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更健康?这些排尿异常千万别忽视!

早起第一件事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去厕所尿液作为人体的代谢废物之一预示着身体的健康情况比如:有些人经常跑厕所有些人却很少去厕所甚至都很少有尿意那究竟哪种更健康呢?

喝完水后间隔多久

上厕所比较合适?

水变成尿液,一般需要30~45分钟,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再加上尿液的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喝水后排尿的频率和时间也不一样。喝水后就想小便,或者半天不去厕所的人,都可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来说有以下6类因素会影响排尿的间隔时间:

01

膀胱容量

膀胱是储存尿液生成尿液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人的膀胱容量为300~500毫升,但也有些人可能只有200毫升左右。

膀胱体积小的人尿液储存量少,稍微有尿液产生就会刺激膀胱产生排尿的信号。

02

括约肌功能

括约肌用于控制膀胱的松弛功能。当括约肌松弛时,膀胱的储存能力就会较差,因此无法储存过多的尿液,导致排小便的次数增加;而当括约肌紧绷时,膀胱具有较大的储存容量,饮水之后代谢时间较长,因此,上厕所次数减少。

03

喝水习惯

有些人平时不习惯主动喝水,非要等到特别渴了才会去喝,时间久了膀胱也会适应缺水的环境。一旦有水分流入,膀胱突然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尿意。

04

排尿习惯

不少人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有长期憋尿的坏习惯,但这会使膀胱内壁的敏感性降低。

而一旦膀胱敏感性降低,即便膀胱中已经有充盈的尿液,也不会产生很强的排尿感。不过要提醒大家:憋尿不是啥好习惯,要趁早改掉。

05

出汗量

天热时出汗多,体内的水会更多地以汗液的形式被排出体外。因此,夏天喝水多却排尿少,也是种正常现象。

而当气温降下来,或者你总是待在空调房里,汗液蒸发少了,大部分水分排泄的工作交给了肾脏,尿液就相对比较多了。

06

压力情绪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和压力,从而促进尿液的产生排出。

精神压力过大的人排尿次数增多,夜尿频繁,平时一定要学会疏导情绪。

排尿习惯的改变

警惕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相较于排尿时间的间隔,我们真正要关注的,其实是排尿习惯的突然改变,像突然排尿次数增多或减少;夜尿频繁;又或者是存在尿急、尿痛等问题,这有可能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肾功能受损

肾脏是水分的主要代谢器官,而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因而肾功能受损最明显的症状是排尿习惯的改变,可出现夜尿增多、尿不尽、泡沫尿等情况。

泌尿系统问题

如果存在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或者泌尿系统相关的刺激性病变(尿道炎、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都可能会造成排尿频次、排尿量增加等改变。

而与此同时,还可能会伴随排尿疼痛、尿色异常、腰痛等现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尿液相关的化验检查,并做泌尿系统的B超等检查,进一步评估,排除病变可能。

糖尿病

血糖水平过高,血液中的渗透压也会发生变化,人会时不时地感觉到口干,就会不断地补水,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尿量都会增加,且可能伴有吃得多、体重下降的情况。

若是本身血糖偏高,还经常性夜尿增多,就要多想一步是不是已经发展成糖尿病了。

男性前列腺问题

当前列腺受到感染时,会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造成膀胱出口的部位有明显的刺激,从而可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等现象;

当前列腺功能退化,导致前列腺增生时,除了会引起排尿不畅、排尿困难之外,还会因每次排尿不充分,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而出现尿频。

女性子宫肌瘤

当子宫肌瘤体积较大,直径超过5cm,或者是个数较多时,会压迫到膀胱,导致膀胱容量缩小,从而引起尿频。

另外,肌瘤若是压迫到输尿管,可引起排尿困难、腰痛等,甚至会出现肾积水;若是压迫到直肠,会导致便秘;若是压迫到盆腔组织及神经,可引起下腹坠痛或腰酸背痛等症状。

文章转自:邵逸夫医院 文章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京医通辽沈晚报健康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厕所   括约肌   尿频   尿液   膀胱   肾脏   前列腺   异常   容量   次数   习惯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