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法丽·萨巴瑞—家庭的觉醒

大家好!每一个人生都是一个无限可能,我是育之鹭!

觉醒的家庭一派生机,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是真我;未觉醒的家庭一片黯淡,活在过去,烦在未来,是自我。真我,是我的真实的感受,我本来的样子;自我,是认识自己的一种错觉,是非理性的,是情绪化的,是习惯性的生活应激反应。

自我常以暴戾的姿态出现——你的歇斯底里、你的无力无助感、你的大吼大叫、你的焦虑、你气得跺脚恨不得手撕鬼子般撕了孩子……

39岁的珍妮特常被7岁的女儿“牵”着鼻子走,女儿哭她哭得更大声,女儿生气她跟着一块生气,女儿的朋友对女儿使坏,珍妮特觉得好像是在对她使坏。用珍妮特自己的话说:“有一半时间我感到无助,另一半时间我在恐慌和暴怒之间徘徊。”在“剥洋葱”法的解剖下,影响珍妮特的两件事浮出水面(都是在她6岁前发生的):第一件事是父亲失业导致全家搬到另一个城市与祖父母一起住;第二件事是这次巨变带来的生活压力导致父母经常吵架。从此之后,她的安全感消失了。心理剖析:“当孩子触动了你的情绪,你以为自己是以大人的身份来回应着他们,其实不是。尽管你39岁了,你却立马回到了刚学着面对世事的年龄,化身成为那个6岁的小女孩,没有发言权,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这好比你的情绪被时间冻结了。因此你一方面感到失控,另一方面感到无助。”(P12页)

自我还是一个伪装高手,在教养中常以谍中谍、无间道示人——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武林盟主学说?简直是胡说八道论)、成绩论论未来(貌似成绩差的就该去跳楼,古往今来多少所谓“成功人士”的学习成绩也是差)、贴标签谈双标(最常见的标签是好孩子、坏孩子)、天赋神学说(谁规定了好家长是天生的?有爱就够了?孩子的数学是有天赋的?家长就该控制一切?)。

12岁的斯凯拉哭着说:“感觉好像我的整个生活就是为了让妈妈开心,但无论我做什么,总是不够。总有更多的事情要我去做。如果我在某方面搞砸了,妈妈的反应就像是世界末日。”(P85页)(觉得不过瘾的可以看看电影《末代皇帝》)

孩子有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并享受当下的能力,他们是真我的课代表。他们更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觉悟到自己的拖延、执迷和癖好、焦虑、完美主义和控制欲、缺乏接受或拒绝的能力、口是心非、精神依赖和婚姻问题、忽略事实、身心合一。

那么为人父母的我们如何踏上真我的探寻之路呢?(光靠照镜子肯定不行)有两条思路:解码情绪模式和过度补偿模式。

维特平时是个情绪稳定的父亲,但一旦7岁的儿子被姐姐捉弄或输了棒球比赛就放声大哭时,维特就会被激怒并十分冷酷的指责儿子:“你个胆小鬼,有什么可哭的,太可笑了,坚强起来。”他的反应差点导致妻子与她离婚,于是他来找作者咨询。维特早年是在贫困区长大的,毒品、暴力太寻常,加上单亲家庭,母亲只好让他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保护好妹妹。时间一长,维特吸收了一种情绪模式,就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因为他随时要保持“或战或逃”的状态。长大后,他成了一名律师,过着所谓成功人士的生活,那段历史貌似也被尘封起来。

剖析:尽管维特有意识地努力将自己从这段过去中释放出来,他却从来没办法从成长过程中那个担惊受怕的小“硬汉”形象里走出来。压抑情感使他可以戴上勇敢的面具来掩盖这些情感,但这副面具永远不能驱赶他内心深处所根植的不安全感、被遗弃的担忧,以及对遭遇横死的恐惧。因此,每当儿子哭的时候,就放佛提醒了他内心这段很想抹掉却依然十分鲜活的恐惧记忆。(P119页)

艾伯特儿子算术很快,艾伯特就认定他作弊,即使重新拿了一份新卷现场重新测试,也难以撼动艾伯特的这一想法。艾伯特小时候很懒,凡事爱走捷径,经常和朋友互抄作业。于是他爸爸就总嘲笑和惩罚他,他爸爸让他觉得不努力是可耻的。

剖析:艾伯特的不努力和不诚实使他负有负罪感,并将这些感受投射到了儿子。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自己过去的行为,他很害怕儿子会重蹈自己的覆辙。(P120页)

