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海银行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卢金盛

成立于1938年8月的北海银行,经受了战火的考验、硝烟的洗礼,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它的命运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与人民的无私支持分不开、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分不开。它诞生于掖县、发展于胶东、壮大于山东、最后走向全国。1948年12月1日,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银行的三大奠基行之一。人民币于1949年7月在胶东陆续投放市场、年底统一使用,北海币退出流通。同年11月1日北海银行胶东分行改称人民银行胶东分行,分支机构遍布城乡。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几年间,胶东大地上发生了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转战疆场、浴血奋战;支前大军浩浩荡荡、车轮滚滚;北海银行胶东分行的员工扎根解放区,统一货币、扶持经济,为胶东乃至全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坚强后盾和积极支撑作用。

抗战胜利之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胶东八路军对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经过20多天的激烈战斗,相继解放了威海、烟台、龙口等港口城市和大部分县城,整个胶东除青岛市和即墨县城外,全部获得解放。胶东成为山东解放区的五大战略区之一,逐步建立起了“胶东-海区-县-区-乡-村”党、政管理机构。每解放一地,北海银行立即跟进,在各海区、城市、县城和重点集镇设立分支机构,先后建起了6个支行、46个办事处,在解放区形成了“分行-支行-办事处”完备的金融体系,并且单独设立了烟台支行、威海支行和龙口办事处、石岛办事处,以加强新解放港口城市的金融工作。

1946年至1949年,北海银行胶东分行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31.2亿元、占总贷款的79.4%,及时地弥补了农民资金的缺乏问题;累计发放工商业贷款34亿元,占总贷款的20.6%,为繁荣城市经济、活跃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1948年12月31日的栖霞办事处贷放粮食统计表。1948年北海银行全年贷出各类粮食增加到了5785万斤。这项业务的开展,深受农民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在抗战胜利后至内战爆发之前这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北海银行为恢复解放区的经济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整顿金融、统一货币。日伪占领胶东期间,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成立了伪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伪联银券,强行市场流通,毫无节制地狂印滥发;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受到日伪的限制,流通受阻,导致市场动荡、物价暴涨、民不聊生、经济凋敝。北海银行为控制物价、稳定市场,在解放区取缔伪币和法币,一切市场交易、转账结算统一用北海币计价,北海币迅速占领市场,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

二是发放贷款、激活市场。在重点城市,通过发放小额低息贷款,帮扶各类手工业、商铺小贩、码头运输等行业恢复生机。烟台支行这一时期就对1.5万多户经营者发放贷款1523万元,在贷款的扶持下,到1945年年末,各种小商贩就增加了2500多户,收入大增,解决了生活问题。通过发放工商业贷款,恢复城市活力。烟台支行为700余户纺织业、铁业、渔业、水果业经营户提供了9000余万元的贷款支持,使这些行业重现活力,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威海支行为33户失业商人发放贷款1588万元,推动了市场的繁荣;龙口135户粉丝生产厂家获得贷款256万元,获利颇丰。在广大农村,北海银行配合开展大生产运动,通过发放农(副)业贷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1946年上半年就发放贷款2.2亿元,居全省之首,占全省的61.9%。仅文登一个县就为3878户农民提供了5318万元的贷款扶持,其中3148户得到贷款3741万元及时添置了农具、653户得到贷款1117万元置备肥料、29户得到贷款201万元购买耕畜。

1948年1月5日《大众报》关于胶东北海银行贷放粮食的报道。

三是吸收存款、增加资金来源。大中城市商贸交易频繁、数额较大,市面有一定数量的闲置资金,北海银行这一时期在重点城市开办了存款业务,增强资金实力。烟台支行1945年末存款余额是687万元,1946年上半年就增加到了4877万元。

四是开办汇兑业务、便利商贸流通。随着胶东地区及全省解放区的扩大、社会的相对稳定,商品交易逐步活跃,为了方便大宗交易的顺利进行,北海银行胶东分行在辖区内的各支行和办事处,省内渤海、鲁中、鲁南分行的6处支行和办事处开通了资金汇兑业务。为便于口岸贸易,还在烟台、威海两支行和龙口、石岛两办事处与东北安东分行的复县、新金支行建立了通汇业务。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全国的解放,汇兑业务范围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直至通汇全国。

