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岸青回乡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瞬间明白妻子用意

1962年,湖南长沙板仓迎来了一位特别的人。他身份不低,当地的县长都亲自前来迎接。

但是来到这里后,他却示意县长不要声张此事,随后径直来到了一处墓地。

这所墓地是一个平凡的墓地,里面都是附近农村人的坟墓。

他来到了一个名为杨开慧的墓前,开始默默地祭拜。

图丨毛岸青

他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的二儿子毛岸青,来到这里,是为了祭拜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

祭拜程序走了一遍后,毛岸青的眼中已经饱含泪水。他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护,想起了那些曾经的过去。

但是正当他想要跪下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却阻止了他:
“不能这样,会有阻碍。”

那么,毛岸青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为何他的妻子会阻止他跪下来祭拜母亲呢?

毛岸青的悲惨童年

毛岸青是毛主席的第二个儿子,1923年出生在湖南长沙板仓

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虽然毛主席很爱自己的家庭,但是他知道,国家更需要他,于是他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革命。

但是这样带来的下场就是,自己的家庭再也无力关心。彼时地主豪绅和军阀双面的打压,让他的家庭生活变得十分凄惨。

图丨毛岸青

在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前夕,仍然牵挂着家庭。于是他决定将妻儿送到自己的岳父家,防止因为自己影响到家庭,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在以后发生了意外。

毛岸青七岁那年,发生一件事情让他悲痛欲绝。为了抓捕毛主席,当地的军阀将杨开慧抓了起来,但是杨开慧很坚挺,即使敌人严刑拷打,她也什么都没有交代。

最终,杨开慧被敌人杀害,听闻此事的毛岸青难过的无法呼吸。他在母亲被抓后就来到了外婆家,在这里躲藏生活。

在毛主席的兄弟知道了这件事后,痛心于孩子们的生活,便托人来信,让他们来到上海讨生活。

毛岸青的外婆就带着三兄弟一路伪装,经历了一番磨难,这才到了上海地区。

当时毛主席在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三兄弟在来到上海后,享受了一段时间的祥和日子,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很久。

图丨毛岸青

随着蒋介石对上海行动的进一步加剧,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当时的大同幼稚园身为党组织的内线地区,自然少不了被突击的命运。

当时本来三兄弟正在幼稚园里面玩乐,外面突然传来了慌乱的声音。一群士兵带走了好多人,孩子们见此,立刻慌乱了起来。

毛岸英见到这个场景后,赶忙就想拉着自己的弟弟逃跑。他顺利的找到了毛岸青,但是老三毛岸龙却不知道所踪。

两个人想要回去找三弟,但是冲上来的人流却阻止了他们继续前进。

当时的上海,蒋介石一度权势滔天,整个上海都陷入了恐慌的氛围。

因为找不到组织,两兄弟只能在上海的最底层生活。这段日子里,是毛岸青童年时期最为痛苦的事情。

图丨毛岸青和家人

睡马路、拖地板、捡垃圾、睡桥洞、拉黄包车……这一件件事情让毛岸青变得无比坚强。

同时期的毛主席,也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转变。身边同党派的排挤,国民党的围剿,以及一系列的事情,虽然他们没在一起,但是他们都经历了很多的苦难。

好转的生活

1936年,毛岸青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变,上海的地上党终于重建起了势力,两兄弟得到了党组织的照顾。

在张学良的掩护下,两人坐上了去苏联学习的列车。

两个人在经历了苦难后,心中对于贫苦人民的感情变得越来越丰厚。

来到苏联后,他们便来到了莫斯科和郊区内部的儿童医院内学习。

在他们来到苏联的时候,毛主席也已经带领着长征的队伍到达了陕北,开启了共产党的新征程。

1938年,在苏联学习的一批同志回国,便带来了两兄弟的照片。

图丨毛岸英

看着如今阔别了这么久的儿子,毛主席的内心满是感慨和思念,提笔就写下了一封信件:

“亲爱的毛岸英、毛岸英,我时常在这想念你们,看着你们的照片,我的心中装满了无尽的思念,希望早日能够见到你们,如今中国的革命形势也在不断大好,我们总归有相见的一天。”

毛岸青的哥哥十分优秀,与之相比,毛岸青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但是这些的打击并没有让毛岸青倒下,他为了追上自己的哥哥,发奋图强,刻苦的学习知识,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最终成功的考入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在那里深造。

经历了数年的学习后,毛岸青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识。

1947年,随着毛岸青从学校毕业,他终于踏上了归国的飞机。

当飞机的轰鸣声渐渐停止,毛岸青的心里久久的不能平复,看着如今已经改变样貌的新中国,他也变了,从一个饱受苦难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大人,一个已经成熟的青年。

图丨毛岸青

在苏联学习了十年之久的毛岸青,早早的就了解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在别人的介绍下,他加入到了共产党之中,负责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改革。

在土地改革期间,黑龙江流行了一种严重的“克山病”,毛岸青自小身体便不好。但是他始终坚持与当地的农民在一起,主动的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土地改革能够顺利的实施。

1949年,随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渐渐后继无力,我党收复中国也进入了收尾状态。

在党组织了指派下,毛岸青来到了北京,开始负责俄文书籍的翻译工作。

毛岸青在俄国学习了十多年,自然对俄文十分了解,在他的帮助下,中中中央宣传部多出了十多部的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

磨难加身

邵华是毛岸青的妻子,她和毛岸青相伴一生,而要说起他们的故事,倒是还有着一个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毛岸青的工作能力十分的优秀,因此在官场上面混的风生水起,人们都说“官场得意,情场失意”,毛岸青也正是如此。

图丨毛岸青

在工作结束后的周末,机关单位为了培养关系,便会组织舞会。

那是新中国刚开启的年代,许多人对于这个还是十分的陌生。但是毛岸青毕竟是从俄国留学归来的人,这自然对于他来说是得心应手。

在舞会上的他,光彩夺目,跳舞十分娴熟,一下子就成为了舞会的中心人物,但是毛岸青却没有倾心任意一个人,这也让当时的机关单位出现了一些闲言碎语。

这些闲言碎语虽然对于毛岸青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却不小心传到了江青那里。

江青是一个心气小的女人,毛岸青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她便借机生事,将毛岸青叫来来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虽然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批评了江青,但是毛岸青并没有承受住打击

当时的毛岸英被派去了抗美援朝,但是没想到却死在了战场上,这一度让毛岸青陷入到了巨大的打击。

图丨毛岸青和家人

毛岸青小的时候一度是和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的,父亲忙于中国的革命,母亲又早早的去世,身为自己的大哥,很早就承担了照顾弟弟的重任。

当时毛岸青十分悲伤,但是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但是加上这次得到打击,毛岸青再也坚持不住了。积压的情绪一下子冲垮了他,最终毛岸青病倒了。

在医院里面的毛岸青,被重病打击身体瘦弱不堪,毛主席看在眼里马痛在心里,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1957年,当时的毛岸青来到了大连修养,毛主席恰逢视察大连,便来到了这里,看到久久未相见的父亲,毛岸青眼中充盈了热泪。

他对毛主席说:
“我昨天在梦里梦见了母亲,她来到了我的床头,对我说:“你要好好练字,我不能再为你的父亲抄写文章了,以后就要交给你了。”

图丨毛主席

听到这番话,毛主席不禁思念起自己曾经的妻子,心中也满是怀念。

毛岸青和邵华的奇缘

而毛岸青的姻缘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1927年的时候,中共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当时的张文秋和刘谦初逢结婚,党内的人都向他道喜。

毛主席却说:
“我倒是希望你们能有两个女儿呢,我有两个儿子,这样我们两家倒是可以喜结亲家。”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却没想到在未来成为了事实。

