幸是暂时的、虚幻的、而梵天的存在才是真实的永恒的。

它刨造了各个等级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号召人们不要企图改善社会而应当完善自己的灵魂。婆罗门教用追求来世的“善报”、“追求一梵我一致”掩盖了广大人民的苦难,他借用“神意”把现实世界的阶级、等级划分合珐化,神圣化了。

《摩奴法论》中规定婆罗门的等级地位与生俱有的,永恒不变的,拥有一切权利,本生就是法。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也就是他们的财产,国王即由刹帝利等级中产生,但国王对国家的统治须依靠婆罗门的支持,与婆罗门商定后方能颁布政策和法令。

《摩奴法论》石刻

在四个等级中,前三个等级有资格参加宗教仪式,可以诵读吠陀,他们能够“人法礼”而获得第二次生命,故称再生族”。

第四等级是“一生族”无任何权利。因此,古印度的种姓等级是把权利与义务分开的,在法律上公开宣扬不平等。不同集团之间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有的种姓之间彼此仇视,相互抵毁,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统一和团结,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在历史上,它为异族人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同的隔阂性与利已性不无关系。他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旅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力量。

另外,种姓制对印度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极大的危害。

低种姓的印度人


种姓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和人的统治与被统治的理论受到这时正在兴起的许多宗教哲学派别的严厉谴责和持续批判。

此时,随着城市商业贸易发展,货币也发展起来。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分化的加剧,被划作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等的旧等级关系开始受到破坏。

这突出表现为刹帝利军政贵族和吠舍奴隶主势力的壮大。这时,以国王为首的帝年嗵贵族不仅大大加强了王权,而且通过战争掠夺和行政搜刮,在经济上也拥有最多的财富。他们对于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居于自己之上的现象感到难以再容忍了。

与此同时,从吠舍等级中间分化出来的大商人和熟练的工匠,其财富和势力也与日俱增,并恃其财富挤进了统治阶级的行列。这些新兴的奴隶主阶级,不满于婆罗门氏族贵族的特权地位,且与婆罗门氏族贵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故必然要在宗教领域内提出改革的要求。

吠舍等级

此外,由商品货币经济而引起的社会分化,在低级种姓中间更为剧烈。就作为一般公社成员的吠舍种姓来说,除一部分大商人和熟练的工匠恃其财富飞黄腾达而外。大量的吠舍日益贫困化,许多人破产不得不从事裁缝、陶工等被视为首陀罗种姓的职业。

实际上,有些吠舍已接近于首陀罗。在首陀罗中,虽然也有极少数殷富之家,但绝大多部分较前一时期则更加贫困了。他们不仅在社会上倍受歧视,而且在生话上也饥寒交迫。

因而,他们反对婆罗门教及其所维护的等级制度。社会斗争使各个阶级都感到需要有新的武器,新的宗教理论代替旧的婆罗门学说,提倡宗教改革运动势在必行。


新兴教派对种姓制度的挑战

在当时产生的这些新兴的宗教、哲学派别中,主要有耆那教、佛教、外道六师和六派哲学。据耆那教的传说,当时共有三百六十二个哲学派别,比较可靠的早期佛教则记载有六十二见,耆那教所说的数目虽然是个传说,难以稽考,但可以使人想象这个时期各派之间众说纷起,百家争鸣的动人情景。

在反婆罗门成员中,外道六师虽然不是主力,但他们反婆罗门的情绪特别强烈,反婆罗门的观点特别突出。“外道”是佛教给他们的贬称,意为佛教以外的宗教和哲学派别,六师是和释迦牟尼同时的六位哲学大师。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他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断然否定吠陀文献的神圣权威,否定大自天创世说,认为世界起于无因,自然而生,他特别指出生物界的意识,也就是人们所谓的自我(灵魂)。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意识(自我)这个精神实体是因肉体产生而产生,肉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索构成,受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的制约,一旦肉体的四种成份(地、水、火、风)解散,肉体便随即消亡,随着肉体的消亡,意识(自我)也立即消失。

