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乌苏之役清军战败原因分析

喀喇乌苏之役,一场名不见经传的战役,但因其发生时机的巧合性,令许多持雍正篡位登基说的人们,将其视为十四阿哥胤禵丢掉皇位,雍正得以有时机篡位登基的事件。

难道真的是因为清军在喀喇乌苏之役的失败,给雍正制造了时机可以篡位登基,并同时令十四阿哥胤禵失去了皇位吗?

那么这场被认为改变了清朝九子夺嫡结果的战争,又是因何而起?清军又因何失败呢?

喀喇乌苏之役与雍正篡位

喀喇乌苏之役的失败,之所以被不少史学家认为是雍正成功篡位、十四阿哥胤禵失去皇位的转折点,是因为这场战役就发生在公元1718年。

这一年是康熙五十七年,因为这次战役的失败,康熙派十四阿哥胤禵统兵平定西藏叛乱。

史学家认为,从这时起,直到雍正继位,派人接掌抚远大将军印,

十四阿哥胤禵就再也没能回过北京。

有人据此认为喀喇乌苏之役的失败,给雍正篡位制造了时机。

那么十四阿哥胤禵真的自喀喇乌苏之役之后,再也没回过北京,再也没见过康熙吗?

并非如此,在康熙六十年十一月,也就是公元1721年,胤禵曾经回到过北京,与康熙就作战事宜进行磋商,后因战事需要再赴前线。这次之后,直至雍正继位,胤禵再也没回过北京。

但是,只凭这一点,并不能断定喀喇乌苏之役对皇位的影响,更不能表明胤禵是皇位的继承人。

而真正的答案,其实还要从雍正的帝位来源说起!

雍正是否篡位登基

关于雍正是否篡位的问题,不少史学家认为这是个千古之谜,甚至有人把它列为清初四大疑案之首。

其实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说,史学家已经不厌其烦的进行了多次辟谣。

其实这个传说最不合理的地方,并非专家的看法,而是完全不符合常理。传言认为,隆克多篡改遗诏是基于康熙已死,在这种情况下,玉玺一定是到了隆克多手里。

那么,隆克多何必去篡改遗诏,他完全有时间、有能力再重新拟一份传位诏书,只需加盖玺印即可。

当然,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言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康熙偏爱胤禵。可如果康熙真的偏爱这位十四皇子,又为何在自己垂暮之年派胤禵出征?

若康熙真心希望胤禵继承皇位,必定会时刻将其放在身旁耳提面命,毕竟当时的康熙已经64岁高龄,随时有薨毙的可能。作为一个开创清朝盛世的政治家,康熙必定不可能如此糊涂。

所以在派出胤禵出兵之时,康熙或许就已经把他排除在了皇位之外。

其实康熙派胤禵在外带兵,除了利用他的军事才能之外,也有康熙深深的无奈。

自从康熙两废太子之后,朝中九子夺嫡之势已成,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康熙已经不厌其烦,而众多皇子中胤禵最有才能,将他派出去后,朝堂上能清静许多。

而且让胤禵出征,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参与九子夺嫡的其它几个阿哥,没有一个是好下场,只有他在活到了乾隆朝之后,并得以重获自由。

而九子夺嫡中,雍正得以胜出的原因是在康熙烦不胜烦时,已经看明形势,开始韬光养晦。

而且当时幼年的乾隆已经开始展露聪明才智,深得康熙的喜爱。在雍亲王府里,康熙找到了久违家的感觉,所以康熙决定让雍正继承皇位,其实与乾隆有莫大的关系。

几乎大部分英主都不会选择一个能力强的继承人,比如乾隆选择嘉庆,因为他们不想被超越。

喀喇乌苏之战

回过头来再看这场被视为改变雍正和胤禵命运的战争。

其实喀喇乌苏之战可以视为康熙平噶尔丹战争的延续。

康熙三十六年,清朝利用策妄阿拉布坦灭亡了噶尔丹,而策妄阿拉布坦也利用清朝统一了准噶尔部,双方开启了长达十八年的彼此依赖。

但到了康熙五十四年的时候,野心勃勃的策妄阿拉布坦再也无法压抑他的野心。他悍然派兵偷袭了哈密北境五寨,康熙派兵予以回击。

第二年,清军占领了巴里坤,紧接着清军分兵两路进攻准噶尔地区,并占领了吐鲁番。

这场再平准噶尔之战,清军虽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并未能站稳脚跟。但因这时准噶尔人对吐鲁番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吐鲁番穆斯林的反抗,这变向帮助了清军的进攻。

