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礼俗文化的来源

文|古木之

编辑|古木之


前言:

“礼”与“俗”的互动,是当今中国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热点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自晚清民国以来,礼学、民俗学、思想史、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礼俗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问题意识角度,探讨了礼俗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些思想甚至延续至现代。

一、礼俗互动问题的起源语境

中国人对民间习俗的审视由来已久,其体系学说在先秦就已形成。

但张紫晨认为,这种学说是以礼仪的形式产生的:"我国民间的民俗学说,与礼仪理论是同步的,是混杂在一起的"。

先秦时代,没有纯粹的礼仪,也没有纯粹的世俗。

中国的风俗习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了礼仪的范畴,所以,民间的学说就被包括在内了。”

因此,在近代民俗学出现之前,中国并没有专门的民俗学,「我国古代并没有「民俗学」,但「礼乐」理论,则发展出「民间」理论。若要追寻民间的理论,也要从礼乐的理论入手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民俗学在近代的崛起和独立,固然与近代西方学术的引进有直接关系,但也不能忽略中国文化的特定背景和铺垫作用,这是当代民俗学史家的一个初步认识。

二、礼俗互动的本体论进路

柳诒徵首先提出了礼与俗的关系,但其解释的立场依然停留在礼上,因为他是一个文化保守派,他一直坚持“礼乃国家之基”,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邓子琴则比较注重“俗”

邓氏在《中国礼俗学纲要》一书中,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俗是一种习性,有自觉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性。

礼,源自于人的理智,“礼节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智,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有自己的理由,按照自然规律(不是人为的),这就是天理。

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仪式,一种行为,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就是一种“礼”。

另一方面,礼节也要贯彻到俗事中去,凡礼节,都要变成一种习俗,才能永远存在

习惯中必须有礼貌的成分,才会有意义。

之所以有这样的“礼俗”,不过是由于这几项极为重要,邓氏特地指出:“民间无益之物甚多,大司徒所列六项,其意甚深”,可见其在礼仪上的立场。

但同时,他也从哲学的观点来论证“以礼乐教政等,熏陶教化,使恢复其本性,扩充其良能”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化民成俗”。


但是邓氏也指出:

“礼中有一定的民间色彩,而礼节的融合,使其成为奇迹,使它变得简单,使它变得优雅……总之,中国的礼节,可以包含很多的风俗,使它的形式发生变化,使它变得优雅。其礼仪能根深蒂固,流传至今,绝非偶然。”

这其实也是对“因俗制礼”的一种强调。

邓氏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他引用扬雄的一句话:

“杨子云说,‘天不能成就人,人不能成功,学习的重要性,就是不能小看的。”

古人往往认为礼为天理,这个天实际上是指道体或本体而言,天理的显现或“用”即为礼,体用之间是相互成就的,不是先有体后生用”。

所以,没有用就没有体,没有人就没有天,同样没有俗就没有礼,礼俗互动乃必然之义。

总之,刘咸炘、柳诒徵与邓子琴,都是从礼学的视角,从礼学的视角来讨论“以俗治礼”、“化俗”之理,这是一种本体论或哲学视角的讨论。

当然,上述这些人都接受了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他们对于礼的认识也同样超出了专制礼教,而关于礼俗关系的讨论,其实就是一种重新发掘和重新阐释。

三、礼俗互动的风俗史进路

近代以来中国民俗史的书写,从1911年初由张亮所著的《中国风俗史》开始,到1940年代也有邓子琴的作品。

民俗史观是近代民间文化的一项重大创造,是指俗超越了礼教的藩篱,独立地表现出来

但是,我们不能只将风俗史看作是传统习俗或民间材料的集合,对这些早期的文献进行审视,会发现它们都是贯穿着某些主题和结构的,比如进化观点,但是“礼俗互动”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甚至是一个中心。

可以说,早期的习俗史注重对历史上的礼仪与习俗的交互作用,而习俗史则是“礼与俗”的互动学说的具体体现

这一特点在张亮,邓子琴和柳诒征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上都有明显的体现。

例如,张亮采对“风俗”的书写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

第一,《记》说:“礼从宜,事从俗。所谓是,则不是,则不方便”,也就是说,礼节必然要有一个世俗的层面,而且要实现到世俗;

其次,一些风俗习惯要摒弃,“不能以平等化而改进,往往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也就是必须由礼仪来判断。

