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则徐重生在美国,他能帮美国完成“禁烟”吗?


近20年来,由于深受毒品泛滥的困扰,美国人对中国清代禁毒英雄林则徐的推崇,日渐增长。纽约市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专门开辟了林则徐广场,竖起林则徐雕像;连一向比较反华的特朗普,都在演讲中公开点赞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认为美国应该学习。

纽约市林则徐雕像

问题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就在史书上白纸黑字的写着,也不是什么高度保密的东西,但凡有个2G网络,就可以在美国复盘“虎门销烟”,为何美国不学习呢?

或者更直接一点,干脆让林则徐重生到美国,主导美国的禁毒事业,他能帮助美国完成“禁烟”吗?

内患难除的美国禁毒事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禁毒事业都是百年大计,急不得的。但也并非没有能够在短期内禁绝毒品的办法。

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一次性在广州搜剿200多万斤的鸦片,直接促使整个中国南方的毒品为之一空,可谓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禁毒作用。

那么,如果林则徐重生到美国,他还能复制“虎门销烟”的方法,一次性收缴大量毒品销毁,帮助美国实现禁毒的效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说美国政府没有能力,不能帮助林则徐在短时间内,搜剿大量的毒品,而是说单纯销毁市面上的毒品,对于美国这么一个毒品大国的禁毒工作,不会有太大意义的。

原因很简单,你搜剿一批,毒枭们会立刻制造另一批出来。

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不能根除美国国内的毒品消费市场,单纯从销毁毒品的角度,妄图实现禁毒,那是刻舟求剑。

林则徐虎门销烟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那当年林则徐为什么能通过“虎门销烟”,在广州实现迅速的禁毒效果呢?

这其中,其实涉及到当时的清朝,和现在的美国毒品泛滥问题,在客观成因上的一个巨大区别。

直白一点来说,清朝的鸦片泛滥,是外部输入型,具有来源单一的特点。基本上就是西方几个列强,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大量的向当时的中国出口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关键,除了直接销毁已经搜出来的鸦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包括外国商人在内的卖家,跟清朝政府签订承诺书,承诺他们不向中国出口鸦片,不向吸食鸦片的人出售鸦片。

在英国政府没有用武力打开清政府大门的时候,这实际上就是以国家手段,直接从来源上掐断了鸦片贸易,因此才能起到“禁烟”的效果。

但美国目前的毒品泛滥问题,不全是外来输入的问题,美国本身生产的毒品也很多。那些外部输入美国的毒品,也不是像当年英国推动鸦片贸易那样,以正大光明的渠道,进入美国的,有迹可查。

这就促使美国政府很难从源头上,彻底禁绝毒品来源。

你没办法禁绝毒品的生产,从源头上防止毒品输入,就算林则徐重生到美国,帮助美国来一次“虎门销烟”,也很难真的禁绝毒品,只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美国政府在禁毒事业上的绥靖政策

除了客观条件不同之外,如果林则徐重生到美国,想要帮美国“禁烟”,还面临主观层面的困难。

简单来说,当年林则徐能够在广州完成“虎门销烟”,那是得到清朝最高统治者支持的。道光皇帝为了表示禁毒的决心,直接把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与辅国公溥喜夺爵,还贬斥了一批吸食鸦片的大臣。

拜登和儿子亨特·拜登

这其中庆亲王是满清“铁帽子王”,道光皇帝的亲堂兄,如果置换到现在的美国,至少是拜登亲儿子级别的。问题是拜登能为了美国的禁毒事业,把自己儿子送进监狱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美国政府在禁毒事业上的作为,是远远比不上清朝政府的。这不仅是最高统治者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中美两国政府不同的属性。

虽然清朝末期中国政府,对内腐败堕落,对外软弱无能,但它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下,一个“大家长”式的政府。你可以说这个“家长”能力不行,还贪鄙自私,但跟人民之间的关系,还是属于什么都要管的类型。

更直白一点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就是政府有义务匡正教育人民。管理社会风气,是“中国式政府”的职责。

而美国不同,美国是个典型的“经理人式政府”。政府是人民请来的经理人,它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国家赚钱,而不是管理人民的生活。

换句话说,美国人民是不是吸毒,那属于“东家”的事情,美国政府只是个“掌柜的”,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

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就算美国政府可以从国家层面,把制毒和贩毒列为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然而由于无法对吸毒的美国人民,实行强制性措施,他们实际上没法真的管吸毒者。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促使美国政府在禁毒事业上,主观能动性严重不足。面对这么一个政府,就算林则徐重生了,一己之力,也改变不了什么的。

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氛围

最后,林则徐当年在中国能够成功的进行“虎门销烟”,还跟当时国内有识之士的统一认知有关。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当时的中国的社会整体氛围,对林则徐禁烟是有利的。

因为那时虽然鸦片泛滥,但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对于鸦片的态度是一致的,除了少部分吸食鸦片和从售卖鸦片上得利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对鸦片泛滥的情况,是非常担忧和排斥的。

但如今的美国完全不同,由于所谓的“毒奶嘴”战略,资本家操纵的政府,为了能够方便管控人民,故意在社会文化层面制造分裂,恨不得一百个人有一千种价值观。

当一个社会,对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形成相对的统一意见的时候,自然就不可能办成任何事。这种脱胎于希腊城邦社会的“民主”制度,其特点就是人一多,意见不能统一,不管好事坏事,总是在讨论,但很难具体的执行下去。

美国有些地方,大麻是合法的

另外,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集体主义的文化,特点是为了整个社会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绝对自由。而美国是个个体主义至上的国家,强调个人的自由,而非集体的发展。

简单举个例子,现在主流的美国文化中,1亿不吸毒的人,想要禁毒的自由,跟一个人想要吸毒的自由,是等价的。这种文化下,经常就会出现少数意见绑架多数意见的情况。

如果类似情况出现在其它方面,影响还没有那么严重,但如果出现在持枪,吸毒等问题上,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么一个社会氛围下,别说是一个林则徐重生,就是一百个林则徐重生,也会被淹没在美国“多样化”的文化中,如一滴清水落入大海,迟早会变的又苦又涩。

结语

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美国毒品泛滥的问题,正如这句话所揭示的那样,它不仅仅是美国政府不作为的问题,更是美国社会制度的问题,是每一个美国人坚持的价值观的问题。

伟人说人民创造历史,此话大有哲理。任何伟大的人物,想要做成一件事关人民的事业,都需要有相应的社会氛围,有帮助他做事的合理制度,最重要的是得有人民的支持。

美国人民痛苦于国内泛滥的毒品问题,但并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出牺牲一部分自由的打算,只把一切推给政府和其他人,那么就算是林则徐重生了,也没办法在美国“销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美国   纽约市   美国政府   虎门   鸦片   清朝   毒品   事业   政府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