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旅行,可以有不一样的“看见”和“抵达”

这是发生在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活的一众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的绵长的故事。

我们或许因为时间、空间的不方便,有时候不能够亲身去看、去听每一个鲜活的动植物们的发声,但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其中。

他们可以每天去看、去听、去感受、去记录......站在他们的视角,给我们把这一切展示出来。

他们就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而文字就是传递这些感受的桥梁。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与其说是对于内容的好奇、对于这些野生动植物们在我们身边如何生存、生活和繁衍的好奇,更多的,在慢慢阅读的过程中,是对于写出这本书的初心的感恩和敬佩。

因为能够让我们即使无法亲自抵达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看见”和“抵达”。

而在国家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种动植物在山间、湖间、林间、草间,鲜活着,而无数人在努力保护着它们,用所有专业的知识。

而守护者们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传递的方式,真的是很勇敢而且很棒的尝试。

因为他们专业,所以会有更广阔的视角向我们展现我们身边的这些小家伙们(动植物)是怎么来又是怎么活;因为他们每天身处其中,所以能够有更多的故事和接触向我们表达。

就像一个老朋友,在向我们娓娓道来。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我们不仅仅可以透过文字、图片,还能够透过视频甚至直播,去真切地感受自然、也更敬畏自然。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众网红蜂拥而至,而是那些专业的守护者们用恰当、不会伤害到那些动植物的方式,向更多人去展现。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原来自然是最好的监测器。

就比如说北京水毛茛,它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很高,所以,当我们看到它生长,就知道这片地区的水质会很棒。

我了解了植物们为了繁衍生息会做出的各种神奇而有意思的进化。

进行「徒步旅行」的种子:

就是母体直接将种子传播到适宜的土壤等生存环境中(以荚果为特征的豆科植物,比如大豆、绿豆,会依靠荚果成熟时果皮炸开的力量,把种子弹射出去)。

进行「房车旅行」的种子:

这类植物需要借助风、水、动物等等“旅行车”才能到达适宜生长的环境中(苍耳的果子周身长满小刺,当动物或者人类靠近,就会挂在衣服或者动物的皮毛上,从而被带到远方的土壤中;再比如,随风而行的蒲公英)。

正如作者所说: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森林、了解森林卫士的工作,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从而怀着谦卑之心,自觉成为森林的守护者。

当我们不断地深入了解,就会更加能够去体会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和好。

也期待更多的森林卫士们,向我们讲述更多的森林故事;而当我们知道了这些森林故事之后,也能够充当起那座桥梁,身体力行参与到保护中,也给家里的小朋友们科普更多的森林故事。

感恩结缘这本书,也欢迎大家阅读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荚果   自然   守护者   动植物   种子   植物   森林   动物   旅行   故事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