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女皇 不是武则天

每天一个历史人物故事(二)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女娲部族活动的地域,古史多有记述。《世本·氏姓篇》载:“女氏,天皇封弟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

作为母系社会女性崇拜的极至,女娲进入“三皇”之列是合乎历史本来面目的。甚至有理由作出这样的臆测,女娲当年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能比人们当今的了解和认识要较高。

女娲神话具有双系性:

第一系是作为创世女神的女娲,以神灵的形象出现,被称为人类之母与大地之母。

第二系是作为上古贤王的女娲,以人类的形象出现,是母系氏族首领与上古三皇之一。

抟土造人:母系社会女娲造人的神话,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人类历史上存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娲造人的神话正是含有母系社会的影子,并非纯粹杜撰,是早期血缘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反映。

炼石补天: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从文字记载来看,女娲补天的最后目的,主要乃是“积芦灰”、“止淫水”,目的就是为了平息水灾和治理水患。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音乐女神:另外传说女娲制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埙的乐器,为了表示祝福,女娲创作了乐器笙。笙的寓意是生育。原始的笙是在葫芦上插十三根管子制成的,声音悠扬。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

婚姻女神:女娲深知是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了使人类的生命能够永远延续。女娲创造了嫁娶之礼,创造了婚姻制度。(古人又遵奉女娲为“高媒”,即婚姻女神。禖宫,专门祭祀女娲。)从此人们懂得通过婚姻的形式,男女结合,星火相传,从而实现了人类繁衍。女娲造人后为了人类能尽快繁衍,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春暖花开时节,开办青年男女约会谈情示爱的“春社”。同时,女娲还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婚姻之神。这应该是人类进入婚姻制度之后所赋予女娲造婚神话的痕迹。

礼仪之神:女娲看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单调,产生怜惜之心,化甘露为酒,赐给百姓。百姓饮之醇美,解劳顿,舒筋血,百姓感恩戴德,以酒敬女娲,后来成为礼仪,女娲又被尊为礼仪之神。

女娲女皇之治的神话没有在后代的文学殿堂中获得像造人和补天神话那样繁荣的生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女皇问题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王权观念问题。作为上古母系社会残余观念表现的女娲女皇之治的传说,在进入父系社会后在男权的挑战和排异下逐渐淡出政权统治领域,而只是保留了对社会具有积极贡献的造人和补天等等意象,使其在文学的移位过程中大放异彩。这个明显的对比和反差,极为清楚地揭示出神话在其文学移位的过程中是如何必然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的这一历史规律。

每天一个历史人物故事

明天和我一起走近炎黄二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女皇   女娲   母系   历史人物   上古   中华   女神   人类   神话   婚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