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国共军队的伙食到底如何?有的部队,吃肉吃到喉咙冒油

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过多年的战争摧残,完全是一穷二白的境地,很多人都吃不饱饭。但随着社会的建设,随着国家对粮食的种植与重视,我国人民现在已经牢牢的将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上。

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去人们艰难抗战的日子还是不能忘记,并且还要以史为鉴,努力奋进。那么,你知道在困苦的抗战时期,国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到底吃的怎么样吗?一般来说,在那个筚路蓝缕的年代,能有吃的就不错了。但水平差异也很大,有的人吃不饱,有的人吃到喉咙冒油。今天,我们就来一睹过去国共两军的抗战生活。

国军生活情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时期,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人是铁饭是钢,无论是在和平的年代,还是在战争的年代,粮食都是十分重要的。只不过,相对于关乎生死和胜利的战争而言,粮食是第一位。

所以在很多古代的战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制敌的重要一步就是截断粮草,切断敌人的补给。皆是敌人扛不住,自然是不攻自破。但这是比较好的情况,军队至少还有粮食补给。在近代的抗战中,军队多的是无东西可吃的情况。那么,你知道国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伙食到底怎么样吗?

首先,我们来看国军的伙食。在影视剧中,国军向来都是有优良的美式装备,因此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很好,吃的方面不仅不愁,甚至还可以说是很好。

实际上,覆巢之下无完卵,当时中国大半的领土都在战火之中,没有耕种粮食的条件,更没有耕种的人,因为耕种的人不是从军抗敌去了,就是早已死在战火之中,就算运气好躲过了枪林弹雨,那么基本上也是在逃荒逃难的路上。

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国军,其实日子也不好过。据资料记载,抗战时期的国军都是专门在部队埋锅造饭,而且粮食十分少,且质量不好。那时的他们,每天每人的标准是22两白米饭,或者是26两面粉,加上4两的罐头以及4两咸菜。可见,对于在战场消耗巨大的军人来说,食物少,且单一。

而且就算是这样的食物,在经历了长久的战争后,都还是面临没有粮食的情况。因为餐食的标准是最上面制定的,但是层层发下来,就少之又少。因为国民党内部贪污严重,军官层层盘剥,下层的军人遭殃。

在1941年乃至后来的粮食问题上,国军更是艰难。那时的他们吃的食物,都是次品中的次品。因为征收上来的粮食,不是里面掺杂有石头,就是已经霉变,或者是劣质到经常有老鼠屎等等,跟一般的军官对比起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狱。

不过,除了国军高官有充足且美味的粮食外,还有一部军人不仅能吃到好的食物,甚至能吃到喉咙冒油,这部分就是中国前往印度的远征军,比如国军新一军和新六军。他们前往印度,虽然环境也十分艰难,但是是在印度战场上阻击日本人,所以供应食物的对象也变了,不是国军内部,而是当时的英国。

英国毕竟是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且在全球建立殖民基地的日不落帝国,因此他们的粮食十分充足。那时在印抗日的军人,每天可以吃到猪肉和牛肉各4两,同时蔬菜和大米、面粉等方面也是不缺,还能吃面包、牛奶等,吃到饱。因此,算起来他们的食物不仅是充足,甚至荤素搭配,营养充足,肉还非常多,吃到满嘴冒油。

共军生活情况

相对于吃得不行或者吃到冒油的军队而言,共军的生活更为艰难。相信很多人都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过课文《金色的鱼钩》。里面就说了当时的老战士带领着几个伤兵在大部队的后面走。为了给伤兵补充营养,在泥泞的草地等有水的地方,专门钓鱼。

钓起来的鱼都是给战士吃,而老战士自己吃鱼骨头,最后死在了草地上,再也没能看到革命成功。除了这个故事,在东北抗击的杨靖宇将军更是一个例子。当时他死在了战场上后,日本人带走了他的遗体,并进行了解剖。

解剖之后发现,胃里没有任何食物,只有树皮、草根等。可见,那个时候对比起一部分国军的生活,共军是十分艰难的,他们连基本的粮食都没有,多半是吃树皮等为生。而且共军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因此十分重视动员百姓,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粮食就更为缺乏了。

据资料记载,抗战时期的共军每人每个月只有40多斤的小米,平均下来每一天一斤多,也就10两左右。除了这,再也没有更多的食物了。而且这种餐食配置已经是高配置了,在进入战争艰难的相持阶段,共军一面要抵御日本人,还要抵御国军,因此食物更为缺乏,水草、挖的野菜等食物是标配。

就是因为食物少,且营养价值低,因此共军士兵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瘦瘦的。但即便如此,在信仰的支持下,在坚信抗战一定会胜利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坚持作战、顽强抗敌,最终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结语

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军生活,完全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参差不齐。国军分级就更为明显了,在国内作战的士兵,因为国内的领土大半部分都处于战争之中,就算不陷入战火之中的领土,也是粮食产量低,因此生活水平比较差。而对比起国军的生活,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生活就更为艰难了,有米糠咸菜都是好的了,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得吃。

在国外作战的士兵,因为伙食的供应方不一样,属于发达的英国供应,因此食物水平属于天花板级别。但即便时局如此艰难,我们还是抗战胜利了,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步履维艰,但还是成功,足可见那个时期人们的意志与精神,因此我们要学习和继承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让其成为灿烂的精神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抗战时期   军队   国共   作战   国军   印度   英国   伙食   喉咙   粮食   部队   艰难   食物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