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刘珍年

刘珍年在胶东盘踞多年。号称“胶东王”。盘点刘珍年这一生,可谓苦辣酸甜,五味杂陈。

刘珍年是河北南宫人,生于1898年。刘珍年祖上很阔,可惜4岁丧父,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一辈上,就是苦出身了。

​15岁时,去一个杂货铺当学徒,因不堪虐待,用烧火棍揍了店主。

后来祖父资助他去上了中学,毕业后,于1918年8月考取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军校毕业后,进入奉军第1师李景林部。刘珍年军校读书时就很刻苦,当兵后,更是不怕苦。不久因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营长。


眼见苦尽甘来,可是很不幸,


1925年,李景林败于冯玉祥,刘珍年在战斗中受伤,脑盖骨被子弹擦去寸许,在天津治疗了半年后,流落到北京。


之后,投到直鲁联军褚玉璞部,被委以第16旅旅长。


可惜又是好景不长,因过失被褚暴打一百军棍并被扫地出门。


无奈之下,刘珍年于1926年秋投奔张宗昌,张宗昌很高兴,给他“模范团”第2营长干,不久又提升为旅长。


又是可惜,好景还是不长,1927年夏,刘珍年所在的张宗昌第2军被北伐军击溃,刘珍年只好收拾残部又投第4军方永昌部。


1928年春,北伐军攻势凌厉,张宗昌选择仓皇逃窜,令方永昌、刘志陆开赴胶东,以图后计。


张宗昌跑了,方永昌也不含糊,把部队交给刘珍年,只身逃到了大连。


刘珍年的机会终于来了,所谓否极泰来,大抵如此。


他先干掉了劲敌刘志陆,1928年6月23日,二刘掖县大战,刘志陆不敌刘珍年,在青岛宣布下野,随即逃亡上海。


刘收拾张宗昌残部编成4个师,接受了蒋介石任命的新编第1军军长的职务,从此开启其“胶东王”的历程。

小军阀刘珍年心狠手辣。兼并同伙、镇压起义、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


驱逐方永昌


方永昌是刘珍年的老上司,对刘有知遇之恩,可是,刘珍年毫不留情面,拉下脸来驱逐方永昌。搞掉刘志陆后,方永昌从大连返回胶东,此时刘羽翼已丰,不甘受方摆布,于是纠集属下,欲杀掉方永昌,方永昌见事不妙,吓得一溜烟逃到大连。


恶战张宗昌


1929年2月19日,逃到大连的张宗昌、方永昌、褚玉璞等率一支拼凑起来的队伍在龙口登陆,并重新召回在刘珍年辖下的二、四、五师张宗昌旧部。

​刘珍年的5个师只剩下自己的嫡系1师和何益三的3师,结果不敌张、褚的进攻,3月27日逃离烟台,退守牟平。

刘珍年毕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被置之死地的刘珍年决定绝地反击。


在坚守20天之后,乘张褚二人疲惫,刘珍年挑选三千精兵,于4月21日晚10时乘黑夜出东门,秘密穿过封锁线,集结于牟平城东七里的老人仓村。


22日凌晨2时,三千精兵分两路对张宗昌部发起突击,张部阵脚大乱,不支败逃,张再次逃往大连。


骗杀褚玉璞


褚玉璞部见张宗昌溃败,无心恋战,退往福山城据守。


福山巨绅林秋圃为免池鱼之祸,邀请烟台招商局长和美驻烟台领事出面调停。


刘假意答应,褚玉璞落入手中后又翻脸不认人,张口索要赎金200万。


后几经包括张学良出面的说情,赎金减少到70万元。


赎金到手后,刘珍年再次食言,将褚玉璞杀害,褚玉璞为5年前的100军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刘珍年之奸诈狠毒可见一斑。