解放战争时期

(一)随军搬迁转移

正当全国人民进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之时,国民党政府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6月26日,八路军以“中原突围”为标志,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受到重挫后,1947年3月抽调兵力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胶东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军民情深,军工成体系、被服规模大,尤其烟台等港口城市,连接东北解放区,是华东野战军后方机关、医院、军工的集中地和军事供应的主要基地,成为国民党军队主要进攻和占领的区域。同年9月1日,国民党军队发动了以截断烟台与大连运输线为主要目的的“九月攻势”,胶东形势变得极为复杂和严峻。根据实际情况,胶东军区部队进行了战略转移,相继撤离大中城市和大部分县城,转入山区农村继续作战。北海银行胶东分行在炮火和硝烟中随部队一起进行大搬迁、大转移,条件虽然艰苦、处境虽然险恶,但银行的工作没有中断,基本职能仍在延续。在国民党的进攻、反扑过程中,印钞厂也是他们寻找和破坏的重要目标,给印钞厂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避免遭受破坏,印钞厂由乳山崖子村向北搬进了东夼、泽科两个小山村,分散在农户家中。情况最紧急的时候,将印钞机进行拆卸,涂上润滑油埋到附近河滩里,将票版销毁,票币、纸张进行掩藏,年纪大的和妇女人员疏散到附近老百姓家里,其他人员组成战斗队奔赴前线。

(二)扶持农业生产

在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中,胶东军区部队以山区、农村为依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反击,解放区逐步恢复和扩大。为了发展解放区经济,更好地支援解放战争,在推进军事斗争的同时,中共胶东区党委在农村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热情,但又因缺乏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而一筹莫展。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北海银行根据农时,增加贷款品种,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一是发放农业贷款。1947年、1948年分别发放农业贷款27.7亿元、87.8亿元,主要为获得土地的雇贫中农购买种子、农具、耕畜以及水利设施改进、其他副业生产提供贷款扶持。

二是贷放实物。众所周知,银行是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是以货币为媒介而发生的金融活动。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物资匮乏、运输困难,再加上物价起伏很大,得到贷款的农民不能及时或足量地买到生产资料。为解决群众的难题,1947年北海银行开始办理“贷实-收实”方式的实物业务,即银行脱离货币形态,直接贷放实物(以粮食为主),到期仍然收回实物,这可以说是北海银行的一大创举。这年5月26日的《大众报》对这一业务进行了报道:“北海银行为了扶助农业生产,除在东海贷款1亿元外,近又决定再增贷豆子100万斤,帮助农民解决肥料问题……”1948年全年贷出各类粮食增加到了5785万斤。这项业务的开展,深受农民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1950年1月6日的《胶东日报》是这样报道的:“过去一年的农村贷款,是紧紧掌握以增产粮食扶持农民增种工业作物为主……全年共发放农贷粮6993万斤,全区增种花生34.7万亩。胶河产棉区在106万斤贷粮的扶持下,增种棉花很多,其中仅滨北的统计,去年全滨北区植棉5万亩,今年增种到11万亩……”

三是发放渔、盐业贷款。为扶持渔业和盐业恢复生产,1947年、1948年北海银行各发放贷款3.6亿元、9.8亿元。这一时期,通过银行适时、适宜的金融服务,已解放了大部分农村的胶东,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牲畜、自己的粮食,生活得到了真正的改善,为了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们以极大的热情、纯朴的方式,竭尽全力地支援着解放战争。

(三)发展城市金融

1947年12月底,历时4个月的胶东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扭转了胶东战场局面,随着战争的推进,胶东地区重获解放,北海银行相继迁回县城、接管重点城市银行。1948年10月15日,烟台宣告解放,北海银行恢复烟台支行编制,随部队一起入城,接管了中央银行烟台分行、山东省银行烟台分行、中央信托局。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北海银行胶东分行迁往青岛,并负责接受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山东省银行。其他官商合办金融机构,派驻联络员监督营业,官股厘清后再行没收。同年10月,北海银行胶东分行又迁往莱阳,11月1日单独成立青岛分行。这一时期,北海银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发放各类贷款,激发经济活力。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帮助城市小手工业、运输业恢复经营,增加就业机会。1948年烟台市就有839名(自行车)运输人员得到了银行贷款,增强了城市运输力量。通过发放工商贷款,扶持开工复业。1948年共发放工业贷款1.3亿元、商业贷款9.2亿元。烟台市区的制革业、铁工业有30%以上,纺织业甚至达到了90%以上,得到了贷款支持。张裕公司、同顺烟厂为恢复生产也得到了大量的贷款扶持。威海、沙河、石岛、黄县、龙口、南村也都有贷款发放。通过发放公营贷款,支持生产和采购军事民生必需品,增加物资供应。如1949年上半年在3.9亿元的贷款中,公营贷款就占了77.8%。北海银行在进驻青岛市的两个月内,就对铁道部、招商局、华东运输公司、齐鲁公司、中纺公司、新华火柴厂、天隆造纸厂等公营企业发放贷款11.2亿元。

