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悲喜剧

有的事,明明是喜剧,演着演着,就悲伤了起来。

有些事,看上去是一出悲剧,但不知怎么就笑了起来。


01

1664年正月,李自成已经率领大军开始朝北京进发。

北京是守不住了,李明睿上书崇祯,建议南迁。崇祯也有此意。就把此事交给大臣们商议。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上书强烈反对,并极力要求崇祯杀光时亨,在朝堂上,他慷慨激奋地宣布:“国君死社稷,正也,我下定决心了。”一副要为国捐躯的样子。

既然崇祯不南迁,李邦华请求崇祯派太子到南京,又没能得到同意。

大明亡国之后,李邦华为大明上吊自杀,光时亨火速投降大清。


02

慈禧死后,还处于秘不发丧的时候,但消息早已经走漏。

一时间北京城内忙活了起来,嫁女娶妻的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因为慈禧去世,百日不准嫁娶,娱乐活动全取消。所以老百姓们有嫁娶的,都快速进行。

一时间,北京城内,敲锣打鼓,锦罗绸缎,成了喜庆的海洋。

▲慈禧葬礼


03

钱缪铁券

钱缪铁券是唐昭宗赏赐给钱缪的一块免死金牌,上书金字333个,以表彰其平叛的功绩,此券现在保存于国家博物馆。

这块铁券历经千年,赵匡胤、朱元璋、朱棣、爱新觉罗·玄烨等皇帝都曾要求钱氏后人献上,一睹其风采。

此券历经多朝,也经历了太平天国、抗日战争,都幸得钱氏妥当保管,没有遗失。

但金券上的金字却越来越少。原来是村里的人们传说金卷上的字,可以治疗孩子的病,就动手挖金字,以至今日的铁卷只剩下180多个。

躲得过日本鬼子的抢掠,却躲不过村里的迷信。

▲钱缪铁券


04

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期间,是西晋大乱的起点。八王之乱让整个国家支离破碎,老百家破人亡。而司马衷本人则成为各大势力争夺的焦点。

他一生的经历是:太子——皇帝——太上皇——皇帝。

当了皇帝,也可以再当太子的。

而唐中宗李显则是:太子——皇帝——太子——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的经历是

太子——皇帝———俘虏———囚徒——皇帝,这一生,简直不要太刺激。


05

宋高宗晚年,传位给宋孝宗。

宋孝宗一心想要恢复中原,为岳飞平反,大力提拔主战派,立志北伐。但事实很快打脸,隆兴北伐被金军打了个大败。宋孝宗只得和金签订了新的合约。

高宗一朝,有岳飞、韩世忠等一大批意图恢复中原的爱国将领,但宋高宗根本没有收复故土的打算。

而到了宋孝宗朝,孝宗倒是积极起来,但一批能打的将领早已经不在了,只得启用老将张浚,然后被金国打得落花流水。

▲宋高宗书法


06

很多皇帝都有和历史上有名帝王做比较的习惯,问一下臣下,我和汉高祖比如何啊,我和光武帝谁强啊,之类的。

崇祯也有这个爱好,有次和臣下谈到唐太宗。他说:唐太宗能力确实很强,但私德不好,我这比他做得好。

崇祯的这一番话,好不好笑不知道,但他自己肯定不觉得好笑。

▲崇祯殉国处


07

东晋和南宋都是有名的偏安小朝廷,对于恢复北方故土是有心无力。

但南宋高宗赵构可看不起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说他“仅能保区区之江左,略无规取中原之心”。

赵构的心中偶像是光武帝刘秀,他想自己也能像刘秀一样,光复大宋。

赵构退位当太上皇之后,杨万里把他比作晋元帝,赵构见自己被比作最讨厌的人,顿时发火:“杨某殿册内比朕作晋元帝,是何居心?”

▲宋高宗


08

1982年5月21日 ,有人在嵩山捡到一块金板。

长36.5厘米,宽8厘米,重233.5克,含金量达到96%。上面镌刻63字:“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武则天一生杀戮过多,她把自己的罪过刻在金简上,埋在嵩山,以图除去罪孽。

原来,武则天也会悔罪,也会祈求原谅。

▲金简


09

明末清初,投降成了家常便饭

比如吴三桂:叛明降大顺——叛大顺降清——叛清自立

比如:姜瓖

叛明归大顺——叛大顺降清——叛清

王辅臣:

叛农民军降明——叛明降大顺——叛大顺降清——叛清归明——叛明降清——叛清降吴三桂——叛吴三桂降清

▲剃发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崇祯   大顺   嵩山   大明   司马   太上皇   悲喜剧   中原   北京   太子   皇帝   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