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女性如何才能有“好孕”


国际妇产科联盟将年龄35岁以上分娩的妊娠定义为高龄妊娠,这一时期的孕产妇被称为高龄孕产妇。高龄女性与年轻女性相比,受孕率下降,流产、胎儿畸形和妊娠合并症的危险增高。笔者在此给高龄女性一些健康备孕、安全怀孕、产后康复的建议,以便她们有充足的准备做健康妈妈,生育健康宝宝。



健康备孕需要点好“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调整自身体重到适宜的水平。孕前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如孕前超重会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巨大儿等风险,孕前消瘦会增加不孕、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因此,体重指数(BMI)大于等于25.0的备孕女性,建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放慢进食速度,每天坚持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而对于体重指数小于18.5的备孕女性,可以每天有1~2次的加餐,日常营养均衡。总之,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尽量使我们孕前的体重指数处于理想范围(18.5~23.9)。

第二把“火”是补充叶酸、碘、铁。众多研究表明: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及多种畸形的风险。高龄女性从备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叶酸,并持续到至少孕后3个月。而在妊娠期,女性身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如摄入铁不足,会导致孕妇缺铁性贫血,可从备孕时就开始多吃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增加身体铁储备。补铁的同时推荐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铁的吸收与利用。最后,碘是否充足与胎儿智力、体格发育有密切关系,备孕期间应每天摄入含碘的膳食添加剂,吃加碘盐或含有同等剂量碘化钾的复合维生素,并保证每周饮食中至少有1次海产品。

第三把“火”是禁烟酒,保持健康。备孕及整个孕产期都需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烟、酒,以免影响母体与宝宝的健康。同时,夫妻双方应做好孕前检查及遗传咨询,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如牙周炎、弓形虫感染等。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女性,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将疾病控制稳定后再妊娠。此外,良好的心态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利于提高生育质量。



孕期安全需要“你我他”


需要“你”的配合与信心 “你”即孕妇,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是否存在慢性疾病、既往生育史、家族史等,以便医生充分评估,帮助孕妇做好孕期管理,并制订适宜的防治方案。孕妇应关注自身不适症状,如阴道出血、小腹痛等,及时就医干预,必要时遵从医嘱增加检查次数,降低潜在妊娠风险。另外,树立信心也很重要。很多高龄孕妇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准妈妈要注意自我心态的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参与社交活动,也可以和家人、医护人员多沟通交流,避免过度忧虑。

需要“我”的管理与监护 “我”即医务人员,对于高龄妇女,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均有规范管理,可改善高龄孕产妇及胎儿预后。医生在妊娠早期可以通过超声判断是否有异位妊娠,明确胎心是否存在。妊娠中期通过排畸筛查及定期产检相关疾病筛查,判断宝宝是否在健康发育,母体是否存在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潜在风险。孕晚期,医生会综合考虑母婴情况,推荐适合的生产时机和方式,促进母婴平安健康。准妈妈可以根据保健手册,和我们一起做好孕期管理与监护。

需要“他”的理解与参与 “他”即准爸爸,应理解孕妇孕期受激素影响情绪波动大,多关注孕妇的情绪变化。可主动分担家务,尤其是孕晚期行动不便,减少孕妇的体力劳动,定期陪伴孕妇前往医院进行产检,与孕妇一起参与胎儿的发育与成长。温馨提示:在孕早期不建议与孕妇过性生活,以免增加流产风险。



产后需要身心康复


高龄产妇不仅存在孕产期合并症发病风险增高的情况,而且盆底功能障碍、心理问题和体重滞留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高龄产妇不仅要关注宝宝的健康,也要重视自身的康复。

体型康复主要是控制总能量摄入,配合合理运动。一般来说,产后体重会相对孕期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在产后6周内。而产后1年内是体重管理的重要时段。另外,有研究表明,坚持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控制体重,应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产后饮食要注意膳食营养的平衡,种类多样不过量。

产后运动益处非常多,比如预防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糖尿病,减少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减轻产后抑郁,控制产后体重,加快身体恢复等。产妇可根据身体状况和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其中,盆底肌锻炼对于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非常有帮助,强烈建议产妇坚持锻炼。哺乳期女性担心运动引起乳房胀痛等不适,可以考虑在锻炼前哺乳。

心理康复必不可少。分娩后因体内激素变化,加上产后照顾宝宝睡眠不足、角色转变、疲劳等外在因素,很多产妇会出现心理问题。产妇应正确认知自身情绪,积极寻求家人、医护人员的帮助与支持,与其他宝妈相互沟通交流也是不错的排解方法。当然,家属也应多照顾产妇,及时发现其异常情绪,以便尽早干预。


如果产妇有负面情绪,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尽量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饮食营养,鼓励通过适当运动调整自身情绪;同时家庭成员尤其是另一半要给予充分的家庭支持,积极陪伴非常重要,在充足的陪伴下给予充分关爱,适当心理疏导,帮助产妇应对自身负面情绪;也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方式寻求远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缓解负面情绪,舒缓心理压力。对于出现严重心理及精神问题的产妇则应尽快就医,尽早治疗。


文: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毛敬

编辑:胡彬 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高龄   女性   产妇   孕期   胎儿   产后   孕妇   体重   情绪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