什么轮回转生,灵魂解脱纯粹是谬论,什么四种姓创自梵天的口、臂、腿、脚更是骗人的鬼话。他指责婆罗门条司的所作所为是骗取钱财,反对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类血管中的血液是红色的,人类是生而平等的。

他的哲学思想是下层人民反对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反映,但是在奴隶制社会里,受到统治者和一切唯心主义派别的反对因而不能得到顺利发展,至今一些著作多被毁灭,残留下来的片断也被其论敌作为批判对象,不免受到歪曲和篡改。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印度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婆罗门种姓制最激进的一派,除此之外,影响较为久远的便是耆那教和佛教。

耆那教石刻

耆那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它的第24祖筏陀摩那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其义为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

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大雄大约于前599年诞生在崩帝利的一个名门家族,家庭富裕,生活奢侈,但他并不感到幸福。父亲死后,他大约30岁时便出家苦修云游各地,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

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那婆达到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2年多,由于大雄在苦蟹途中,衣服破烂不堪,终年裸体苦行,所以人们便称耆那教为“裸形外道”或“苦行外道”。

耆那教的兴起几乎与佛教处于同时代,耆那教否定当时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针锋相对的提出吠陀并非真知。

祭祀杀生,只会增加罪恶,批判婆罗门是不学无术的祭司,宣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神灵崇拜,崇信经典(十二支)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等,耆那教提出三条使人摆脱轮回,解脱灵魂的道路称为三宝。

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忘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苦行修炼,才能获得。解脱”。

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要求,对打破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吸引了广大群众,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断向外传播,直至今天在阿富汗、波斯、阿拉拍等地仍有一定影响。

耆那教石刻


释迦牟及和反婆罗门阵线

在这条反婆罗门的阵线中,主力是释迦牟尼和他的佛教组织。释迦牟尼探刻的观察到婆罗门在对种姓和人的问题上,专横跋扈,傲慢顽固,欺压下等种姓,虐待广大贱民。他决定和婆罗门在哲学理论上和道德伦理上进行较量,冲击婆罗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垄断地位。

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出自于剃帝刺种姓的释迦族,他是北天竺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父亲是迦毗罗卫的一个部落首领,名叫净饭王,他幼年生活条件优裕,知识广博。

从小就有沉思的习惯,目睹人类疾苦,探受触动。上层社会的黑暗不安,相互杀伐,弱肉强食,使他痛感世人苦难。

他一心要从残酷的忧愁痛苦的现实中,寻求永远摆脱的道路,他遍读吠陀书而不能得,未来的王位与权力也不能使他看到解决的希望,于是产生了出家的念头,他于29岁那年离家出走,信奉苦修主义。

最终战胜烦恼魔障,大彻大悟.悟到“四谛”,达到至高无尚的境界,悉达多也即成了“佛,(“佛”是“佛陀”的简译,旧译浮屠、浮图,意为觉悟者。)据说悟道那天是12月初8,是为成道节。

释迦牟尼悟道画像

佛教创立后,悉达多被弟子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隐居林间的圣哲。他们也尊称悉达多为如来、法王、世尊、大雄、阿罗汉等。

佛陀传播教义十分辛苦,终年不知疲倦,四处奔走,直到八十岁在拘尸那(即今印度北方邦,高拉克浦尔区的克锡亚)结束最后一次传道,午夜“涅檗”(意为灭度、入灭、圆寂)。

释迦牟尼是一个实际的改良家,他最初的目的在于从残酷的忧愁痛苦现实中解脱。因此,他宣传圣谛,即四个真理:1、凡人都要受苦;2、正思维;3、正言语;4、为求摆脱苦难,必须正道。

苦起于欲望:因此欲望的灭绝就会导致苦难的终止。如果你顺着庄严的八重道前进,欲望就会消失:(1)正信念;(2)正思维;(3)正言语;(4)正作业;(5)正生话;(6)正努力;(7)正思念;(8)正弹定。

