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君还是昏君?

有人说他荒淫无道、贪玩成性;有人说他聪明颖慧、智勇双全;有人说他多才多艺,精通外文;还有人说他不理朝政,不务正业。明武宗朱厚照一直饱受争议。那么他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的看。

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的父亲就是明孝宗朱佑樘。这位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制皇帝,只有张皇后一人。夫妻二人有两个儿子,可惜次子朱厚炜早夭,朱厚照就成了独生子。自小就被宠爱。正所谓溺子如杀子,贪玩成性就是从小养成的。再加上朱厚照身边的“八虎”变着法地给他进献好玩的东西,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朱厚照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

登基后,朱厚照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越来越离谱。朝臣纷纷进谏。内阁成员谢迁、刘健等人不惜以致仕相威胁,可是朱厚照竟然批准了他们请求,依旧是我行我素。

后期,建造了“豹房”。在里面藏着许多乐户、美女,甚至还有男宠,供朱厚照日夜作乐。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带着江彬等人到处寻花问柳。夜间闯入百姓家里,令女子作陪,有的还带回宫中。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宁王朱宸濠作乱,朱厚照借机南巡,一路上也没有消停。回京时,在清江浦自驾小舟捕鱼,不幸跌落水中,身体每况愈下。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驾崩。年仅三十一岁。

以上所作所为,的确够闹哄的了。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但是,朱厚照在位十六年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第一,就是有争议的“应州大捷”。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蒙古小王子率五万骑兵入侵大明。正巧朱厚照在外巡边,来到了阳和。他当即调兵遣将,以小股兵力牵制住对方,然后不断增加兵力,最终在应州大败小王子。对于应州大捷的战果,《武宗实录》里的记载是,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双方投入的兵力得有十万人,就算是肉搏战,也不能是这个结果呀。而且朱厚照还自称亲自消灭了一个蒙古兵。关键是此战之后,蒙元这边的情况是“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如果仅仅死了十六个人,为什么是这么个情况呢。显然,应州大捷的战果被人为抹杀了。

第二,朱厚照重用身边的刘瑾、张永等“八虎”,以及后期的江彬、钱宁等人,有压制文官集团的意图。要知道自打土木之变后,文官集团势力越来越大。到了正德年间,可以说是一家独大。朱厚照为了与之相抗衡,自然要重用一些人。批准谢迁、刘健等人的退休报告,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可以说,此时的文官集团对皇权的束缚得到了缓解。后期刘瑾把控朝政,开始肆意妄为,朱厚照还是十分果断地诛杀刘瑾。说明他并不糊涂。

第三,朱厚照建造的豹房,除了享乐之外,还有强化明朝军事力量的目的。要知道朱厚照挑选的豹房侍从人员,基本都是武夫。朱厚照经常指示这些人要重点训练明朝的军队。他本人也对军事训练、战事等感兴趣。他这么做,无非是想改变朝中重文轻武的局面,恢复到土木堡之前那种文武平衡状态。在笔者看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实在是太难了。即便是朱厚照再活个二三十年,也是达不到的。

第四,朱厚照对外来文化十分感兴趣。他精通藏语、梵语,还学过葡萄牙语、回回文、蒙古语等语言。还起过一个蒙古名字“忽必列”。另外朱厚照喜欢吟诗作画,还精通音律。曾赐大学士杨一清诗十二首,其中有一首名为《上马留题》,“正德英名已播传,南征北剿敢当先。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在笔者看来,朱厚照算不上明君,但也不是昏君。他为江山社稷做了一些事情,任用的大臣也都是很有能力,遇到大事绝不糊涂。他就是一个出生在帝王之家,被推上皇位的一个少年而已。他也许并不喜欢当皇帝,也许想逃离那座深宫,也许对登上皇位颇为无奈。正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昏君   正德   明朝   蒙古   文官   皇位   朝政   大捷   兵力   笔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