1.认识自我的第一层

认识情绪和感受的不同。感受只能通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去体会,只能发自肺腑地、从非常个人的层面去得到我们的承认(文中重点提到提升感受能力的是正念)。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很难体会到它们,现实中,我们还常常将它们反转过来,常常是情绪爆发,还冠以“我有什么办法”老字号。(这里着重推荐两本关于情绪为何如此重要的书《轻疗愈》和《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14岁的泰勒想做橄榄球运动员但对学习常拖延,他与父亲爆发了激烈的口角。

父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吼道:“你一个月不能出门,我真的无法相信你竟然这么懒,你肯定不能完成这个学期的课程。”

泰勒反驳说:“但下个周末我的橄榄球队要打决赛了,我为了进球队,已经训练了整个学期。”

父亲继续发怒:“你早就该想到会这样,你的功课比打球重要多了。你一个月不能出门,就这样决定了。”

泰勒不甘示弱,提高嗓门说:“我讨厌这样的的项目。我不在乎成绩。我就想打橄榄球。我打得可好了。以后我要当职业球员。你不能阻止我错过这个重要比赛!”

父亲怒不可歇:“我不能吗?你以为你是谁,竟然这样跟我说话?你再说一句话,你这个学期都别想再出门了。”

泰勒站起来冲进自己的房间:“我恨你,你永远觉得我会一事无成。”要是我失败了,那是因为你每件事都管我,那全是你的错。

周一上班时,父亲的同事对他说:“艾伦,周六的比赛你一定很期待吧。泰勒打得那么好,他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个职业橄榄球员的。”听到这,父亲开始后悔了,是他让泰勒爱上橄榄球的,也知道泰勒有这天赋,可现在又是他逼泰勒、怼泰勒,禁泰勒。

瓦莱丽是个黑人母亲,认为这个世界是无情的,不公平的,危险的,于是将其投射到儿子并灌输给儿子恐惧和焦虑的世界观。(P248页)

作者:“你的感受绝对是有道理的,也是非常真实的。问题不在于其他人是否理解你。问题是你自己是否理解自己。你的感受是你自己的,正因为是你自己的感受,你完全有权去感受它。”

瓦莱丽:“有人告诉我,我是个偏执的人,而且我会做出我所担心的事情。”

作者:“你不是偏执狂。那只是对你的感受的评判。我们不应该去评判感受。感受就是感受。我们应该原原本本地去感受。你要知道的,是你其实根本没有在感受你的感受。”

瓦莱丽吓了一跳:“我没有感受?”

作者:“你只是对感受做出反应,把它投射到你儿子的身上。你这样做,把他也变得紧张兮兮的。”

瓦莱丽:“那我要怎么去感受我的感受,但又不把我的儿子弄得紧张?我绝对不想这样对他。我要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有能力的人。我以为我一直在这样做。”

作者:“你要和你的感受共处,才能感受它。感受是你自己的,不是他的。你要学会和感受做朋友,让它自然地来,也让它自然地走,无须想办法修理它。你正在想办法修理你的感受。你和你之前那一位治疗师都希望把你的感受赶走。事实上,你和她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否定你的感受。”

瓦莱丽难以置信:“我在否定它?”

作者:“你担心儿子,但你很不喜欢这种担心的感觉,于是你尽最大力气要把他变成一个不会令你担心的人。你整天喋喋不休地督促他,让他做一个不同的人,不断地向他灌输他现在那个样子不够好的观念。你讨厌担心的感觉,以为要是督促得足够多,他就会改变,到时你就不用再担心了。换句话说,这一切都跟你有关。”

瓦莱丽:“我真不敢相信我一直利用他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以为我是在帮他。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我一直都通过控制他,来对付我痛苦的感受。”

作者:“你的痛苦感受是真实的。你的恐惧也是真实的。于是你就开始糊涂了。这些感受是真实的,但不是说它们对所有人都是真实的。它们是真实合理的,因为对你来说是如此。但只因为它们对你来说是真实合理的,并不代表对你的儿子来说也是真实合理的。你要尊重这些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的感受,但不要因此认为你有权利把你的感受变成儿子的感受。它们不存在于你儿子的世界里;它们只存在于你的世界里。你正在把你的感受投射到儿子身上。你要做的,是学会与你这些痛苦的感受共处,然后慢慢消化它。这意味着,也许你会因为感到无助而痛哭,也许会与你处境相似的人谈论,但归根结底还是得你愿意认识到,你的感受来自你自己的经历、你的立场,还有你的世界观。没有人质疑你的立场。唯一值得质疑的是你在自己感受的驱使下对儿子做的事情。”

瓦莱丽:“那我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他不被这个残酷的世界不公地对待呢?”