这就是中道,因为他避免了纵欲和严酷的苦修的极端。中道最后导致涅槃,涅槃不仅含有欲望灭绝的意思,而且也是一种完全平静状态的获得。

释迦牟尼传播教义 画像

释迦牟尼竭力宣传“众生平等”和生死轮回”等思想,宣传打破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压迫的思想。他创立的佛教反映了刹帝利和畎舍中的工商业主等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他反对婆罗门引起二、三、四等种姓的共鸣,而在当时那种动荡纷乱、大众贫困的社会条件下,不少人也产生了逃避尘世的幻想,企图借宗教寻找自我安慰。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必然的了,释迦牟尼提出一套新的哲学理论,针锋相对的批判婆罗门教的理论著作《奥义书》,企图一举摧毁婆罗门教反人道、反理性的种姓制的理论基础。

他提出他独刨的缘起说,论证万有。无我(万有无永恒的主体),以此来破婆罗门哲学的“有我论。缘起说是释迦牟尼对印度哲学的发展的重大贡献。他根据这一理论建立他的哲学原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涅檠寂静)”即佛教的著名“三法印”。

缘起说和三法印,不仅是小乘原始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后来大乘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释迦牟尼在对婆罗门持严厉的理论批判态度的同时,在伦理和社会实践上同样和婆罗门针锋相对。

他认为,婆罗门把四种姓划分为统绐和被统治的关系是没有道理的;人类虽然有四种姓的划分,但人的本性和人的价值是平等的,应该对四种姓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他把这种平等思想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建立自己的组织,制定新的和婆罗门相对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把他的组织的大门无条件的向所有不同种姓敞开,凡加入他的组织的人,一律改从佛姓“释迦”。

释迦牟尼布道 画像

任何种姓的人一入佛教组织,便不受不合理的种姓制度的约束,即使出身首陀罗下等种姓者也可以和出身婆罗门种姓者平起平坐,释迦牟尼这些典型反种姓制的作法和婆罗门教顽固的维护种姓歧视制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

释迦牟尼提出的缘起说和反种姓歧视的平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他无疑是对“婆罗门至上”的一个打击,自然受到其他三个种姓的欢迎。他不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反对婆罗门教杀生鲜血的祭祀和烦琐复杂的宗教仪式,否认婆罗门祭祀存在的必要性,这是对现实特权阶层的挑战。

而“四种姓者悉平等(《杂阿吉经)第二十卷)和爱周围的人,这种“众生平等”普施仁爱的思想反映了被压迫种姓的平等欲望。但是他却把《奥义书》关于业报——轮回——解脱的宿命论承继下来并加以发展。因此,在某些重要问题上,他竞和婆罗门哲学家站在同一立场。

释迦牟尼石刻像


结语

总之,公元前6世纪,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在古印度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形成一股以种姓制为焦点的斗争浪潮。维护不合理种姓制的正统文化与反对种姓制的非正统文化,成了古印度两种最典型的文化代表。

当然,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印度又产生了新的文化代表。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文化将逐步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影响印度的政治、生活等各方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作者认为:

虽然独立后的印度在法律上废除了这个制度,但在印度实际的社会运作和生活中,印度传承了3000多年的种姓制度的影子时刻存在。

印度社会各阶层出现固化,高低种姓之间几乎没啥交集,而观念这种东西只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不断被改善。



参考文献:

刘末和、世界上古史[M].长春:吉林文艺出版社,1989.

巢文清、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居民等级之比较.贵阳: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4)

向缸笳、撩小东;世界宗教概览[M] 北京:中央民蕨大学出版社,1995.

朱蠕强、世界三大索擞初期历史[M] 徐州:撩州师范学院出版社,198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释迦牟尼   种姓   瓦尔   婆罗门教   婆罗门   佛教   百家争鸣   印度   等级   效果   制度   社会   古印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