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奸臣上位史:囚犯赵高成皇帝的大红人,董贤靠颜值官至大司马

引言

在中国古代政治之中,科举士人的理想化目标就是做一个治世良臣,为国效力。

忠臣也被称为直臣,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就是直言谏诤之臣,它的出处来源于《汉书》的“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例如包拯、海瑞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直言不讳地向君主上谏,为国为民不畏强权,是为当世贤臣。

包拯

自然,有正面也会有反面,有忠臣也会有佞臣。

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之中,佞臣与忠臣伴随在君主左右两侧,形成两种不同的声音。

虽然臣子取决了中下层的政治基础,但是作为最高决策人,君主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依靠个人主观性,而形成的声音也会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这时臣子的言语行为就能够反映出本身的特点性格,自然世人也凭借这样来断定臣子的忠佞。

而在史书之中记载的佞臣形象也是通过言语记载,虽然在《左传》等著作之中有所带过,但都是简略描述,但在两汉时期的《史记》、《汉书》之中,两位作者特地为佞臣列传,这也算是佞臣成功进入政治舞台的认可。

界定佞臣之流的标准是什么?

佞臣作为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一个产物,与士人所向往的治世贤臣、忠直良臣背道而驰,站在了忠臣的对立面。

《说文解字》中记载:“佞,巧谄高材也”。指有才智的意思,旧时其实是谦称,一直到现在发展成为了贬义词,指的是有口才但是不正派的人。

佞臣是指那些没有主见的人,只要君主喜欢听什么样的话他们就能够极尽吹捧,自然在逢迎谄媚的过程中需要颠倒黑白、不论利害得失,一切以吹捧为主要目的。

相对比与忠臣的直言不讳,佞臣的口才更能够得到君主的喜欢。作为君主集权力于一身,自然对于下级的反馈有时想要得到认可,这个时候佞臣的自然是能够给出君主想要的反馈。

当然,古代臣子的划分不仅仅只有忠佞之分,还有其他的类别,星云大师在一次采访之中将臣子分为了乱臣、佞臣、忠臣与能臣,忠臣与能臣很好分辨,乱臣与佞臣的区别有什么?

所谓乱臣也叫做奸臣,这种臣子不管职位大小,不能成事只会坏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唐时的杨国忠,他因为对权力的贪念而不顾国家,最后导致政权的实力削弱。

杨国忠

若说乱臣是具有官阶的臣子,那么佞臣的官职同样并不固定,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佞臣一定是接近君主的,是君主的身边人,比如玄宗朝的高力士、乾隆时期的和珅都是佞臣的代表,佞臣是溜须拍马的象征,懂得利用口才游说君主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

虽然乱臣与佞臣之间有许多的重合之处,但对于特定条件下所有的不同特点,还是需要加以说明,才能为后来的事例叙述奠定基础。

佞臣之流的共性

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之中除去《史记》和《汉书》单独所有的佞臣列传章节之外,在《左传》和《春秋》之中也曾有所记载,虽然只是寥寥数句,但其中的形象反应依旧清晰。

1.误入歧途的艺术大家

司马迁在所著的《史记·佞幸列传》列举了君主身边的佞臣,同样汉武帝身边的佞臣也被列入其中,李延年便是其中一位。

李延年本是汉朝时一位音乐大家,世人称之为“性知音,善歌舞”,出身本就是乐人世家,父母家人都精通乐音,但是由于触犯法律而受到了惩罚。

元鼎六年时得到了武帝的重用,奉旨编写谱曲祭祷之乐,然后还通过谱写《佳人曲》向武帝推荐了自己的妹妹,后来被封为李夫人,李延年因为此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历朝历代的君主身边总是会有因为才华而得到重用的人,但是李延年凭着外戚身份,推荐了李广利进入军中效力,虽然经常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但是司马迁依旧因为他的这些行为将他归入了佞臣列传之中。

李延年

同样被归入列传之中的也有卫青与霍去病。两位将军战功赫赫为平定匈奴、安邦定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因为是皇后卫子夫的亲戚,并不是通过正规的科举制度而被选拔上的,受到外戚身份的影响较大,于是司马迁在将他们俩归入了佞臣列传。

汉朝之前也有记载佞臣的事例,例如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易牙,易牙精于烹饪,孔子曾评价他说“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说明了易牙对于烹饪味道的调和能力强。

