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堤风·盐渎县立(6)



许正和长篇力作《范堤风-盐城2100年历史笔记》(总12)

第一章 盐渎县立(6)


第4节 “庙堂偏谙政略”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盐渎建县前后其它一些背景资料吧。

 西汉时期有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那就是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的一本重要典籍——《盐铁论》。书中记述了西汉朝廷对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其核心,便是为桑弘羊所倡导的关于盐、铁、酒等在国营垄断与自由经济之间的争议。这次辩论会的主持人虽是汉武帝的小儿子昭帝刘弗陵。但辩论的中心话题,却仍是武帝当政时的一系列政策。在会议上,面对“贤良文学”们“罢盐铁、酒榷、均输”的要求,桑弘羊则对武帝时期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采取坚决维护的态度,认为它“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汉·桓宽《盐铁论·第一卷》)〕,又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的作用。因而决不可废止。我之所以在这里说上这一点,只是想间接证明武帝时期对全国盐铁业加强监管的态度。


 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汉代的封国制度。中国封建时期的分封制起于西周,到了秦汉时期,因为吸取了春秋、战国时期大纷乱的教训,所以封国制大多已为郡县制所取代。就分封制本身而言,其中本有想依靠血缘关系(汉初异姓王除外)来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但封国国力一强,搞不好就会藐视中央的权威,所以这是一对矛盾。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激烈的社会动荡。比如,在武帝的爸爸景帝刘启时期,就发生过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之乱”。因为我在这里谈的是盐渎,所以就靠拢一点说话吧:以汉盐渎县和古射阳县上属的封国(封地)为例,汉初,古射阳县(包括古盐渎县地)是射阳侯项伯(刘缠)的封地(或称射阳侯国地),惠帝三年(前192)废(至于公元前117年,武帝封第四子刘胥为广陵王,那是盐渎建县之后的事)。反正,这其中有着较多的两种制度交错的情况,原因便是这两种制度其实各有利弊。当政者一会儿觉得这么办好,一会儿觉得那么办也许更好,完全是由着皇帝拍脑袋来决定的。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接续前面所议,把盐渎建县的事归纳一下了:


 盐渎的建县,是在汉武帝连年发动对匈奴入侵的反击战争所需巨额军事开销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是汉武帝在桑弘羊等大臣的坚决支持下推行盐铁管理新政“以佐助边费”的急切考虑之下,其中还包括统筹考虑封国与郡县管理之间矛盾的一种具体调整措施。因为,盐渎的建县对于上述几点,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我在我的《盐城赋》一文中,在“汉武虽输文采”之后,接上“庙堂偏谙政略”,我认为是相对准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射阳县   射阳   政略   盐城   县立   封地   庙堂   汉武帝   西汉   矛盾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