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大部份为什么都躲不过300年这个更迭周期?

#历史开讲#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王朝都难以超过三百年(清-268年、明-276年、元-97年、宋-319年、唐-274年、西夏-189年)大部份学者都列举了严刑苛政、穷兵黩武、世家大族、等等原因,但我们仔细研读历史中不为人所留意的细节!往往得出新的结论。汉族王朝最早由分封制转到郡县制是秦孝公的商君(秧) 变法提出! 春秋及战国前期各国统治方式沿袭商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的好处是天下大部份的领地由宗室贵胄分领!好处不言而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2、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3、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但弊端大于利!各宗室各自为政,觊觎王位的大有人在!以西周为例:

1、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2、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

3、容易导致中央统治的削弱,然后走向实际的分裂;

4、领地间人口、物资流动受限制会加大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产生难度,也削弱进行国家级大工程的能力;

5、在中央失去控制力时,各领主间以及中央和领主间容易产生内战,导致生产力和社会秩序经常被破坏,也导致领主和中央的财政困难;

6、由于各领主都有一套自己的官僚机构、各领主也有各自的搐望消费,导致总体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集权制,所以相应投入到社会发展的经济余量要比集权制少。

而源于商殃的郡县制延用至今也伴随着商君五法(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祸害千年!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行郡县制之后,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二、打破了割据局面

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分封制就是周朝实行的一种分封王公贵族的制度,他们有自己的兵权和行政权,因此很容易造成地方不服从中央的局面。郡县制的实行就有效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促进了社会安定

郡县制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这样就可以防止一些特权阶层滥用权力,更有利于回应百姓的要求,进而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四、提高了行政效率

郡县制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而且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以往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就更适宜任贤选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五、加强了经济发展

由于郡县制打破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打破了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情况,多以能够使君主更有效地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为百姓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产环境,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六、完善了地方制度

郡县制作为中国秦汉时期地方政治制度,一方面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治理方式,另一方面还赋予地方较多的自主权。秦统一之后将郡县制作为主要治理制度,西汉建立后虽经历了一段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时期,但是郡县制成为主流的趋势不可逆转。可见郡县制为地方制度的发展完善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七、奠定了省市雏形

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而且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从郡县制开始,发展到唐宋代的路、州、县,再发展到元明清的省、县,最后到新中国的省、市、县,郡县制有着奠定基础的作用。

当一个王朝初建的时候,用丈量土地、审查户籍、搜罗流民的方式,基于当时的大数据,设置了一套管理制度,可这制度在时光的推移之后,往往会不符合数十上百年后的现状,往往会失去公平和效率甚至活力,进而拖帝国后腿。

这个时候,如果还不寻求变化,王朝就会出大问题。为何会如此,就和经济规律有关,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土地兼并问题。无数历史告诉我们,土地产权的趋势都是渐渐从大多数人手中转移到少数人手中,这就是贫富分化的开始。

当土地归属权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无数曾经可以自给自足的自耕农,在失去土地之后,就成了依附地主的佃农。

这个时候,我们再看看制度设置的初衷,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成为帝国网络中的一员。可是,当自耕农成了佃农之后,情况就变了。佃农依附的主体是地主,关系的转变意味着王朝的控制力下降。

这样的情况下,曾经能收的税赋当然会较少,王朝需要更多兵力和劳力的时候,基数也会减少。即便人口增长了,但税赋和人力还有动员力却下降了。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们,基于利益诉求,也会通过隐瞒人口和土地,减少自己要支付的税赋,甚至利用自己的身份,免除税赋。这个过程约三百年!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官寮制度的设定

1、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是侦刑讼合一、也就是今天现代社会的公检法不分!诉讼全靠个人道德和利益关系!势必造成民间大量冤假错案!极易被民间组织煽动推翻现政权!

2、古代官吏的薪资待遇不合理!

3、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不得不把管理权授予给一部分社会成员,这些成员大多数是来自于地主阶级的。在一人权力的影响大于经济影响的社会里,权力本身很容易成为掌权者的腐蚀剂。

4、为了建立庞大的官僚网,又不至于造成国家过重的负担,政府对官员采取了两种看来是相互矛盾的政策,即按官僚等级划分的封建特权和普遍的低薪制度。

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利用权力谋私,贪赃枉法,假公济私,贿赂迎奉,两重人格等等成为中国封建官僚的通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王朝   郡县制   佃农   领主   官僚   历代   周期   土地   中央   政治   制度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