1946年8月29日《大众日报》关于北海银行胶东分行发放贷款扶助工商业情况的报道。

二是大力吸收存款,壮大资金实力。为扩大资金来源,北海银行将扩大存款作为城市金融的工作重点,通过改进服务、加强走访联系,多方吸收存款。1948年末烟台支行存款户就达到了240户、存款余额达到7.85亿元。为了消除因物价上涨给存款户带来的经济损失,1949年下半年推出了折实存款业务,使存款与物价变动紧密挂钩,深受群众的青睐。青岛市开办三个月就吸收存款2420户、26.2万个单位(当时青岛市一个单位:兵船面粉2斤、大双龙布1尺)。

三是加强金银管理,平抑市场物价。由于战乱影响,物价不稳、大起大落,金银黑市交易比较活跃,对稳定物价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管控金银、平抑物价,1948年下半年,在胶东成立了烟台、威海、龙口、沙河、朱桥、石岛、南村、即西八个金银交易所,一切金银买卖都通过交易所进行。为进一步加强金银管理,1949年12月1日,取消交易所,允许私人持有、禁止私自买卖,由银行统一挂牌进行收兑。

四是整顿银钱业,规范业务经营。在物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银钱业浑水摸鱼、投机渔利,超出经营范围囤积居奇,买卖黄金、布匹、棉纱、生油等重要物资,给稳定物价带来不利影响。1949年10月北海银行对辖区内的私营银钱业从注册资金、经营范围、业务品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四)印钞厂大统一

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和战争的迅速推进,北海币的需要量大增,胶东印钞厂规模不断扩大,1948年初,发展到拥有管理和生产人员448名、各类设备74台(套),配备了6辆汽车、12辆马车。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印北海币,最忙的时候倒着班白黑不停,每天需用全开纸50大令(500张/令)、油墨150磅(合68公斤),印制票币120万张。解放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进行了印钞厂大集中,1948年夏天,胶东印钞厂迁往临朐孔村,汇入到了全省的印钞厂序列,完成了历史使命,这一时期共印发北海币167.6亿元。胶东印钞厂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了大功,在印制的北海币中,有40%用于购买生产各种武器、弹药所需要的原料,保障军工生产、支援前线。“华野数十万军队之炮弹、炸药及子弹供应,至少十分之七依靠胶东……”这是当年陈毅元帅、粟裕大将军给中央军委电报的相关内容。中央军委将胶东区与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大战区平行列为兵工供应基地,在1948年全国(不含东北)兵工生产计划中,胶东区子弹占37.9%、重炮弹占56.8%、各种火炮占50.5%、掷弹筒占40%。在战争最关键的1946年至1948年,胶东地区共生产炮弹147.8万发,超过任何一个大军区,这一切无不凝结着印钞人员的辛勤汗水。在印制的北海币中,还有一大部分用于发放各类贷款,支持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1946年至1949年,北海银行胶东分行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31.2亿元、占总贷款的79.4%,及时地弥补了农民资金的缺乏问题;累计发放工商业贷款34亿元,占总贷款的20.6%,为繁荣城市经济、活跃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

成立于1938年8月的北海银行,经受了战火的考验、硝烟的洗礼,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它的命运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与人民的无私支持分不开、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分不开。它诞生于掖县、发展于胶东、壮大于山东、最后走向全国。1948年12月1日,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银行的三大奠基行之一。人民币于1949年7月在胶东陆续投放市场、年底统一使用,北海币退出流通。同年11月1日北海银行胶东分行改称人民银行胶东分行,分支机构遍布城乡。革命先贤志士种下的这颗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今天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它由一滴水,聚为涓涓细流,集成滔滔江河,最后像它的名字一样,汇入浩瀚的大海……

责任编辑:纪春艳

审校:高涵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解放战争   胶东   北海   龙口   银行   解放区   烟台   分行   支行   贷款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