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年广府城增修年代考证,元威州知州、明广平府郡守王伟考辨

永年广府城增修年代考证以及广平府郡守王伟考辨

康世民

永年广府城,地处邯郸市东北25公里滏阳河畔永年洼,居于永年区政府驻地临洺关东南23公里广府镇。广府城历史悠久,春秋时为曲梁地,汉武帝时分钜鹿郡南部数县置广平郡(治今鸡泽县旧城营村);征和二年(前88年),封刘偃为平干王,以广平郡置平干国,汉宣帝时改为广平国。东汉建武年间,改属钜鹿郡(治今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复置广平郡,治所曲梁城(今永年广府城)。北周时分广平郡置洺州,治所广年城(今永年广府城)。隋仁寿元年(601年),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广年为永年,故此城又称永年城。隋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此建都,称夏王。唐、北宋、金时期改为洺州(又称广平郡),元代改为广平路,明、清时期改称广平府,治所均在永年城。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城。

明嘉靖《广平府志》卷一〈封域志〉

关于历代广平府修城经过,明朝嘉靖《广平府志·封域志》中记载颇详:

广平府其地则漳河间一都会〖史记〗,北通燕涿,南有郑卫〖图经〗,万山盘礴,泉流环汇〖一统志〗,肘翼太行,背沃洺水。其城父老相传夏王窦建德所筑旧基。〖按,《纲目》注曰:窦建德据广平郡;《资治通鉴》曰:唐武德二年,窦建德取唐邢、洺、相州,是年冬,还洺州,筑宫,徙都之。〗嗣后,徙筑无考。我朝正统间兵部侍郎王伟以宪臣分守广平时,曾补筑。成化丙戌,知府熊怀重修,城周六里三百四十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府陈俎因北虏猖獗,谕士民尚义者输砖石以砌之,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阔二丈五尺,上建城楼四座,角楼四座,铺舍二十六座,每座三间,以便戌守。内置甬道一十九条,缭以门垣,以便登赴。

从以上这段文字所述,明代广府城增修经过可见一斑。即广府城于元代以前无考,明朝正统年间,兵部侍郎王伟以御史之职调任广平郡守时,曾经补筑。成化二年(1466年),时任广平府知府熊怀重修,城池周长为六里三百四十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北部边境胡虏的袭扰,知府陈俎晓谕全城崇尚节义人士捐献砖石,将土城砌为砖城,四门之上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增扩后的城墙周长为九里十三步。再经清代数次重修,时至至今,广府古城的城墙雄伟壮观,城河宽广,成为中国北方平原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城。

明嘉靖《广平府志》卷九〈官师志·元至正·王伟〉

对于广平府历任知府修扩城池的时间,都可以在嘉靖《广平府志·官师志》找到记载:“熊怀,丰城(今江西丰城市)进士,成化二年任。”“陈俎,封丘(今河南封丘县)进士,嘉靖二十年任。” 然而,关于广平府郡守王伟何时修城,〈官师志〉中则记载为“元至正间王伟出知威州知州”,这明显与〈封域志〉中记载的“明正统间王伟补筑广平府城”大相径庭。再看这个“王伟”从元至正直到明正统,时间跨度太大;从威州知州再到广平府郡守,官职不尽相同。再考明代以来志史资料,有的记载为元代侍郎王伟郡守时增筑,有的记载为明正统间侍郎王伟郡守时补筑,多种文献记载颇不一致。另外还有广府城“六里十三步,增为九里十三步”之说,有的记载为元至正间王伟,有的记载为明正统间王伟,还有的记载为明嘉靖间陈俎,诸多志书记载存在误差。一直以来,针对这些疑问,多说并存而莫衷一是,孰对孰错且难以厘清。

清乾隆《永年县志》卷十七〈艺文〉陆泰撰《修城记》

查考王伟,除明嘉靖《广平府志·官师志》外,康熙《广平府志·职官表》、康熙《威州志》以及民国《威县志》,则都记载王伟为元朝至正年间威州知州。而明嘉靖《广平府志·封域志》中记载的明正统间侍郎王伟任郡守时曾筑广府城,这还在清乾隆《永年县志·艺文》中找到相关记载,时有明嘉靖间浙江鄞县进士、翰林修撰陆泰所撰《修城记》,亦有“正统、成化间王伟氏、熊怀氏守其地常相继城之”的说法,这进一步印证了明正统间广平府郡守王伟修筑广府城无疑。

康熙《畿辅通志》卷五〈城池·广平府城〉

而从康熙《畿辅通志·城池》始,则记载为:“广平府城,窦建德旧基,元侍郎王伟曾筑之;明嘉靖间知府陈爼甃以砖石。” 至此,修筑广府城已由“明正统王伟”变为“元侍郎王伟”,雍正《畿辅通志》中亦基本沿用此说。再到光绪《广平府志·职官表》中则合二为一,直接记载为:“王伟,元至正中知威州,后守广平〖见《通志·建置》〗。”其在〈建置·城池〉一节中亦记载为:“元侍郎王伟守郡增筑。” 这样看来,光绪《广平府志》记载“王伟”言之有据,似乎无从反驳。

光绪《广平府志》卷九〈官师志·王伟〉卷二十一〈建置·城池·永年县〉

那么,就如光绪《广平府志》所言“王伟元至正中知威州,后守广平”,是否确实如此呢?