作者:“你不能保证任何事情。这就如同问你怎样保证你所搭乘的航班不会失事。你要求生活给你做出保证,这是违背生活的本质的。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既有破坏性力量,也有建设性力量。这是万物的本质,想明白这一点,能帮助你不再去寻求保证。你担心的不仅仅是生活会对你的儿子不公,而且更大程度是他是否足够强大去应付。这又是一种投射。我们无法得知我们的孩子究竟在面对生活时内心有多坚韧。然而,要是我们把自己的恐惧心理传送到他们身上,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不够强大的。我们担心孩子会因为肤色或性别难以应对生活的考验,但正是我们的这种担心最终会使他们出问题,而不是现实本身。与其为孩子挡开所有的痛苦经历,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教育他们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他们自身具有应付的能力。后者更有帮助。”

瓦莱丽:“那么,看到他成绩差,我该怎么做呢?我就该由着他吗?”

作者:“你担心的不应该是最终的结果,或者他的表现。(简尼尔森和《父母的语言》里提到的过程称赞而非结果称赞)你的关注点需要放在自己身上。可以问自己问题:‘我有没有为儿子创造条件去亲身经历成功或失败?我有没有干涉这个过程?我该如何指导而不是主导他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正在发出怎样的能量?我制造了多少负能量?我教给他的是自信,还是自损?我对他的担心怎样影响了他的成功?’”

瓦莱丽深思,最后说:“一切都是我的问题,难道不是吗?我用自己的恐惧破坏了他的行动力。现在,他完全失去了主动性。我甚至没觉得他在努力。我并没有给他充足的希望和自信,反而让他讨厌自己。他也许讨厌备考,因为他知道我会加倍紧张,把他逼疯。我得停止这样做。我希望我可以做到。”

另外还有P256莫琳太过依赖于女儿来获得母亲的身份认知。共情篇里的P259萨万娜最后一刻逃避骑马比赛(只因马儿不是露西),父母炸裂;8岁的爱丽丝害怕坐电梯,妈妈共谋而非共情,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设立规矩的纪律篇里的P276帕翠西与两个孩子的睡觉斗争;P285诺亚和约书亚就习惯如何养成的。

2.认识自我的第二层

接着揭开自我的第二次面纱——恐惧。

自我的形成源于童年,童年的经历塑造了自我,如同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说的“统觉表”(儿童5岁发展出一套特有的、稳定的应对问题和看待事物的行为模式),这就形成了我们最初的三观(这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我们)。

而自我的根源是恐惧,是童年未经消化的恐惧。童年时期太多的“应该”和教条式的要求促使了“自我”的膨胀,是身为孩身的我们精神上的绝望,是我们避免得不到爱的自我保护。例如死板、难以动情的个性是避免和抵挡来自所爱之人的讽刺和嘲笑;顺从或叛逆的性格是所爱之人无法在身旁支持,得变得完美或引人注目才能获得父母的注意。

自我 童年 恐惧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不一,塑造了不一样的恐惧。书中提及的恐惧的核心有以下:

①不被爱的恐惧:每一个娃都是渴望被爱、被欣赏、被肯定,当这一人类的本能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就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疯狂追逐(极致的物质主义追求,还包括吸毒、酗酒、上瘾等等),要么“闭关锁国”(与人交际只限浅层面的,不会透露半点内心)。糟糕的是这形成的空虚感会使人转移,转移到你的孩子,慢慢的变成了控制,甚至干涉孩子的婚姻(P126安娜贝尔将这种不安全感、焦虑差点言传身教般的传给儿子)。

②对冲突的恐惧:人类幼崽在早期发生的冲突中,由于抚育者常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让他们体验各种后果,如感到羞愧、受到惩罚,甚至遭受遗弃……使幼崽长大后害怕冲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要么养尊处优,要么焦虑不安。但常见的是出现无助感,优柔寡断(在教养中常出现妥协,毫无底线,无法为孩子设立边界。P129戴安继承了妈妈的无助感,她的三个孩子活在毫无秩序和完全封锁之间)。

③投入的恐惧:若孩子成长的家庭不善于公开表达情感,父母吝啬于给予爱和认同,那么孩子长大后会害怕无所畏惧地奉献自己。因为他们深信,爱是稀缺的资源,供应有限(这与害怕得不到爱有些不同,我们害怕向别人投入感情体现为我们只顾着自己,我们变得消极克制而非慷慨给予)。这使得他们在成家立业后变成情感乞丐(逃避情感交流却渴望得到爱),常以工作狂来示人(P133凯斯无依恋、无情感的性格传给了下一代)。

