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要开始忙着“吃春天”?杭州的春天有多“鲜”

中国人自古讲究“不时不食”。这个时节,各种春菜正在抽芽生长,它们不仅鲜嫩可口,营养也非常丰富。是时候一口“鲜”一口“嫩”地把春天吃进肚子里啦,这也是杭州人迎接春天的仪式感,一起寻找初春的鲜美味道吧!


春笋

民间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习惯,虽说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笋却是一年里最鲜美的笋,尤其临安天目山的高山雷笋,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更高、粗纤维含量更低,口感水润,鲜味清亮。

雷笋最好吃的时节,仅有短短二十来天。到3月底-4月中旬,杭州十大名菜之一的哺鸡笋就上市了,个大、肉厚、味鲜。等上了餐桌,它们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菜肴,油焖春笋、排骨炖笋、咸肉炖春笋……让人百吃不厌。


杭州油冬儿

杭州油冬儿菜心

杭州人最爱吃的青菜叫“油冬儿”。民国时期,《蔬菜园艺学》记载“杭州油冬儿,浙江杭州附近多产之,高七八寸至一尺,叶片大,浓绿色,叶柄淡绿色,基广而肥厚,基部弯曲如瓢形,株之基部膨大而腰细,性耐寒,供冬冷期需用,具特有青菜香,品质佳,宜煮食。”

很多杭州人都知道,霜打过的油冬儿,吃起来很糯,叶柄带甜味,但最美味的季节是2月底,此时油冬儿刚刚抽薹(tái),采起来最好吃。酱爆菜心、清炒菜心就是杭州的传统吃法。

豌豆苗

豌豆苗炒春笋

初春的豌豆,豆荚未到饱满,但此时能吃到豌豆苗,就是豌豆梢头上掐下来的嫩尖儿。江浙一带偏爱清炒,纤茎脆嫩,叶瓣肥爽,夹带着一股扑鼻的豆香。


蕨菜

蕨菜,富阳土话叫“狼鸡头”。这个季节漫步山野,似乎有山的地方就有蕨菜,尤其富阳、桐庐、临安等地。蕨菜喜好阳光、湿润及凉爽的气候条件,在向阳山坡稀疏的针、阔叶树混交林中生长较多,随手就能采到一把两把。蕨菜焯水加点雪菜、干辣椒、咸肉爆炒或者凉拌,保证你多吃一碗饭。


苜蓿

草籽炒年糕

江浙一带通常叫做草籽,也叫紫云英,立春一过,田里的草籽就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铺满了整片。也有一些冬闲田里种植苜蓿,不仅可以起到固氮、提高土地肥力的作用,也是家畜的饲料。杭州人喜欢掐它头上的嫩尖清炒或者炒年糕。


马兰头

香干马兰头

马兰头虽已大棚养殖、随时能吃,但只有春季野生的马兰头,才有那种浓郁的野草香气。春天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尤以根茎带点红色的马兰头是上乘,风味会比白色根茎、颜色浅淡的大棚马兰头浓郁很多。

杭州人一般做法是焯水后切细,用香干末、笋末凉拌,最后浇上点睛之笔——麻油,简单朴素却鲜甜可口。


艾草

艾米粿

艾草又名遏草、香艾、蕲艾、艾蒿等,人称“百草之王”,是一种常见的菊科草本植物,喜潮湿肥沃的砂质壤土。立春后的田间、路旁、水边总能看到。新鲜的艾草鲜嫩多汁,艾香馥郁,将其洗净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包上自己喜欢的馅料,就做成了绿色的艾米粿。
春天的滋味,不仅有鲜嫩的春菜,还有鲜美的河鲜,你爱哪一口?


刀鱼

钱塘江刀鱼,学名叫刀鲚或毛鲚,属于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月~3月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


古人将刀鱼、鲥鱼、鲻鱼并列为“富春三绝”。苏东坡就曾发出“恣看收网出银刀”之赞叹。刀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兼有微香。一道清蒸刀鱼,就能吃出其鲜美的本味。


步鱼

春笋步鱼

步鱼也叫土步鱼,又名沙鳢,因其色泽似土,故名土步鱼。步鱼冬日沉在水底,一到春天便至水草丛中觅食。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就写道“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又写“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汤,作羹,尤鲜”。春笋步鱼,与龙井虾仁、东坡肉一道并列为36道杭州名菜。


河蚌

河蚌春笋菜薹煲


河蚌,一般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为鱼类、禽类的饵料。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热量又很低,有滋阴平肝、补益气血、明目等作用。


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春天的河蚌,肉质肥厚而干净,杭州最常见的做法有河蚌炒菜薹、河蚌炖豆腐、河蚌春笋咸肉汤等,实在是不能错过的春季美味。


资料/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编辑/陈筱妍
版式/陈筱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杭州   富阳   菜薹   河蚌   春天   草籽   咸肉   蕨菜   春笋   鲜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