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山西老人来信,领导震惊:速查绝密1号档案

规矩硬如铁,守密重如山,每一位从革命艰难时期走过来的同志,他们都将此话牢牢印刻在自己的心中,并严格执行。

一如曾被增补为首届阳曲县政协委员,曾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的马文蔚,即使他的人生跌宕起伏,遭遇过诸多不顺,但他却始终严守国家的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

马文蔚曾是一位怎样了不起的人物,他为我国货币改革事业的推广与发展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如此优秀的他为何直到1984年才被世人所知晓,而在此之前却过得一贫如洗?

他的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深刻的道理呢?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一起走进马文蔚背后的故事,感知一位优秀书法大家的过人才华与人格魅力。

刻苦努力,从小练就一手好书法

马文蔚1904年12月28日出生于山西省阳曲县黄寨村,家中兄弟三人,大哥喜爱种田、二哥喜爱做买卖,而排行老幺的马文蔚则酷爱诗书。

其实,马文蔚从小喜欢钻研诗书,主要是受父亲马鹏程的影响,马鹏程是当地一位优秀的私塾先生,其做学问的本事在十里八乡都出了名。

自从马文蔚3岁起,他每天就跟着父亲马鹏程上课,一来二去,小小年纪的马文蔚饱览群书,出口成章,村里人都十分乐意地将其称为“小才子”。

为此,马鹏程也十分欣慰,经常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把马文蔚拉到身边,苦口婆心地说道:“我给你取名文蔚,意为才华横溢、才高八斗之义,就是希望你日后博学多才,成为对国家和民有用的人……”

当时的马文蔚年纪尚小,或许还不太懂得所谓的家国大义,但面对父亲的嘱咐,他总是答应得响亮又干脆。

除了饱读诗书,马文蔚还有着一项更为优秀的才能,那便是书法,而关于此,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刻苦努力故事。

犹记得那是一年冬天,刚满7岁的马文蔚跟着父亲马鹏程从学堂下课,可刚进家门,马文蔚就气呼呼地往房间跑去,丝毫顾不上自己衣服帽子上还未掸落的雪花。

“这孩子今天怎么了?”马文蔚母亲好奇地问着马鹏程。

马鹏程皱了皱眉,思考了一番,回答道:“应该是被学堂里新来的同学给比下去了,心里正难受着呢!“

原来,当天学堂来了一位同马文蔚年纪相仿的同学,这同学掌握的文化知识虽然没有马文蔚多,但其写的字倒是出奇的好,于是,一向不服输的马文蔚瞬间被激起了斗志。

“父亲,怎样才可以写出一手好字?”一个小时后,情绪有所缓解的马文蔚主动找到父亲马鹏程请教。

只见马鹏程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用右手食指沾了一点儿茶水,在桌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练”字。

“是啊,没人天生就能写出一手好字,只要肯练,我就一定行。”看到父亲写的“练”字后,马文蔚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自此之后,马文蔚每天除了必要的课堂学习,其他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练字上面,就连双手长满冻疮,疼到无法言语也不曾说过放弃。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以后,马文蔚的字有了明显的进步,也接收到了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

但马文蔚并没有止步于此,反而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长大一些后,他还在父亲的介绍下,向一些书法大家们虚心讨教,学习其精髓之处的同时,不断打磨专属自己的个人风格。

最终,通过多年的刻苦练习,马文蔚练就了一手好书法,字体行云流水,张弛有度,人人看了都赞不绝口。

毫不知情写下“中国人民银行”六字

1920年,从小成绩优异的马文蔚进入太原国民师范就读,毕业后在国师附小任教。

1928年,马文蔚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深造,随后凭借自身优秀的能力先后担任阎锡山第三集团军驻南京办事处秘书、中央造币厂审查委员会文书主任等职务。

1937年,马文蔚任“四联总处”视察员,深入全国各地调查金融界资料,历经周折撰写了一份极具价值的金融调研报告。

1949年6月,北平和平解放,有着多年金融工作经验的马文蔚辗转来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这里担任参事及金融研究员,深受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的青睐。

当然,也就是在中国人民银行任职的这段时期里,马文蔚毫不知情的写下了“中国人民银行”六字,而后,这些字体为中国货币改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50年4月,马文蔚在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工作快满一年了,在这里,他不仅工作能力突出,深受领导赏识,还因为一手好字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南汉宸。

南汉宸1895年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多次为我党提供帮助,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是中国金融事业的创建者之一。

和马文蔚一样,南汉宸从小也喜爱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所以,这份对于书法的热爱,让马文蔚和南汉宸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了挚友,这大抵就是书法的魅力。

一天下班后,南汉宸和往常一样,邀请马文蔚到自己办公室练字,表面上说是切磋技艺,但实则是南汉宸另有目的。

当时,正值新中国建设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带头作出努力,而货币改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于是,货币上的票面用字应该由谁来写,这个问题一时间难倒了南汉宸。

一开始,南汉宸考虑过由自己来书写,但多次提笔后,南汉宸都不满意自己的作品,就在他十分困扰之时,马文蔚的名字突然从他的脑袋里蹦了出来。

“文蔚,今天我们写点儿不一样的?”南汉宸对着马文蔚说。

马文蔚好奇地答道:“好,你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你觉得如何?”南汉宸试探性地问着马文蔚。