首先,根据嘉靖《广平府志》所载“元至正间王伟任威州知州”,康熙《威州志》以及民国《威县志》,均有记载,由此可知元至正间王伟曾任威州知州,虽然籍贯无考,但亦毋庸置疑。

其次,再据嘉靖《广平府志》所载“明正统间兵部侍郎王伟以宪臣分守广平”,此事在清朝官修正史《明史·列传》中找到依据,堪称详实:

王伟,字士英,攸人。年十四,随父谪戍宣府。宣宗巡边,献《安边颂》,命补保安州学生。举正统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部主事。英宗北狩,命行监察御史事,集民壮守广平,谦引为职方司郎中。军书填委,处分多中窾会,遂荐擢兵部右侍郎。

《明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于谦·王伟〉

以上这段文字清楚地记录了王伟的籍贯以及宦迹。王伟,字士英,攸县(今湖南攸县)人,明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初授庶吉士、升户部主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未还,王伟授职监察御史,出守广平,聚集民壮,修城固守,被兵部于谦引荐为职方司郎中,再升迁为兵部右侍郎。王伟卒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夏四月,这在《明实录宪宗实录》中其事迹亦有详载。

综上可考,“元至正间(1341-1368年)威州知州王伟”和“明正统间(1436-1449年)兵部侍郎、广平知府王伟”,此“王伟”非彼“王伟”也,他们实际上是分属元明两朝、同姓同名两个王伟,其中一个是元朝至正年间的威州知州,另一个是明朝正统间的广平府郡守。清康熙《畿辅通志》、光绪《广平府志》等,把上下相差一百余年的两个“王伟”,混为一谈,此后诸多书籍,相继引用,以讹传讹,致使明代兵部侍郎王伟补筑广府城,而舛误为元代威州知州王伟。如1984《永年县地名志》等等,均误载为“元侍郎王伟做郡守时增扩”。而2002《永年县志》等等,甚至把“明嘉靖间知府陈俎增扩城池九里十三步”,直接讹为“元代侍郎王伟增筑为九里十三步”。另外,还有许多书刊著录永年广府古城,对元明时期修城史表述语焉不详,不再赘述。

2002版《永年县志》第一章〈县城建设·旧县城〉

2000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邯郸·广平府城〉

依据最为接近于元末明初时期的嘉靖《广平府志》所记载,综合《明史·列传》王伟之佐证,明代广府城建城史可谓脉络清晰。

永年广府古城,唐初窦建德据此为都,历经宋元仍为一土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皇帝北征被俘,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监察御史王伟临危受命,出守广平,聚集民壮修筑城池,以图固守。正如嘉靖《广平府志》所言,明兵部侍郎王伟时为“郡守”,即以武职代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而知府均以文职官员任命,故在〈官师志·明代知府〉中没有列出。王伟守广平时,恰逢兵荒马乱,何谈“增扩”城池,仅为“补筑”而已。至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时任广平府知府熊怀再度重修。嘉靖《广平府志》记载,此时的城池周长为六里三百四十步。至于诸多版本所言“六里十三步”之说,实则误传,当为附会“九里十三步”之说辞。再到明朝嘉靖年间,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国家人民殷实富裕。时任广平府知府陈俎,再把原来的土城改建为砖城,城池周长由“六里三百四十步”增扩到“九里十三步”。

结语:明嘉靖《广平府志》所载广平府城建城史,是最为接近于元末明初时期的第一手资料,更是对于研究广府古城建城史,有着最具权威性的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 [明]官修《明实录宪宗实录》卷之六十六〈成化五年夏四月〉○丙寅,兵部右侍郎王伟卒。

〔2〕 [明]嘉靖《广平府志》卷一〈封域志·广平府〉,第六—七页;卷九〈官师志·王伟、熊怀、陈俎〉第十五—十九页。

〔3〕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于谦·王伟〉,四库全书本。

〔4〕 [清]康熙《威州志》卷十〈秩官·元·王伟〉,第二页。

〔5〕 [清]康熙《畿辅通志》卷五〈城池·广平府城〉,第十六页。

〔6〕 [清]雍正《畿辅通志》卷二十五〈城池·广平府·府城〉,第三十一页。

〔7〕 [清]乾隆《永年县志》卷十七〈艺文〉〈陆泰·修城记〉,第四—六页。

〔8〕 [清]光绪《广平府志》卷四〈职官表·三·元〉,第二十四页;卷二十一〈经政略〉〈建置一·城池〉〈永年县〉,第一页。

〔9〕 [民国]《威县志》卷五〈官制表·元至正朝·王伟〉,第三十四页。

〔10〕[1984]《永年县地名志》六、文化地名编〈永年古城〉,永年县地名编纂委员会,第381页。

〔11〕[1987]《河北省地名志·邯郸分册》五、文化地名编〈永年古城〉,河北省地名办公室,第350页。

〔12〕[2000]《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三编·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广平府城〉,国家文物局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第32页。

〔13〕[2001]郝良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邯郸》〈广平府故城〉,旅游教育出版社,第101页。

〔14〕[2002]霍文山、刘诗奇《永年县志》第十二编、城乡建设,第一章、县城建设〈旧县城〉,永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书局,第481页。

〔15〕[2003]刘志轩、薛明星《邯郸之旅》〈广府古城〉,中国城市出版社,第195页。

〔16〕[2003]李麟《游遍中国》〈河北卷·邯郸篇·广府城〉,青海人民出版社 ,第145页。

〔17〕[2005]崔建甫等《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研究》(十二)〈永年县广府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49页。

〔18〕[2008]《永年文史》〈古城珍闻·永年古城〉,政协永年县委员会,第72页。

〔19〕[2011]董海林、李广、李亚《邯郸名胜古迹》〈古建筑篇·永年广府城〉,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78页。

〔20〕[2015]陆群良《广府城志》(上下),中国文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府城   广平   永年   郡守   至正   永年县   知州   兵部   知府   侍郎   城池   明代   年代   王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