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开讲#

隋炀帝(公元569 – 618年),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任皇帝。

在二十世纪以来,史家对于隋炀帝的评价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隋炀帝即位之初好大喜功、多次出兵征伐外族以及强行征召人民作劳役,使得当时社会上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从此观点上看,隋炀帝的一生与暴君无异。然而,亦有人认为隋炀帝一生功大于过,绝不能断言称为昏君。例如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四出巡狩以及修理长城等,对于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功劳不浅。故此得到史家肯定,并认为隋炀帝的功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以上可见,史学界对于隋炀帝的毁誉不一。

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隋炀帝的评价如此判若水火呢?难道隋炀帝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昏君吗?

帝王功过凭谁定?

事实上,史学界对于隋炀帝的种种评价,是由于不同史家的史料选材有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魏征的《隋书》中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均为较负面。这使得当史家于评论隋炀帝的过失时,可能会倾向「过大于功」的历史评价。当然,隋炀帝的一生不可能尽是功绩或是过失。尽管隋炀帝被史家大肆批评,我们亦不能够忽视隋炀帝的功绩,断言他便是一个昏君。

大业年间创大业,千秋功罪后人评

自古以来,每一名皇帝都有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抱负。,意思是每个帝王都希望在位期间,能为后世万民建树。隋炀帝即位后改年号为大业,而「大业年间创大业」,一直是隋炀帝的决心。隋炀帝即位后一心想仿效秦始皇,汉武帝等名垂千古的帝王,成就一番帝王之业。故此,隋炀帝在位期间下令开凿南北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以及对外不断拓展等等。这些政令使得隋朝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均推向至高峰。除此之外,隋炀帝亦改革科举制以及重新掌握朝廷对于各地的控制权。由是观之,隋炀帝的决心及施政与其他抱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无异,他的功绩亦不应被抹杀。

尽管隋炀帝于施政上看似颇有建树,但是却被后人批评得体无完肤。相比起历史上的昏君,例如陈叔宝和高纬,难道隋炀帝的过失真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值得被冠以昏君的污名?事实上,正如上文所言,帝王的一生不可能尽是功绩而无过失。况且,评论历史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隋炀帝于短短数年内同时征召数百万人分别修建东都以及大运河,足以印证出隋炀帝不怜百姓、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暴君形象。他动辄征召数百万人作为苦力的事迹,与史家批评秦始皇滥用民力而言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隋炀帝的故事中可见,基于所取的史料有别,史家对于皇帝的评价存在不一致的的标准。事实上,当我们评论隋炀帝的得失时,往往难以得出一锤定音的结论。学习如何从多角度欣赏历史,保持自己对于历史的批判,这亦是学习中国历史的趣味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昏君   史学界   史家   大运河   功绩   大业   千秋   帝王   评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