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呛咳#​吞咽障碍

生活中,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发生过喝水被呛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喝水会出现呛咳,这种情况是否应该引起注意呢?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喝水动作其实也蕴含多种“玄机”。

1. 机体饮水的“玄机”

饮水呛咳是指饮水时或饮水后随即出现咳嗽反应的现象,主要因为水流入气管中导致。正常情况下,水进入口腔后,舌尖上抬靠近硬腭,将水挤压向舌根,舌根上抬靠近软腭,将水向咽喉壁推压,会厌翻转,咽部与鼻腔、气管的通路关闭,引起瞬间性吞咽性呼吸停止,水顺利流入喉咙,完成一次吞咽。日常生活中,饮水过快,饮水时说话、嬉笑等,吞咽启动时会厌组织来不及关闭,都会导致水误入气管。水误入气管后,通过咳嗽反射的自我保护机制,可将水咳出。

2. 为什么会出现饮水呛咳?

病理情况下,饮水呛咳多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其中以急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后遗症最为常见。此外,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性疾病,颅脑肿瘤,周围神经病变,咽喉部疾病等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声带麻痹、神经损伤,如颈部肿瘤放化疗后、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抗组胺药物的使用也会出现饮水呛咳。偶尔一次饮水呛咳无关紧要,但若是频繁呛咳,则可能存在吞咽障碍问题。

3.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吞咽障碍呢?

“洼田饮水试验”作为一项简单方便的筛查方式被广泛应用,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我们可借助它来初步进行判定。要求被评估者在意识状态完全清醒的情况下,采取坐位,一次性饮30ml水,观察其呛咳情况。

1级:能顺利地一次性将水咽下,说明吞咽功能正常;

2级:分2次以上咽下,过程中无呛咳;

3级:能一次性咽下,但有呛咳;

4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其中,1级且完成吞咽时间<5s属正常;1级但完成吞咽时间>5s及2级属可疑;3-5级被认为吞咽功能存在异常。

注意:可先用小勺给予一小勺水,通过观察饮水情况,再循序加量至30ml,以免引起严重呛咳

4. 如何避免饮水呛咳?

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①饮水速度放慢,注意力要集中,喝水时不说话;

②避免卧位饮水,尽量采用坐位或半卧位;

③能用杯子饮水就不用吸管,吸水管饮水需要比较复杂的口腔功能,可能增加误吸风险;

④采用低头吞咽法,低头时呼吸道入口变窄,可提高气道保护功能;

⑤可在水中加入增稠剂,增加粘稠度以降低误吸风险。起严重呛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增稠剂   饮水   会厌   障碍   舌根   坐位   气管   药物   神经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