所以,凡俗之统一,必不能在不研究其异同的情况下,而在其思想上加以考察。思想的产生,方式的产生。

因此,它从语言中汲取,从文字中汲取,从历史地理中汲取,从诗词和音乐中提取。这些年来,无论何时何地,收集了民间的习俗,得到了他们的正邪,强弱,徐施其都在改进。

简而言之,就是:由于礼节必须由俗而定,所以有了对俗的观察,有了俗的缘起,这就是“风俗史”的作用。

后来柳诒征对这一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四、礼俗互动的社会史进路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礼俗分析中的政治观点得以保持,但逐步抛弃了等级观,强调了礼的文化属性,而不是意识形态。

正如钟敬文所说,「我们将民族传统文化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也认为他们各自有其特征(包括形态、功能等),有些甚至互相对立。

在旧社会,社会的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在结婚、丧葬等问题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这仅仅是这两个事实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世世代代地生活在一个国家中,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万鹏、姜文华等亦将礼定义为「规范、规范、仪式」,并认为周礼以后的礼制(礼制)与礼俗(礼俗)有显著的不同,并以朱子的《家礼》为例证。

在历史上,“礼仪可以被制度化,礼仪也可以被普及;

礼法吸纳了礼,又吸纳了礼,这一现象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更新而越来越明显,最终可能造成“融合”。

五、礼俗互动的话语史进路

礼俗之间的思想斗争是多方面的,蔡尚思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礼”中的“贵贱”、“性别不平等”和“天理人欲”

“尊卑”是现代礼学批评人士清楚地指明的传统礼仪的核心价值。

正如刘师培所说的,孔教的第一个问题是“分等级而不分尊卑”,陈独秀还指出,“礼制”是“不分贵贱”。

吴虞提出“礼教吃人”,将礼法和礼法分得很清楚:我们今天要攻击的,不是礼法,而是礼法。

不管是什么种族,都会有这样的礼节三叩首改成三鞠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礼法就不一样了,儒家讲究礼法,讲究的是规矩,一旦有了私心,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其中,男女不平等(父权、夫权、男权)是最显著的。

在古代思想史上,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比较多,如老子注重某些女子性格(如柔弱、仁慈、静等),司马迁并不以性别论人(如吕后入《本纪》)

李贽提倡男女平等,崇尚妇女,袁枚提倡“女性美学”,明清时期,更有许多开明的论者,以尊重女权。

礼法的这两个层面,都被近代思想洗得干干净净,因此,连礼学文化的拥护者,也无法为之辩解,或只能回避。

柳诒征和邓子琴对性别平等的态度比较含糊,却又不敢明确表示对老的立场。但是,人性的欲望就更复杂了。

蔡尚思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论述,但事实上,他更应该加上李贽,李贽的重新阐释,才能为“民间文化”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李贽的先河是把礼解构成“从民之欲”“以万人之众,千千万万的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六、礼俗互动的多重内涵

礼是一种政教的话语,它首先要处理的是“俗”和“民”,因此“礼”和“俗”的关系是“礼”的内在含义。礼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形式,其内涵十分复杂;俗是与礼相反的概念,其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而,近代民俗中的“礼”与“俗”的交互性也就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上述每一种方法的入门和理论流派,都只是其中的一面或一面的挖掘。简言之,近代民间礼俗交往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

第一个阶段是本体的礼俗互动,这个流派从礼仪和俗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人们的无意识的行为和意识的理性,或者价值和现实的联系,这些论证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不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文化的保守者。

这一观点的学者,特别重视从“风俗史”的角度来展开它的理论构思。

第二个层次是从社会政治视角或社会历史视角出发,重点分析了礼教在政治思想中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礼制在各个层面的意义和回应,这个层面常常被本体论所忽略。

但是,社会史研究方法往往忽略了本体论所关心的价值观点,更多地偏向于“客观”的社会科学观点。

第三层含义是话语视角

礼、俗作为一种权利的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在话语层面上表现出来。关于我们的议题,更多的是近代以来关于民间文化的各种辩证法。话语的生成是任何一种文化的实践者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内部维度,因此,它也应该引起本体论和社会史研究者的关注。

结语

礼、俗作为一种权利的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在话语层面上表现出来。

关于我们的议题,更多的是近代以来关于民间文化的各种辩证法。话语的生成是任何一种文化的实践者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内部维度,因此,它也应该引起本体论和社会史研究者的关注。

总之,上述各个方面或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发现,它们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和各自的局限性,但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盲点,无法取代和消除。

从中国民俗、中国社会、文化等大课题、研究课题的角度来看,这三个角度都是值得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

[2]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 前编》

[3]江绍原:《礼的问题》

[4]柳诒徵:《国史要义》

[5]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

[6]张亮采:《中国风俗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礼俗   中国   民俗学   本体论   礼法   礼节   风俗   近代   礼仪   民间   来源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