他被归为佞臣是因为为了得到齐桓公的信任,他杀害了自己的儿子烹饪给齐桓公,管仲知道了之后规劝齐桓公不要信任他。

可惜齐桓公并没有听取管仲的建议,继续重用信任易牙,最后易牙与竖刁一起作乱将齐桓公囚禁至死,同时掀起了齐国的内乱使得齐国实力受损,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易牙

易牙作为齐桓公身边得到重用的人,虽然没有担任官职,没有外戚的身份,但是所影响的是齐桓公的决策,并在此之后影响到了国家的运势,符合关于佞臣的判断标准。

2.野心勃勃的谋划家

佞臣之中不仅仅有能说会道,通过自己的言语和才华得到了君主重用之外,也有那些为了权谋野心而使尽手段的政治家,他们也通过非正常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秦时的赵高。

说起赵高,就不得不先介绍赵高的来历,他并非是以正常的宦官身份进入宫廷,而是从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来的,自然因为犯法所以才变成了宦官。

因为长久处在复杂的环境之中,赵高本人心思深沉,根据他的履历就能够知道,要从一个罪犯身份,一步一步变成秦始皇身边的红人是有多难以登天,而且秦始皇作为一个帝王,心思难测之深,赵高能够揣测一二也是一种能力。

秦始皇时期崇尚法家、重刑罚,为了能够从中参与朝堂他自学了法家思想,最后官职做到了中车府令,这对于当时的赵高来说已经是权利皆得,然而他并不收心,反而是盯上了更高的位置。

赵高

此时的秦始皇正处于施政加强中央集权的阶段,当时的太子扶苏名望甚高,他与宰相李斯的政见多有不和,李斯担心扶苏继位之后会对他有所报复,刚好赵高选择了支持胡亥,所以两人一拍即合,使得秦始皇与扶苏离心。

而后使用计谋帮助胡亥登上皇位,将朝堂之上与自己有不同政见的人排除出去,也包括李斯,在胡亥登基之后他掌握朝局成为丞相,甚至在设计杀害胡亥之后还准备继续利用子婴,反被诛杀。

从他的一生我们能够看出,赵高虽然有身份限制,无法像正常士人一样走正常的途径去科考功名,但是他的政治野心以及谋划政治手段依旧是在常人之上的,但是因为自私重视自己的利益,还是走上了使得国家覆灭的道路。

3.相貌出众的大司马

在描述佞臣的时候,许多作者常常着重描写了他们的能言善辩以及野心勃勃,虽然这能够概括大部分人,然而还是有少数意外,西汉的董贤便是其中之一。

董贤并不像赵高是身份低贱的侍者,也不是像李延年那样有无数的才华,他的家族也不是豪门贵族,他的父亲是御史董恭,而他只是一个太子舍人,在汉哀帝上位之后,他才从太子舍人升至郎官,负责殿前传奏。

他性情柔和,喜欢逢迎汉哀帝,又因为相貌出众得到汉哀帝喜欢,竟一月之内连升三级,官至大司马。

董贤

他善使手段,常常在休息日时不出宫,以至于汉哀帝以为他公事繁忙无法回家,特地赐住所在宫中,还把他的妻子一同召入宫内,像长吏的妻子一般能够住于宫中。

在董贤得宠的同时,后宫势力依旧在影响着朝政,汉哀帝本不是即位之人选,他的叔叔是汉成帝,因为没有子嗣留存于是在太后等人的扶持之下,汉哀帝成功即位。

在朝政初期,大司马一职一直都是由太后族人所担任,外戚势力强大,作为君主汉哀帝虽然喜欢董贤,但是在权力之中,董贤更像是一个同党,能够信任的人,所以他找了理由将前两任的大司马罢官,将职位交给董贤。

在此之后虽然汉哀帝极尽荣宠,甚至还曾动过让位与他的心思,然而在政治局面以及两位太后的压力之下最终没有成功,而董贤在哀帝逝世之后也被迫自杀。

结语

虽然典籍之中的佞臣形象大多相同,然而在不同的君主的身边,佞臣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也是不同的。

有工于心计的,也有投其所好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迎合,终归到底佞臣是在君主的需求之下所产生的。

面对忠臣的直言不讳君主反倒是更喜欢于迎合自己心意的佞臣,所以也是佞臣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汉书》

《史记》

《左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史记   佞臣   哀帝   大红人   外戚   目的   奸臣   臣子   忠臣   列传   囚犯   上位   君主   皇帝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