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没有像王莽、苻坚在惨败后迅速覆灭?

刘邦,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崇尚浪漫主义英雄色彩的人,对其行径颇为不齿,因为其不够光明磊落。而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底层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而站起来的人,则将刘邦视作图腾,历史上就有很多皇帝对刘邦评价极其高,比如在五胡十六国前期艰苦创业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石勒,就自称若与刘邦同时代,只能充当刘邦手下一员大将。关于刘邦的成功故事,无论是各种演义,戏曲或者是小说都已经讲解得十分清楚,其从沛县地方的地头蛇,到农民起义小势力,再到成为一方诸侯,再后来成为天下共主,每一段路都走得艰辛,几乎都是以命相搏,最终开创了西汉王朝。

而刘邦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可是却一直有贤臣良将辅佐,有大量百姓拥护,有无数军士效命。其实这一点,很多农民起义领袖都曾有这样的经历,譬如张角也曾在黄巾起义时一呼百应,追随者无数,这主要是因为底层百姓对当时的政府已经忍无可忍了,于是便拼死追随领导者的义旗。另外也包含陈友谅等人,陈友谅也曾手握数十万大军,所向披靡,可最终却在一场惨败后迅速走向覆灭。

刘邦创业

历史上,王莽曾经完成了天下大一统,取代了西汉政权,建立了新朝,其儒家圣贤的社会形象可谓是在当时天下士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当时不仅掌握了人心所向,更是掌握了天下牛耳。王莽成功虽然得到的很轻松,但是王莽的失败也来的格外快,王莽改革过于理想主义化,不仅折腾了百姓,更没有解决朝政的实际问题,最终直接到了新朝的崩溃,王莽很快被农民军赶下了台,刘秀成名的昆阳之战,以少量兵力进行斩首行动,一举端了新朝大军的中央指挥系统,直接导致了王莽近四十万大军的崩溃,之后新朝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覆灭了。

苻坚淝水之战惨败

而苻坚的人生轨迹则是更为传奇,这个一代雄主,经历了极为跌宕起伏的一生,早年靠着政变上位,之后历经艰难,改革成功后打造了一个强大前秦帝国,在王猛的辅佐下,很快完成了北方的统一,然后又用了数年的时间拿下了巴蜀等地,天下已经占据了十分之七,拥兵数十万,但是在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中,前秦大军六七十万人南下,结果因为统一辖制不利,前后未能呼应,导致了大军在还尚未和东晋大军交手的时候,就风声鹤唳而草木皆兵,大军一触即溃,六七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正值最巅峰的前秦帝国,还未及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就直接走向历史的尘烟之中,都没有翻卷起一朵浪花。

新朝和前秦的崩溃,主要还是不得人心问题,新朝因为王莽的一系列改革未能给百姓带来实际利益,反倒是助长了贵族剥削穷苦百姓的力度,政府也就此失去了人心,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之后,自然就会走上造反这条路。而前秦的崩溃,在于苻坚太过着急,在已经取得的土地上,并没有真正做到稳固,也没有收服天下人心,便开始强行推动统一之路,大规模军事行动本就劳民伤财,所以百姓根本不愿意为苻坚卖命,于是乎就有了前秦的崩溃。淝水之战只是最后的结果,而前秦的覆灭,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民心不稳,特别是河北地区归附不久的势力中,还有很多是前燕贵族,这些人蛰伏前秦只是一时避祸,等到前秦帝国出现了问题,这些势力肯定会想办法脱离出去,独立建国。

刘邦得人心

而刘邦,则是代表着民心,自古以来得民心得天下。

人心所向,就所向无敌,李自成之所以能在创业期间屡败屡战,在被孙传庭等人打得只剩下十多人逃入商洛山中,却可以在一年后重新回归,顷刻间笼络起数十万大军,这是因为李自成牢牢掌握着当时的民心,毕竟李自成宣传口号是跟了闯王不纳粮,这对于当时天下的百姓来说,有着非凡的号召力,有着无穷无尽的兵源,哪怕你失败了全军覆灭了,只要有那句口号在,天下百姓也能推着你不断向前走。

而大顺政权却又在人生巅峰时,没有完成守业,经历山海关一场惨败后,兵败如山倒。总体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民心,李自成在夺取天下之后,并没有履行不纳粮的政策,相反还搜刮了许多大户人家的家财,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当时李自成是崇祯帝自尽的重要影响因素,自古以来弑君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当时清军入关又是打着为君父报仇的政治口号,所以在政治上就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所以在没有人心支持的情况下,大顺政权在山海关惨败之后就快速走向了覆灭。

