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对中国的爱恨情仇,一目了然

最近,中国的“气象气球”让美国感到极度不安,甚至专门为此通过了一项“气球法案”。是什么让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失去了政治定力?这场气球事件,不过是美国又一次宣扬“中国威胁论”,借机打压中国的把戏。

由此也看出,中国的不断崛起对美国是多么大的心理冲击,但大势不可阻挡,在历史潮流面前,美国的把戏不过是螳臂挡车。

美国为何如此担忧中国崛起,有什么历史渊源?

抗日战争时期。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艰难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伤亡3500万军民的巨大代价。本应进入一个和平发展时期,但因国民党的独裁政策,导致内战迅速爆发。而美国当时的路线是“扶蒋反共”,蒋介石及其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美国仍旧在各方面施加手段,阻碍中国统一。中国与美国的爱恨情仇也自此拉开了序幕,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抗美援朝。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把朝鲜变为他们的前沿阵地,以此来抗衡苏联的不断强大,从而获得“冷战”中的优势,悍然出兵朝鲜。韩朝今天的分裂现状,美国就是罪魁祸首。中国被迫“抗美援朝、兵戎相见”,美国则继续扶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明目张胆的干涉中国内政,包围封锁中国。

基于利益的关系破冰。1969年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陷入70年代的越南战争,而苏联在70年代取得了快速发展,“冷战”中的苏联开始占优势。美国在这个时候想联合中国制衡苏联,所以主动示好,中美关系开始破冰,1979年中美建交。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始终坚守一个中国底线,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国家干涉,也包括美国。

而美国即便在两国关系融洽期间,也没有放弃过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打压。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更是成为他们霸权主义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美国越发感到惶恐不安。

新时期后。美国深知,中国的崛起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全球利益,所以美国处处给中国制造麻烦,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封锁、政治施压、舆论抹黑、支持台独、周边驻军、日韩基地、拉拢小国”等等,手段卑劣之极,这次“气球事件”也是其手段之一。无时无刻不在打压中国,千方百计阻碍中国崛起,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但中国已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中国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忍气吞声,在国际上敢于亮剑的底气越来越足。而且在与美国的长期明争暗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美国逐渐发现,中国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对付,反而处处被动。于是美国着急上火,嘴上起了“燎泡”。

不止于此,美国因为多年的霸权行径,早已不得人心,国内各方面开始下滑,走上了下坡路。于是不顾一切的抹黑中国、造谣中国、打压中国、宣扬中国威胁论。个人看来,这既是美国国内的政治需求,更是美国没落道路上的无效挣扎!

中美关系如何健康发展

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关系到全世界的和平稳定,需要慎之又慎。

第一、焦点是妥善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大的变数,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双方马上走向分歧。美国必须正视一点,那就是“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基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美国要言行一致,时刻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再插手台湾事务。更不能玩“嘴上一套,手上一套”、“言一个中国之词,行支持台独之实”的老把戏,这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前提。

第二、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行事准则

援引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锋观点:中美两国只有承认、尊重彼此的不同,妥善管控分歧,中美关系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中美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才能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第三、寻求双方共同的目标

当今世界是一个协同共赢的世界,中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头部大国,更要展现大国担当。共同谋求世界和平主基调;共同致力于降低世界战争风险;共同应对世界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把注意力转移到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上,如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打击毒品、应对疫情等等。这是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安理会的两大常任理事国,中美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但未来的出路应该是基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而不是为了单边主义的无端打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中国   苏联   中美   朝鲜   中美关系   和平共处   内政   台湾   美国   气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