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一等带刀侍卫:五步之内格杀勿论,一刀毙命,佩刀是宫廷特制

提起侍卫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在宫廷剧中,还是史书中都见过这个职位。但是对其具体内容,有些人或许还不太了解。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大清的一等带刀侍卫:五步之内格杀勿论,一刀毙命,佩刀还是宫廷特制的

大清一等带刀侍卫

侍卫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官职之一,而御前带刀侍卫则是在清朝时出现的,相较于其他官职,他们的待遇也是极高的。按照清朝的规定,这些侍卫官都是由勋戚子弟和武功高强者担任

这些带刀侍卫的使命就是保护皇帝安全,因此在挑选时,对其要求十分严苛,而且他们之中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其中一等带刀侍卫的品级为正三品

除此之外,他们的佩刀也是十分与众不同的。这些全都是宫廷特制,且每一把都经过精雕细琢。刀身极其锋锐,除了这一特点外,整把刀还不失精美,会在其中用宝石点缀。而除了皇上赏赐的宝刀之外,大部分的佩刀是由宫廷中的匠人精心打造而成,有的匠人还会根据使用者自身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

但是不同时期,所使用的刀也是有所差别的。乾隆时期他们的佩刀是极其锋利的,使用起来也是出神入化。但是这种技术却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嘉庆时期他们的佩刀则不如以往那么精致,到了道光时则更为普通。但无论刀变得如何,最重要的还是使用它的人。

能在皇帝身边贴身当值的侍卫,其武功一定是极高的。如若有人距离皇帝很近,一等带刀侍卫则会在五步之内,将其一刀毙命,以保证皇上的安全,而且不能将血溅到皇帝身上,不然就是重罪。

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能在皇帝身边贴身侍奉的,必定在生活条件各方面都不会对其有所亏待,但是既得到了厚禄,必定在行事方面也要更为小心,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深渊,所以想要风光无限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御前侍卫

侍卫制度最初由努尔哈赤创立,后来在清朝的发展中,它也有了更详细的划分。康熙时设御前侍卫,并由其亲自选拔。我们所熟知的影视剧《还珠格格》中,福尔康就是御前侍卫;大名鼎鼎的和珅,曾经也做过御前侍卫。因靠近皇帝,所以他们的升迁较为容易,且平时的待遇优厚,除了自己本身的俸禄外,还会有很多形式的赏赐,如若陪同皇帝等人出行,还会有额外的赏赐,所以这是一个人人艳羡的美差。

清朝管理侍卫的机构称为侍卫处,而它的管理人员为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并且职位通常由皇帝直接挑选,主要职责为挑选亲兵、负责侍卫的升降考核等

除此之外,还有内大臣和散秩大臣。其中前者为从一品官职,他的主要职务便是负责协助侍卫处的管理人员等,其由散秩大臣等选任。而散秩大臣则是从二品官职,也负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实际上它是皇帝赏赐功臣的一种手段,许多开国功勋的后代都有担任这一职位。

清朝前期,内廷的侍卫是要佩戴花翎的,所以它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很多人都对它极其向往,但这花翎就是王公贵族也不可随意佩戴。以至于还有人想要以侯爵换花翎,最终康熙因为其功绩和忠心,而对他格外赏赐。

上述写到他们的升迁较为容易,是因为他们的升迁调补途径比其他人要宽。有很多曾经是侍卫的人,此后出将入相,这种现象是清朝独有的。而除了升迁外,他们的外转途径也有很多。当然也是按照品级的高低对应外转的职位。例如一等侍卫是可以补为正二品副都统的,二等侍卫可以补为正三品参领或是从三品等职。

除此之外绿营官也是其升迁的重要途径之一。起初它的作用是为了将侍卫中一些迟钝普通的人剔除出去,到了乾隆时期则有了不一样的作用。既可以解决侍卫升迁的问题,又可以加强京畿之地的护卫。如果侍卫可以升为营官,从此便可平步青云。

除此之外,还可改任为文职。这样的优待方式多服务于勋贵,因为改文职后会帮助其进入朝堂。所以在清朝,侍卫制度是有优厚待遇的,以侍卫出身致相的,不胜枚举。

皇太极执政时期,侍卫的来源多是承袭太祖时的旧制。其中侍卫享有免差徭的特权,如若当时国家参军的人员紧张,则通常以免役者充任侍卫,这样便可以减轻当时国家的种种负担。皇太极的侍卫,大多都是勋贵子弟。而在他改元崇德后,朝廷的官制开始逐步建立

