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及民国时期产生于鲁西南的乡票

晚清及民国时期产生于鲁西南的乡票

卢明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崔凯先生,委托我代他将民国时期鲁西南地区印制和使用过的五张乡票,捐献给郓州博物馆。乡村仅有5张,却是崔先生用十年时间收集到的。将乡票这样的历史见证物捐献出来,充分体现了捐献者对家乡郓城历史文化的关心和热爱。

乡票,也称“私人钞票”,是晚清及民国时期民间自行印制的货币,参与社会流通,到期兑付银元或国币,其发行者大多为工商业者和富户,并且只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乡票有铜版印制的,其外观看来与一般的钞票比较相似。有石印版的,郓城一带当年石印的乡票现在还可见到。还有手写加印章的。尽管外观有所不同,但是这些乡票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除标注面额外都印有发行者的招牌或堂号及住地,并标注了编号及兑付日期、兑付说明,有的还有合缝钳印,以防伪造。

  乡票的发行者在购买货物时,用乡票付钱,由此乡票在社会上流通开来,乡票持有者只需在兑付日期持票到发行者处兑换银元或国币即可。“说得通俗点,乡票就是借条。”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当时民间乡票流通率不低。

乡票发行者大多是买卖经营者,其资本都不充裕。当时借货利率很高,使用乡票不仅能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还能免去高额的利息。

乡票的流通不仅是发行者一厢情愿,而且民众乐于接受。当时官方发行的辅币极少,银元不宜拆零,且携带极为笨重。乡票则可根据流通来确定面额,这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民国时期社会动乱不安,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官方发行的货币贬值率很高,而乡票是按照银元比值,保值系数高,所以在民间颇受欢迎。

据1992年版《郓城县志》载:(民国时期)县内各钱庄、商号发行的大量土票(乡票)多种。1921年(民国10年),郓城乡票盛行,全县票号达2500余家。大老人乡原有50个村,当时票号即达70家。

乡票最终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复存在,但它曾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保留乡票这种历史的见证物,对于研究那个特定时期的工商业和金融以及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崔凯先生捐献的这些乡票,至少有3张可以确认是产生于郓城境内。在民国十年“泉盛号”印制的乡票上,载明“郓邑南关外路西”。在民国二十六年印制的乡票上,载明“郓邑南南监厂”。在“萃华堂”民国二十六年印制的乡票上,载明“郓邑南姚庄”。

这些乡票,是民国时期郓城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郓城刘国庆先生是郓城南关人,他从老年人那里得知,南关路西一带,就曾有有杨家店、刘家酱园、樊家醋店、王家店等商家。

另外两张,虽没有“郓城”“郓邑”字样,却可以确定是菏泽地区范围。民国十年“义祥”商号印制的乡票,背面标有菏泽石印厂印制。那张标着“商通实信”字样的乡票,则标明“鄄城文林郎石印局印”。

崔凯先生说,民国时期郓城县城就有石印局,这个石印局能印制各种内容,包括乡票。现在知道,民国二十三年印制的仝氏族谱,便是位于郓邑西厦门外路东的“信泰石印”另据司端秋先生回忆,他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与开石印局的老板张季平过从甚密,那个石印局就在老新华书店北五十米处(鼓楼北)。他们家“信和”商号的茶叶糕点等包装的商签都是张老板这个石印局印的。

崔凯先生手中,还有几张乡票,因怀疑是仿制品,故没拿出来。但仿制品也是依原件制作的。如果不考虑乡票的文物价值,仅从乡票图案及文字透出的信息,也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如“鼎丰记”在清宣统年间印制的一张乡票,就载明“郓邑北关古楼街路西”字样。

另据司端秋先生讲,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郓邑古楼一带商铺不少,中山大街(现唐塔路)路北,使有司先生的父亲司继钦开的“信和”商号(老新华书店处),主要经营茶叶、糕点,冰糖、红糖等商品。信和西边,有闫作一等先生开的“信诚”商号,主要经营布匹、戏衣等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郓城   菏泽   发行者   民国时期   票号   银元   商号   晚清   工商业   民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