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

第23章 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

席宝生刺杀钦差的计划为什么失败?原来是他的妻弟蒋友贵在捣鬼。蒋友贵曾是左宗棠的学生。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二十岁时乡试中举,此后在会试中却屡试不第。他做过私塾老师,后到长沙开馆授徒,蒋友贵就是他长沙开馆时的得意弟子。

后来天下大乱,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当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之际,左宗棠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

左宗棠辅佐张亮基取得长沙保卫战的胜利,被朝廷授之“以同知直隶州选用”。这是左宗棠一生最初所获得的官位,但他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后因张亮基性格刚直得罪了满族权贵,被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便辞职返归湘阴。后在骆秉章盛邀之下,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内清四境”,“外援五省”,初露峥嵘,引起了朝野关注,进而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当太平军席卷江南,清军一败涂地之时,曾国藩令左宗棠回乡招募“楚军”。“楚军”首战告捷,在江西站稳了脚跟,继而反击,率“楚军”进入浙江,由西而东,横扫太平军,打败太平军主力汪海洋部,被清廷授太子太保衔,赏穿黄马褂。后继续追击太平军至广东,击毙汪海洋。湘军与太平军长达14年的战争,在左宗棠的手中宣告结束。

左宗棠这次陪曾国藩来看望席宝田,一来他们同为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来他想向席宝田借将,力主收复新疆。

晚清时局动荡,太平天国内乱刚解决,外患便接踵而至。日本侵占台湾,新疆各地豪强趁机而起,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其中,围绕喀什噶尔展开争夺的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和柯尔克孜族部落头目司迪克相继致书中亚的浩罕汗国,由此引来该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盘踞新疆,建立“洪福汗国”,沙俄亦趁机侵占伊犁。

日本侵台,沙俄侵占新疆。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左宗棠则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 ,而且“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左宗棠的主张得到了军机大臣的全力支持。

慈禧虽然一向昏庸,但在这件事上也没犯糊涂,不久之后就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蒋友贵作为幕僚一直跟随在左宗棠左右。

左宗棠从席宝田“精毅营”里挑选了几百名将士作为西征军的主力,特招蒋友贵作为的亲兵。

左宗棠指挥的西征军,除了刘锦棠所部湘军25个营外,还有张曜所部嵩武军14个营、徐占彪所部蜀军5个营、金顺部队整编的50个营,再加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清军,共有马、步、炮军150余营,兵力总数约7、8万人。但左宗棠却裁撤了这些人中的老弱病残,以及不愿西征者,最后只保留了2万人的精锐,共50余营。

西征出发前,林则徐送左宗棠一副对联以示鼓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左宗棠为表出征决心,在出征的队伍里拉了一口棺材,他想借此向众军士表达一个决心:若是此战失败,我左宗棠甘愿战死沙场。

左宗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家。在收复新疆时,他采取了两个战略,一是“先北后南”。针对敌军势力的分布情况,以北方为主要目标,逐渐进攻南方。二是对军队内的士兵进行调整。先挑选出军队中战斗力相对较强的士兵进行主力军的汇编,再对每一位士兵进行安抚,如果有不愿意出征的士兵,不强求他们出征,考虑到当时清廷国库的情况,须速战速决,不能拖延战机。由于他指挥得当,清军一路上势如破竹。1876年8月,在刘锦棠、金顺两军的配合下,北疆的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城被悉数收回。次年4月,又克复南疆的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

这三座城池是南疆的门户,对整个战局的影响非常大。在丢失这三座城后,阿古柏服毒自杀,其长子率领残部逃往喀什。当时沙俄与土耳其恰好爆发了第十次俄土战争,金顺建议趁机袭取被沙俄霸占的伊犁。左宗棠认为师出无名,很可能会给沙俄落下口舌,便没有进攻伊犁。而是先收复了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又收复了西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左宗棠便收复了北疆和南疆的大部分土地。不仅消灭了阿古柏的政权,还将许多反叛者就地正法。可左宗棠对这一结果并不满意,这一战虽然大获全胜,但仍然存在着遗憾,伊犁等地方仍然没有得到收复,也有几个反叛者落荒而逃,下落仍然不明。

左宗棠正想乘胜追击,却得到朝廷令班师回朝的命令。

部队集结完毕,正准备凯旋,却突然遭遇阿古柏残余分子偷袭。蒋友贵在保护左帅的过程中中弹牺牲。

左宗棠非常悲愤,下令剿灭了所有的叛乱分子。把本来为自己准备的棺材,给了他的得意门生。他派刘锦棠带领部队驻守新疆,自己率亲兵抬着蒋友贵返湘。他向席宝田借用的“精毅营”将士多数留守新疆,部分随左宗棠护送蒋友贵的遗体回家。

回到金洞乡,左宗棠与席宝田一同为蒋友贵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蒋友贵是永安杰出的民族英雄。

安葬好蒋友贵,左宗棠回京复命。清政府派使者前往沙俄,试图商议伊犁归还有关事宜,但在沙皇的软硬兼施下,清朝使者在沙俄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原本通过战争收复的土地“交易”给俄国。消息传回,举国哗然,使者被判罪而斩。清廷重新派遣使者前往俄国进行交涉,同时安排左宗棠再度备兵,为可能到来的战争进行准备。

此时已经69岁高龄的左宗棠得知此事后,更是大力准备军队,等待择日与沙俄决一死战。可没想到的是,沙俄在经历战争后,已无力再与左宗棠军队抗衡,最终沙俄选择退却一步,与清廷使者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新疆   太平军   沙俄   太平天国   南疆   伊犁   喀什   古柏   清廷   海防   棺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