④独立自主的恐惧:在传统的等级森严的家庭中,孩子被教导一定要遵守父母之命,要听话,不可抗拒。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不是成为家庭的领导者,而是依然延续被动的习惯和依赖的性格。他们的这种自我能动性的坍塌,会使个人在不知不觉中丢失生命的动机、热情和目的(P135贝蒂从小循规蹈矩,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后,婚后被家暴、钱权丢失,最终患上忧郁症,60多岁还在挣扎)。

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线自己牵

⑤对于不幸福的恐惧:记得90年代的港剧或电影都喜欢用“人活着开心最重要,你不要不开心了”。自此,“开心”(也就是幸福)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不开心”(也就是不幸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殊不知,“开心”和“不开心”皆是生活中的旋律,它们是伴随着生命历程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味躲避“不开心”,很快孩子们就学会隐藏悲伤,忽略了真实感受,常使他们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偏头痛、胃抽筋、耳痛或成绩下滑等等。另外这种不健康的情绪发泄方式反而会增加焦虑感(P137加贝尔如何成为无同理心的父亲)。

⑥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孩子是通过抚育者(通常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认知自己的,这是最早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可如果我们从小就总被拿来跟那位神一样的“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形成的自我认知就是总比别人矮——低人一等。这样的观念一旦成型,我们就变得不敢反抗(P138玛丽被人恶意中伤、占便宜,不平等对待却不敢为自己发声)。

⑦失去控制权的恐惧:育儿产业给大众灌输了一种观念——要想当个好家长,就要控制一切(以蔡美儿为代表的虎妈式教育无形中摧残了多少童年,他们却还津津乐道)。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会饱受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的长期困扰,内心会充满负罪感和愧疚感,极大可能会变得对自己挑剔,或者自残,或者变得极其叛逆(P139凯西把孩子当成一个重大工程项目来培养,女儿却已叛逆来对抗)。

⑧对平凡的恐惧:完美主义的风潮不知何时席卷了整个社会,到处弥漫着“琴棋书画”要样样精通,但凡身上有一点“凡夫俗子”,巨大的焦虑感便从天而降,就像如来神掌压得家里每个人喘不上气(别人家的孩子卡洛琳为何饱受偏头痛折磨)。

⑨对短缺的恐惧:有一种神奇的思想导致的恐惧高于其他的恐惧,那就是总认为钱不够花、貌不够美、爱不够多……这种定义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也逐渐消灭了我们探索的欲望(P144四十岁出头的扎克已经是百万富翁,妥妥的人生赢家却被匮乏感折磨,后来如何学好了随遇而安)。

悟道:

结合芮小丹说的:“地狱之门所带来的痛苦无非就是逻辑思维和价值观的不一致,这有什么可怕。”当我们与伴侣无论是在生活中、育儿中产生不同的意见是非常非常正常,接受不一致就是接受无常,就是苏轼的随遇而安。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包括生长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发展真我,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请在评论区留下您认为最好的教育)。

最后,以书中一首诗与大家共勉:

创可贴掉落,结痂的死皮脱落,

觉醒的过程似乎越来越难。、是我分心、否定自我的诡计,一层又一层地暴露出来,

我的伤口前所未有地袒露着,刺痛又脆弱。

越来越少的地方可以让我逃离、藏匿,

我与恐惧直面,使我喘不过气来,

我想象着自己会在它的魔爪之下粉碎。

镜子上照出了一位陌生人。

既非旧我,也非新我,

我处在脱壳的状态中。

看着旧的模式闲置而生锈,

我赤裸裸地躺着,等待着新的伪装。

像钟摆一样来回摇摆,

我的觉醒之心和我玩着藏猫猫。

今天它是多么的清晰,让我如同站在巅峰,

而下一天它却让我陷入迷惘的阴沟。

我想要放弃,承认自己的无能,

然后事情发生了一些改变。

起初寂然无声,继而呼啸轰鸣,

我期盼已久的宁静,终于来临。

突然间我已踏上新的征程,

生锈的零件早已散落土里。

我不再前瞻,而是转向凝视内心,

终于看到,也许是第一次,我自己。

——脱胎换骨,迎来曙光


人生路漫漫,育子鹭常相伴!我们下期见。

手稿1

手稿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泰勒   恐惧   情绪   儿子   担心   父亲   父母   自我   真实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