镇压起义


刘珍年执掌烟台期间,局势动荡,民不聊生,胶东民间爆发多次起义,均遭刘部残酷镇压,手段十分凶残。


1928年9月,牟平县冯家区(今乳山)爆发段成斋、姜钦思领导的起义,10月12日,遭刘部何益三带兵镇压,杀害段成斋等60余人,烧毁房屋800余间。


苛捐杂税


刘珍年拥兵数万,又战事不断,老蒋给拨的经费杯水车薪,所以胶东百姓倒霉了。


资料记载,1928年,全年征收地丁银加军需总计两千多万元,大大超过胶东百姓民国以来历史最高负担额,同时远超山东其他地区。


刘部动辄以“绑票”勒逼富户。1930年仅黄县张、丁,掖县张、杜四大富户即“绑“去大洋470万元,其他数额不等者甚众。


恣意妄为


刘珍年在胶东期间,连年战事不断,对地方破坏非常厉害。


几所县城如莱州、莱阳、福山、牟平均遭战火涂炭。刘韩掖县大战时,为防韩军进攻莱阳,刘部几乎拆毁了莱阳城所有的庙宇、学校来修筑城防,莱阳二乡师几遭灭顶之灾。


两次掖县大战,掖城遭毁坏很严重。

刘珍年虽然投靠于蒋介石,但他这种小军阀是入不了老蒋眼里的,所以,在老蒋那里就是后娘养的,非嫡系部队与嫡系的区别,其中的辛酸,刘珍年自然是饱尝其间。


像刘珍年这种靠卖身投靠起家的小军阀,是极其敏感而又卑微的,所以为了求得夹缝中的生存,往往会使用一些小伎俩,而这些小伎俩的使用,一旦被识破,往往面临的是灭顶之灾。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与老蒋爆发中原大战,老蒋对刘珍年寄予厚望,不但授予17军军上将军长,并拨款30万元。


而刘珍年转身收受阎锡山送的100支冲锋枪、10万发子弹。


战事一起,刘珍年不但作壁上观,而且两头勒索财物,从而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韩复榘主政山东后,深恨刘珍年以上行为,而刘又桀骜不驯,不服韩之管辖。

刘韩之战遂于1932年9月17日爆发,韩复榘五万之众,对驻昌邑刘部发起攻击。


这一仗,过程极其复杂,也非本文主题,总之,此一战后,刘失去利用价值,刘部调离烟台并被分化瓦解。


刘珍年自此失势,死期将至。

甜分两头。

1刘珍年在胶东民间颇有“美誉”。

这种“美誉”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刘珍年个人生活相当俭约。另一方面,刘在烟台市政建设以及兴办胶东教育等方面,也有过某些”善政”,农忙时派出部队义务支农,故颇获时人好评。

2刘珍年曾与中共有过一段甜蜜期。

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秋,刘珍年胞弟、共产党员刘锡九与王冲天一起来到烟台,分别被刘珍年委任为军训处长、驻宁办实事处代表。

​通过这层关系,刘珍年与中共上层建立了联系,中共顺直省委军委将曾希圣、彭雪枫、刘依萍等一批党员安排到烟台在刘部任职。并建立了曾希圣为支书的党支部。

1928年11月,刘珍年成立芝罘军官学校,共产党员李楚离任政治指导员。后来又在军校中发展了一大批中共党员。中共也多次派骨干进驻军校。


其间,刘锡九去上海与陈赓取得联系,中央派柳直荀来烟台考察并专门写了报告。


这种密切关系保持到1930年初。蒋介石派员到刘珍年部,并多次密令其杀害该部共产党员。


刘珍年下令查封《胶东日报》,驱逐共产党员。


刘从此转向反共。


1935年5月,南昌行营主任顾祝同问在刘珍年的老部队21师任副师长的李仙洲:“刘珍年在21师官兵的心目中,还有影响否?”


李仙洲说:“没有了。”


第2天刘珍年被枪决,时年37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福山   莱阳   胶东   掖县   赎金   烟台   大连   军校   共产党员   中共   刘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