没想到马文蔚不假思索,直接就提笔写了下来,站在一旁的南汉宸看完马文蔚的书写,脸上瞬时笑开了花,而后又让马文蔚多写了几遍,其中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票面用字。

就这样,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被南汉宸给收藏了起来,一直到第二套人民币发行,马文蔚这才知晓了南汉宸当时让他书写这些字的真正用意。

但马文蔚并没有吱声,毕竟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必要大肆宣扬,当然也是为了保守国家秘密,保护我国货币的安全推广与发展。

无奈回归乡村,吃苦耐劳养活全家

1958年,54岁的马文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离开了原本的工作岗位,没有了经济收入的他只好带着妻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山西省阳曲县黄寨村。

回到家乡后,马文蔚一刻没有闲过,做过很多工作,扫大街、捡大粪、开垦荒地……

要知道,对于一个曾经手握笔杆子的文化人来说,做这些工作可是相当吃力的,但马文蔚并没有任何抱怨,因为他必须坚持,不然妻女只能跟着他挨饿受冻。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20多年过去,马文蔚俨然成为了一位身形瘦弱,头发花白的高龄老者。

此时的他还是住在黄寨村的老破房子里,由女儿女婿养家,而他每天爱做的事就是练字,虽然手指因为早些年的大量劳作已经变形,但这并不影响他行云流水般的字体展现。

在马文蔚看来,他的这辈子快走到尽头了,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奢求,只希望平平淡淡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可令马文蔚没想到的是,《山西日报》的一篇以假乱真的文章报道,让他决定鼓起勇气去追寻当年的真相。

1983年3月1日,《山西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真实书写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冀朝鼎的文章。

一时间,该篇文章在整个山西乃至全国都引起了轰动,所以即使身在偏僻小山村的马文蔚也通过女儿马眉知晓了此事。

“哎……”听完马眉的讲述,马文蔚瞬间情绪低落。

看着父亲怪异的神情,马眉好奇地问了问:“父亲,看你眉头紧锁,这是怎么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位经济学家而高兴吗?”

马文蔚思索了一番,想着此事已经过了30年的保密期,这才向马眉和盘托出了当年的实情。

听完真相的马眉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自己的父亲如此优秀,而生气的是世人竟将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真实书写者误认为成了冀朝鼎。

“父亲,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将实情说出来,这可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在马眉的反复劝说下,马文蔚最终同意写信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来澄清此事。

就这样,由马文蔚讲述,马眉代笔的信件于1983年3月22日送到了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吕培俭的手中。

接过信件的吕培俭,仔细看了看信封上的署名,好奇地向工作人员问道:“马眉是谁?”只见工作人员摇了摇头。

紧接着,吕培俭打开信件,认真看完了信中的内容,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完信的吕培俭十分震惊,赶忙通知手下:速查绝密1号档案。

要知道,绝密1号档案里收藏着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原稿,如果能让马文蔚的字体与原稿进行科学比对,那一切就能真相大白了。

于是,吕培俭邀请了著名的字迹比对专家,抽调了几个部门的精英,让他们组成工作组,拿着原稿一起去山西找到马文蔚,如果马文蔚才是真实的书写者,那国家一定要让马文蔚享受本该属于他的荣誉。

“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真实书写者谜底终揭晓

1983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组,在山西省分行工作人员及黄寨村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马文蔚破旧的家中。

看着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瘦弱不堪的老人,还有那破烂的生活环境,工作组心中不禁发酸。

带头的笔迹比对专家首先说道:“马文蔚老先生您好,我们收到了您的来信,此次过来是想再同您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看您方便吗?”

马文蔚很是激动,颤抖着双手邀请大伙儿坐下来,而后不好意思地说道:“各位领导不要嫌弃才是,家中太过简陋,还请随便坐。”

“您说哪里的话,一进门就看到了您满墙的优秀作品,是我们的荣幸!”笔迹比对专家回答道。

紧接着,马文蔚向大家详细阐释了当年的情况,还在众人面前再次提笔写下了“中国人民银行”六字。

虽然马文蔚此时的手抖得厉害,用的宣纸也是最差的,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有效发挥。

而后,笔迹比对专家将马文蔚新写的字与原稿进行了专业的科学比对,最终得知了一个肯定的结果——马文蔚才是“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真实书写者。

1984年7月11日,《北京晚报》刊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真实书写者为马文蔚的文章。

一时间,马文蔚从一个偏僻乡村默默无闻的糟老头子,成为了全中国人敬仰的书法大家。

而后,相关部门还对马文蔚进行了很多生活上的补助,也让这位为国家货币改革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前辈享受到了迟来的荣誉。

后来,马文蔚在接受一个记者的采访时曾说道:“书写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我爱中国。”

1988年3月29日,马文蔚与世长辞,享年84岁,他的事迹与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也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争相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阳曲县   中国人民银行   南汉   山西省   原稿   山西   绝密   年中   书法   国人   货币   来信   父亲   老人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