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没钱发军饷却有钱修园子,战败后更是四处筹钱提前偿还赔款

#甲午#​#清末##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损失了多少钱?(四)

在甲午战争之后,为了偿付高达2.7亿两银子的巨额赔款,以及偿还“三国干涉还辽”的人情,清廷向俄法借款了4亿法郎。而在这笔借款达成后,清廷于10月31日从中拨付了第一期赔款5000万两,11月16日,又从借款中拨付日本“辽费”3000万两。到了12月25日,辽东半岛全部回归中国。



但是这《中俄四厘借款合同》签订的1亿两借款,因为是9.125的折扣付款,再减去印花税费,实际只到账了8876.8万两银子。在偿还了第一期赔款5000万两和3000万两“赎辽费”之后,就已经所剩无几了。而眼看着对日第二期赔偿还需的5000万两,却没钱偿付了。


一、有钱修园子没钱养军队的清政府

其实呢,这清政府原本是有钱的。根据《光绪会计表》记载,从光绪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这十年间户部统计收支盈余总额是6006万1138两,年平均盈余是大约600万两。其中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收入了8698万4100两,支出仅7935万5241两,这一年的盈余就是762万8859两。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清廷欠日本的这2.3亿两赔款,如果用40年分期偿还的话,那是可以在不借外债的情况下还清的。但是实际上,日本人不可能答应这么长的付款期限,而且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也远非户部所说的盈余,而是有非常多的意外开支:

1.河工

治理黄河历来是封建王朝的大头开支,光绪十三年郑工决口,合计用款就达1,200万两之多,藩库为之搜括一空。而更为要命的是,“乃郑工未毕,山东河工接踵而兴。自光绪十二年起,山东抚臣屡请巨款,造船、挑淤、筑堤、培埝,历年所请二三百万及七八十万不等,计此四五年中,共请拨银六百七十余万两,而每年岁修之款,尚不在内”。这一项下来,就是1870万两银子没了。

2.宫殿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开支,“如太和门工程,需费数十万两,祈年殿工程,需费数十万两,更加以去夏大雨为灾,各处应修工程,内而宫廷殿宇外而城垣、兵房,几于同时并举”。全部加起来,这又是一二百万两银子。

3.修园




为了让慈禧顺利退休,帝党主持修建了颐和园,准备慈禧过生日后颐养天年用。至于颐和园的修建费用,则是四处挪借而来,据统计共花费了11079218两。

4.大婚

为了让光绪帝顺利亲政,帝党对其大婚仪式大操大办,累计花费了大概400万两银子。

5.生日

甲午年是慈禧60大寿,仅为慈禧过生日的中央财政各项拨款,就是大约596.4万两以上,这里面地方督抚的花费和寿礼等物还不算。

6.外债

因为各项开支巨大,所以在1885-1894年这十年中,清廷都需要借用外债接济。据统计在这十年中,清廷支付外债本息总额33397737两,年均约334万两。

以上几项相加,就有大概7300多万两,已经远超清廷的所谓财政盈余了。而当时清政府户部也非常奇葩,在入不敷出之下,他们想出的办法居然是裁减军费,靠拖欠军人的工资来削减开支。



比如在光绪十七年二月,吉林省的“兵饷几于不能开放”(注: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科院:《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页220。)。而李鸿章的淮军更是奇葩,只发原定薪饷的四分之三,到光绪十八年的时候,淮军累积欠饷达159万余两(注: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287;《剑桥中国晚清史》。(下),页282)。至于其他部队欠饷更为严重,在开战之前的1893年,驻闽营勇1万多人,欠饷竟达四五十万两(注:《谭文勤公(钟麟)奏议》,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分类选集(32)卷15。)。

至于北洋水师这边,因为每年20万两银子的维修费、8万两银子的新式炮弹钱不知所踪,所要求的34.5万两速射炮款也没有拨付,导致军舰年久失修、缺乏新式炮弹和速射炮,那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小编在此也不用再次啰嗦了。

所以这清政府是修宫殿、建园子、办婚礼、过生日都有钱,就是给军队发工资和更新装备没钱,这长此以往下去,那可不是要打败仗吗?


二、准备提前付款省利息的清政府

而这打了败仗之后,需要还赔款的清政府,却非常积极起来了。这个事情呢,主要是因为《马关条约》中规定的付款条件太苛刻。在条约中虽然规定赔款可以在七年内分八次交清,但是头一亿两却要在第一年偿付完毕,而且还要加收利息: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递年之款于两年内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内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内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内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内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内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约批准互换之后起算。

也就是说这两亿两的赔款,第一年就得付出去一亿两,剩下的每年付2000万两。这个付款条件,对于战后财政捉襟见肘的清廷,无疑是极为不利的。而如果能把付款期限延长,并且每次付款平摊的话,对中国的负担也不会那么大。那时候主持中国海关的英国人赫德,就曾经在1897年10月3日给金登干的信中说:

当年李氏要到日本去时,我事先向他提了一个意见。我说,“我对于你们的其他条件没有什么话要讲,但是关于赔款问题,请设法让日本人延长付款年限,以便使中国政府和国家可以不必负担外债。日本人大概要求赔二万万两,如果你把它分成十年摊付,海关能够支付!”