毛岸青和邵华的相识要追溯到1950年,那时候的毛岸青刚回国没多久,但是毛岸英已经与邵华的姐姐结婚,两家自然有了十分亲切的情谊。

图丨邵华

也就是在那时,毛岸青认识到了邵华,只不过,那时候的邵华还只是一个孩子,对于毛岸青只有着模糊的情绪。

1957年,随着毛岸青转入到了大连修养,二人再度联系起来,正所谓郎才女貌,二人都有着一定的文化修养,在聊天中对着对方都有着赏识。

随着互相寄信,毛岸青也开始越来越期盼邵华的信件,毛岸青知道,自己的心已经在邵华哪里了。

毛主席发现这件事情后,便在一次聊天中问毛岸青:
“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

只见此话一出,毛岸青的脸瞬间有了一丝红晕,对着自己的父亲说:
“如果要我找对象,我就找嫂嫂的妹妹邵华。”

毛主席随后就笑了起来,说:“我也看那个邵华十分的满意。”

图丨毛主席

看着父亲,毛岸青随后便笑了起来。

此后,毛岸青坚定了内心的选择,与邵华的感情越来越深厚,随着毛岸青的情绪转好,他的身体也开始转好,不久后就离开了疗养院。

很快,两人便结婚了,因为是自由恋爱发展的,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婚后生活也很甜蜜。

但是让毛岸青始终不能忘怀的,就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在幼时给予了他无尽的关爱。

对父母的深厚感情

1962年,毛岸青带着自己的妻子返回了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自己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十分高兴,二人相谈了许久。

图丨毛主席、毛岸青

但是在临别的时候,毛主席却突然叫住了毛岸青,对他说:
岸青啊,你都已经成婚了,该回去看望一下你外婆了。顺便,去看一下你的母亲。”

毛主席说完,脸上的神色一时间变得苍老了许多。

毛岸青见此,对着父亲说:“父亲,您放心,我一定回去好好看望母亲和外婆。”

回到湖南长沙板仓后,毛岸青先来到了自己的外婆那里,关心了外婆的身体状况,随后便来到了自己母亲所在的公墓。

毛岸青拿着一束鲜花小心的放在了母亲的墓碑上,看着墓碑上的三个字,毛岸青对于母亲的思念再也停止不了。

他走到了墓碑旁边,眼里面不断的流出泪水。

图丨杨开慧

随着情绪的变化,毛岸青想要跪下地给自己的母亲行礼。

但是此时他的妻子却阻止了他下跪,并指了一下上面。

看着杨开慧坟墓上面的红五星,毛岸青心里瞬间明白,杨开慧身为烈士,应当用军人的礼仪来祭拜。

于是毛岸青带着自己的妻子,郑重的给杨开慧鞠躬了三次。

回到北京后,毛岸青将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

此后因为那段时间,遭遇了极大的变故,为了不影响毛岸青的省会,毛主席很少与毛岸青见面。

但是毛岸青依然对自己的父亲有着很深的感情,时常给自己的父亲寄去信件。

1976年,毛主席离开了这个世界,毛岸青知道了这件事后,心中的悲情难以掩盖,但是因为身体,最终还是没能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

图丨毛岸青和家人

1990年,毛岸青再次来到了自己母亲的墓前祭拜,此时距离杨开慧的离世已经六十年了。

在离开的时候,毛岸青在上面写下了“杨岸青”的名字,一度引来了众人的惊愕。

这是因为早年间,为了躲避敌人,毛岸青用的是“杨永寿”的名字。

2007年,毛岸青在北京离世。

结语

提起毛岸青,可能很多人并不记得他的名字,比起来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女儿李讷,毛岸青并不是生活在大众的眼中。

身为毛主席的第二个儿子,他和其他的革命人物相比,是比较平凡的。

图丨毛岸青纪念馆

但是平凡的他,始终没有用毛主席的名声做过事,也一直活在为人民奋斗的路上,不曾停歇。

让我们为毛岸青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俄文   俄国   苏联   母亲   土地改革   军阀   大连   党组织   回乡   用意   北京   上海   外婆   妻子   父亲   儿子   瞬间   身体   感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