王莽篡位

而刘邦所处的时代,属于我国大一统思想被民间广泛接受的时代,百姓经历了上千年的奴隶制度和春秋战国战乱之后,好不容易在秦朝找到了上升空间,而以项羽为首的六国旧贵族,却想要重新回到先秦时代,这是天下百姓所不能接受的,毕竟在战国时期,百姓是被压榨得最惨的一个群体,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回到那个草创时代,毕竟经历了几千年才得来的社会政治地位,底层百姓会看得比一切都珍贵。

再加上刘邦算是底层发迹起来的豪杰,身边辅佐的萧何也是差不太多的出身,都是经历了民间疾苦之后,才一步步走向上层的,对百姓的疾苦比较了解,所以出台的很多政策,也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刘邦代表着最底层阶级的利益,从而向代表着贵族阶级整体利益的项羽发起挑战。诚然,刘邦没有项羽团队那么多的精英,也没有项羽团队那么能打仗,但是奈何刘邦身后有着广大的底层百姓支撑,所以在一次次惨败之后,还能迅速武装起来,和项羽再战。但是项羽所代表的贵族精英,则是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最终双方的实力也慢慢出现了逆转,到最受变成了刘邦大军三路钳形攻势包围了项羽,最终直接在垓下惨败。

要知道,从垓下的全面胜利,往前追溯三年,彭城之战,刘邦带领五六十万大军,以绝对优势进攻项羽都城彭城,并且一举攻破了西楚国都,结果被项羽带领三万骑兵杀了个回马枪,然后数十万大军被各个击破,直接就走向了崩溃,被三万大军一路追杀,全军覆没,刘邦都混到了逃亡途中多次把自己的孩子踢下车逃命的地步。但是仅仅过了三年,刘邦却拥有韩信北方的大军,自己在荥阳带领的核心团队,还有南方英布等人的大军,三路围攻西楚项羽,并最终实现了最后的胜利。可见,人心所向的刘邦,不可能被打垮。

刘邦创业团队

刘邦和其创业团队起点低,经得起失败。

刘邦之下都是底层出身,都属于没皮没脸的社会人士,因为生在失败之中,所以这些人一生都在经历失败,也正因为此,像萧何、韩信这帮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这一点就和贵族出身的项羽有着天壤之别,项羽失败之后,会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自尽。但是刘邦失败之后,哥几个聚在一起,喝喝酒,吹吹牛,谈谈女人,马上又可以东山再起。

这一点,王莽和苻坚是万万不能和刘邦相比较的,王莽出身世家,乃是尊贵的外戚,而且深受儒学影响,颇有君子风范。而苻坚更不必多说,氐族酋长之后,前秦创立之后,苻坚又是皇族近支,而且深受汉化影响,为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都自带尊严,更是自带闪光点,所以这类人都不允许有自己的失败。

王莽昆阳之战惨败

除此之外,王莽和苻坚都是儒学的坚定追随者,这两人都是君子秉性,而儒学教导出来的君子,大都是宁折不弯,这样的人可以成就大事,可是却不能够容忍失败,特别是一场惨败,俗话说也就是这类人不够厚黑,将尊严和脸面视作比生命还要珍贵,但是那些真正看透这些的人,最不屑的就是这个。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起点低,历经生死却可以横扫中原,而袁绍却在官渡之战后迅速没落。这也就是底层出身的石勒却有资格看不起历史上很多豪杰的原因。

苻坚王猛

最后就是核心团队凝聚力的问题。

刘邦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缺点,但是却是个极为出色的领袖,他懂得怎样领导底下兄弟,可以和打天下的兄弟们打成一片。但是王莽的核心团队,就没有那么强的凝聚力,在王莽成功之时,这些人可以凝聚在王莽周围,但是一旦王莽走向了失败,这些人可以瞬间鸟兽散。

而苻坚本来有一个完美的创业团队,但是其凝聚力最后的崩溃,还是在于苻坚扩张太快,而没有重视对新开拓土地上人心的凝聚,这种情况下,百姓惶恐之间,并没有和苻坚凝聚在一起。而且前秦核心阶级,也是有很多股势力,除了氐族统治阶级之外,还有羌族合作方,同时还有仇池加盟方,另外有前燕被兼并方,这里面除了仇池杨氏和苻坚一条心之外,姚氏和鲜卑慕容氏则是观望方,苻坚强,则继续追随,苻坚败,则想尽办法明哲保身,然后顺势吞并掉苻坚势力,果然,在淝水之战失败后,先是慕容垂独立,然后姚氏反叛,苻坚战败后死于姚苌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王莽   刘邦   项羽   前秦   民心   大军   底层   团队   百姓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