当然了,赫德这个建议是空头支票,压根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据《复日本和约底稿说帖》记载:

在1890年至1893年各新关税所收正税、子口半税等拉算,每年约得关平银22548150。中间六成应拨归各省督抚作为本省公用。如将此款挪移作为赔偿如借兵费之用,则各省公费必须另筹款项,加赋添税……”

所以看清楚了,这海关虽然名义上年收入是2000多万两,但是其中六成都是有固定开支的,清廷真正每年能够拿出来的,就是战前的每年盈余600-800万两,再节衣缩食每年差不多能凑个1000万两。如果谈判时能把赔款拖成十年支付,再加上向俄法借款的这一亿两,那还是够了的。不过呢,日方那个伊藤博文老奸巨猾,他在谈判中把握住了李鸿章的心理,处处占据了优势,最终签订了对日本最有利的付款条件。而为了引诱清廷早日赔款,日方还在条约中规定了免息条款:

又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无论何时将应赔之款或全数或几分先期交清,均听中国之便。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三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及两年半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

也就是说,这笔钱如果按照条约规定七年才能付完的话,那清廷除了2亿两的本金之外,还要支付2085万两的利息。而这其中仅头三年的利息,就有1083万两。不过如果能在三年内付清,那就能省掉这笔利息了。所以清政府直接就上了当,一心想的就是提前还款,好少还这笔巨额利息。

可是问题是,你这自己没有钱,是从列强手里借的,可是这借了钱也是一样要付利息的啊。这借了西洋人的钱,打八九折收到现款,扣着各项税费付着利息欠着人情,还要出卖国家利益答应苛刻的付款条件,然后去借钱提前还东洋人的赔款,这不是两头吃亏吗?

说真的,这清朝官员的脑回路,可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三、四处筹款的清政府

当然了,这清政府也不是一味的傻瓜。这些官员虽然不懂金融,但是每年要还的本息还是会算的。所以在借了俄法一亿两白银以后,看着这每年五六百万的还本付息额,清廷也觉得这事儿很坑,所以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在国内四处筹款,以偿付第二笔5000万两的赔款。

在1895年12月28日,清廷户部提出了“筹饷十条”主张,准备用在国内刮地皮的办法筹款。他们想出的办法是:核扣养廉,盐斛加价,茶、糖加厘,当商捐银,土药行店捐银,核减制兵,考核银粮,整顿厘金,裁减局员薪费,重收烟酒税厘。不过呢,这实际实行起来效果却非常有限:



比如这“核扣养廉”一项,那就没啥可操作性。这清廷官员收入太低,正七品县令年收入只有45两,这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根本不够。所以官员们为了弥补俸禄不足,就会自行征派损耗的银两,导致百姓负担极重。而在雍正皇帝继位后,推行了火耗归公改革,把这笔钱统一纳入国库。然后再从这笔钱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官员的养廉银。而这养廉银子,实际就成了官员的主要收入了,比如湖北布政使的俸禄为155两,它的养廉银却高达8000两。而山东知县的俸禄是45两,养廉银却有1000-2000两。这扣官员的养廉银子,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而在盐斤加价方面。户部议定盐务省份每斤加价二文,以佐军需。这加起来能收到240万两,倒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不过这是人就得吃盐,盐价涨那么高,老百姓的负担无疑就大大加重了。

茶叶糖斤加厘方面,户部是令各省各就现在抽厘数目再行加抽二成。至糖斤一项……均照常抽厘外,每糖一斤加二成。此两项加抽厘金成数压根没多少钱,全国征收了大约2万两左右。

当商捐银方面,在甲午战争时候,已经让典当各商捐了一回钱了,当时全国共收银约30万两。这马上就让人家再拿钱,恐怕没人响应吧?

同样在土药行店捐输方面,也是在头一年就让人家捐了一回,这再捐的效果自然也是寥寥。而核减制兵,考核银粮,整顿厘金,裁减局员薪费,重收烟酒税这些措施,那能收上来的钱也是不多。



所以这种种办法加起来,能筹到的银两也就是三四百万,比起5000万两的赔款来,那压根是杯水车薪。所以这清廷为了还款,不得不走上再次对外借款的老路。而列强虽然有钱,但是能够一次性拿出上亿两白银的国家,那也是寥寥无几的。于是在借过俄法之后,清政府把借款目标改为了美、英、德这几个财主。而不出意外的,他们提出了更加苛刻的借款条件。


参考资料:

《清日战争》

《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

《晚清外债史研究》

《中国海关密档》

《清季外交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清廷   甲午战争   光绪   军饷   户部   外债   盈余   日本   园子   利息   银子   清政府   有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