其中内大臣多由满蒙的王公大臣和宗室的勋贵子弟担任,职责为随时应差御前。与此同时,皇帝身边的侍卫则与诸王身边的侍卫有明显的差别。侍奉皇上的侍卫等级要高于诸王身边的侍卫。入关后,则对其做了进一步的修订,侍卫成为侍奉皇帝的专称,而侍奉诸王的则改称为“护卫”,并一直沿用到清末

武进士

上述说到武进士的升迁与八旗子弟有所不同,那么武进士是什么呢?它其实是对明清时期,武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而早在唐朝,武举便成为武则天选拔武将的重要考试,到了清朝,改名为武科。

关于武举的历史,则需要追溯到武则天执政时期,其由兵部主持考试。宋代时,武举不仅考武力,还要考相关方面的策略。唐朝时因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加之还对考生的长相有要求,所以只能算是其初创时期。宋代以后,制度开始臻于规整。但是武举的真正兴盛则是在清朝

清代的武举制度则沿袭明制,在考试等方面没有太大改变,但是相比于明代,对其格外重视。清朝的武官虽然在心里更看重行伍出身,但是在民间参加武科的人却在不断增多。正是由于国家的大力倡导,加之录取相对公正等特点,所以习武者则对武科极为热衷。

清代的武举考试是分为四个等级的,殿试是第四个等级,殿试结束后,通常会由兵部授予官职。顺治时规定,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康熙时对此有所改动,一半授予直接带兵的营职,另一半则成为皇帝的宫廷侍卫。雍正时授武状元御前一等侍卫职,但是品阶则与康熙时的规定没有太大的差别

除了这些常科外,还设有“恩科”,“恩额”通常由皇帝直接掌握,以此吸纳更多英勇的人为其效命。它的考试与明代类似,共有三场。前两场主要考技术,最后一场考策论。但是时代不同,对其的规定也不同,从康熙时起,难度便有所降低,后来考虑到武人大多不能文,所以到嘉庆时,便将要求放的更低。正因为这样一味的为武人考虑,所以到最后基本上只是徒有其表了。

实际上在当时是十分歧视武人的,到了中后期,武举的地位也远不如清朝前期。康熙曾试图打破文武考试之间的界限,允许其交叉考试,这样也有利于选拔人才。但纵使如此,纵观整个清朝,文武交叉考试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后来两者之间的壁垒更是越来越严重。

康熙时的武乡试录取名额是文乡试的一半,因此成为武进士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雍正时会给落第的武举人发放回乡的路费。但大多数的武举人可以去兵部注册,根据个人的成绩授予官职,还可到当地的军营中效力,也可逐步升迁

此后武举制度开始逐渐衰落。与新式武器和军事思想相比较,当时的武举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但朝野上下仍是墨守成规。光绪时,荣禄提出将其废除,主张开始培养新式的军事人才,但是他的想法没有得到当时大多数官员的认可,光绪二十四年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举行武会试,1901年,武举制度废除

据相关资料统计,从顺治三年起,清朝的武会试共举行了112次,关于这些会试中产生的状元名字都有记载,但能知晓其籍贯的只有92人,剩下几人仍需考证。但从资料中,也能看出各省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尚武的风气,二是科教水平

总结

在清朝的武科考试中出现过很多名人,其中清初的王玉则最为厉害,是唯一一个“独占三元”的人。他原为明代的武乡试解元,后来在参加清朝的武举后,因其武功高强,所以深得顺治的赏识。

武状元马全则更为“传奇”。他本在乾隆十七年的时候考中武探花。与同僚发生口角后,进而变成斗殴。因同僚不敌马全,遂逃出城外,谁知马全竟追上,二人再次搏斗,最后一同落入城濠。因此事他被罢官,后又来到北京参加了乾隆二十四年的武乡试,最终获得一甲。在殿试外场时,有人认出了他。他心里十分慌张,赶忙想对策。但最终乾隆因爱才心切,对他此前种种全都既往不咎。此后马全便在战场上英勇殉职,他的这段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

在清代,文科考试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如若八十岁以上还在参加考试,通常是给予褒奖的,但是武科却与之不同,它有年龄限制,规定参加考试的人不得超过花甲。道光年间,有个考生已经是耄耋之年,还来参加武乡试,三场竟全部坚持下来,主持考试的官员奏请皇上授予其官职,但是道光却将官员以“违例妄请”之罪革职,并将相关人等一律严加议处。

清朝对于武举极其严格,但如若成为侍卫,此后的仕途相较于其他官职而言,还算比较平坦,所以有很多人打破了头也想要进

看到这里的读者朋友们,对此你们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佩刀   侍卫   武乡   乾隆   武举   格杀勿论   官职   大臣   清朝   宫廷   皇帝   之内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