在这段时间里,清军用兵主要集中在哈密方向。但康熙没想到的是,自己中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策妄阿拉布坦见已将清军的关注点引向了漠西和漠北了,便假意向哈萨克出兵,实者已经暗地里向西藏出兵。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策妄阿拉布坦以护送女婿噶尔丹丹衷夫妇返回西藏为名,派多名大将率六千步兵,绕过纵深五百多公里的戈壁,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大雪山,又穿越了一千二百多公里的没有人烟的冰天雪谷,于第二年七月西藏边界。

在抵达西藏边界时,由于一路的恶劣环境,准噶尔军已经人困马乏,军队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但就是这样一支刚刚历经千难万险、缺少后勤补给的军队,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突破了藏军的藏北防线。

随后准噶尔的大将大策凌敦多布采用拉拢手段,开始分化藏区的人民,很快在大策凌敦多布的率领下,准噶尔军攻入拉萨。统治藏区的拉藏汗被击杀,其领导的和硕特汗国也随之灭亡。

早在准噶尔军入藏时,康熙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但他当时认为,准噶尔军真正能用于战斗的军队不会超过3000人。

但当拉藏汗死亡、西藏全境沦陷,这才让康熙认识到严重的低估了准噶尔军,又高估和硕特汗国的军队。

当年2月13日,康熙派西安将军额伦特和侍卫色愣统兵6400人入藏。同时命令四川提督康泰统兵2000人,从四川方面夹击准噶尔军。

大将大策凌敦多布深知自己在藏区不占优势,于是决定背水一战。清军与准噶尔军夹喀喇乌苏河对峙。

对峙期间,大策凌敦多布派出小股军队,既袭扰清军,又劫其粮草,严重削弱了清军的战斗力。

至当年闰八月,清军的粮草已经耗尽。大策凌敦多布派兵包围了清军,清军虽然多次突围,但士气已经跌入低谷的清军,再也无法突破准噶尔军的包围。

最后,这些满清铁血巴图鲁们,除428人在达赖的帮助下,得以返回清朝,其他人都葬身在西藏的雪原,包括军队的统帅额伦特和色愣。

到此,喀喇乌苏之役以清军近乎全军覆没、准噶尔军完胜的结局结束。

清军失败原因

清军在此战中的失败的原因由多方面造成,但其根本原因是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很好的认清西藏的政教组织结构,采取了宽松放任的政策,令拉藏汗与西藏民众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给了准噶尔人以可乘之机。这在康熙收复西藏后,迅速调整西部边疆政策,就可以看出来。

在此役中,清军所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战争初期,过于轻视准噶尔军,又严重高估了和硕特汗国和藏区的联军,令准噶尔军有机会在西藏长驱直入,灭亡和硕特汗国。

二、没有准确的情报来源。错误的情报才令康熙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采取了错误的行动,错误的行动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

三、康熙没有及时发现青海的蒙古部落与拉藏汗的矛盾。这也导致当准噶尔人入侵西藏时,青海蒙古部落坐视拉藏汗的灭亡。

四、路途的遥远,令清军失去了良机。当拉藏汗向康熙告急,此时拉藏汗早已遇害。

五、西藏地区气候恶劣,清朝入藏军队无法适应当地环境,导致战斗力低下,这是无法弥补的。

六、用人不专,将帅不和。统军入藏的两位将军额伦特和色愣在进军西藏的策略上存在严重的分歧,额伦特想诱敌深入,而色愣想正面对决。

康熙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及时派人统一他们的意见,导致他们各自为战,不能集中优势兵力与准噶尔军战斗。

七、色愣就是一个一勇之夫,不具将帅之才。战役初期,盲目进兵,令军队陷入重围;被围之后,不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又执意入准噶尔军营谈判,令剩下的军队失去统帅,最后只能投降。

八、额伦特、色愣被围后,曾派人求援,但援军却迟迟未到。如果援军能及时赶到,纵然不能挽回败局,但相信六千多清军也不至于只有428人生还。

历史不会重来,后人只能总结经验,以防历史重演。康熙收复西藏后,立即调整了对西部边疆的政策,加强了对西部边疆的统治,让西部边疆真正成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员。

康熙对西部边疆的政策,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乌苏   准噶尔   和硕   噶尔   雍正   阿拉   阿哥   皇位   西藏   康熙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