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延续至今?黄河与长江的流向是关键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绵延至今?

这四大古文明其实有很多共性:

都位于北纬三十度左右的气候温暖、适宜规模化生产的平原地区,周边都有大型河流的存在。

古埃及在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在两河流域、古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古中国在黄河流域

因为文明早期,人类非常依赖种植业,但由于缺少水利设施,所以只能在大型河流周边发展农业。

从这些先天地理条件上来看,四大文明的差别并不大。而且,四大文明都先后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大一统,那为什么只有古中国生存了下来,而其他三大文明都最终消失在历史深处?

这说明,中国的地理条件一定有特殊之处。

一、独一无二的“母亲河”流向

通过这张图我们能发现,黄河与尼罗河、印度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流向不同

除了黄河之外,其他三大文明的“母亲河”全部都是以南北流向为主。

只有黄河,是从西向东,由发源地青藏高原汇入渤海。

正是这流向的差别,改写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

人类在文明早期,由于生产力和组织力的低下,普遍以部落这种小团体形式存在。部落沿着河水的流向,分布在河水两岸。

要形成大型文明,就代表一群部落中,出现了强大的兼并力量

在中国,这个兼并事件我们耳熟能详:西部的炎帝集团,中部的黄帝集团,和东部的蚩尤集团,他们的势力范围就以黄河流向分别展开,最终中部的黄帝集团整合了整个黄河流域的部落力量。

在埃及,这种部落兼并则以尼罗河的南北流向展开。在古埃及,部落被希腊人称为“诺姆”,这些诺姆就是一个个独立王国,拥有自己的文化、军队和政权。

随着长时间的小规模兼并,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北部和南部两个独立王国。北部为下埃及王朝,南部是上埃及王朝。

最终,上埃及的国王美尼斯征服了北部的下埃及。古埃及至此统一。

可见,在文明早期,“母亲河”的流向实际上决定了部落兼并的方向。

但是历史证明,东西方向兼并的好处远比南北方向大得多。

这是因为,如果这些要组成为文明的部落是按东西方向分布的话,这就代表他们处于同一纬度附近;如果这些部落按南北方向分布,这就他们处于同一经度附近。

我们知道一个常识:纬度差别越小,光照水平差别越小,产出的农作物乃至整个动植物环境的差别也就越小。

比如小麦与水稻,在当时的种植范围就很受纬度限制。

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水平极为低下的文明早期,人们普遍要“看天吃饭”,纬度的差别其实就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产别,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别又会进一步导致政治、文化和军事制度的差别。

也就是说,纬度差别越大,部落之间的兼并难度也就越大。换言之,纬度差别越小,各部落越容易找到共同点融合在一起。

试想一下,各部落吃着不同样的食物、穿着不同纤维制成的衣物、蓄养着不同样的家畜、住着造型差异极大的房屋,彼此间的融合必然困难重重。

从这个角度出发,古中国的部落沿黄河东西分布,因此维度差异很小,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中国最开始的部落兼并,比其他文明容易得多,兼并后也稳定得多,因此兼并后的新团体规模也就大得多

中国之后的统一史也深受东西向河流的影响。因为中国不仅仅是黄河东西向,另一条影响深远的大河——长江也是东西流向

中国是在的手中完成了初步统一。秦国在北方的征伐,就是对黄河流域势力由西向东的整合。长江流域的诸多部落和小国,此前则已经由楚国完成了兼并。

秦灭楚,就是黄河流域势力长江流域势力的全新整合。整合完成后,中华文明的基本盘已经初具雏形。此后的两千多年开拓史,不过是从这个基本盘向外延伸而已。

可以说,黄河和长江的东西流向,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

但这似乎只能证明,古中国在整合各部族力量时拥有先天优势,但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华文明从未断绝。

历史上,其他地区也形成过可以与古中国相提并论的强大文明,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等等。为什么这些文明也消亡了呢?

这就要提到中国地理位置的另一大优势——封闭性

二、天然屏障保护中华文明

除中国外,无论是四大文明的其他三大文明,还是后来居上的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文明,他们之所以在历史上“断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敌对文明的技术进步,这些文明的自然防护体系(比如大川大洋)失效了。

文明早期,世界还处于莽荒,各文明的主要任务还是兼并小部落,打造出更大的政治实体。

但无论是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古印度,他们的自然防护体系都非常脆弱。

古埃及位于亚非欧交界之地,周边没有大山阻隔,海洋也起不到任何阻拦敌人的作用。一旦亚洲或者欧洲出现了强大的侵略集团,埃及只能被动挨打。

最终,古埃及就是被亚洲国家波斯灭掉的。

古印度虽然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部是青藏高原,但印度地理中有一个巨大的弱点——开伯尔山口

雅利安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大月氏人、嚈哒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和近代英国人等侵略者中,除了英国之外,基本陆上侵略者都会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

一波又一波的入侵者,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制度和文化,这就是古印度文明难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更不用说身处四战之地的古巴比伦,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而古中国的地理形势却大不一样。

中国东部和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和南海,西部是至今也让人生畏的青藏高原。只要中国整合好黄河和长江这两条基本盘,唯一能对中央王朝产生威胁的就只剩下了北方的游牧民族。

中央王朝因此修建了横跨东西的万里长城,试图将整个游牧民族挡在外面。整个国家呈“凹”字型封闭状态。

一些强大的朝代,中国还会直接将北方纳入自己的版图。

上面这张图是中国的地形图,虽然并没有标注任何国界线,但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出绝大部分轮廓。

这是清朝时期的疆域图:

可以看出,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北部是蒙古高原,西部是青藏高原,东部是东海,南部是南海。

这个时期,中国的版图就是以自然形成的高山大洋为界,想要打破中国的防御,传统方式几无可能。

最终,英国人开着先进的战舰来到了中国,从古代王朝从未设想过的进攻方向,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但这时,古中国文明已经自由演进了数千年,已经形成了极其强大的文明向心力,不会因为几场对外战争的失败就彻底丧失。

近现代时期,虽然不少人一度对中华文明大加挞伐,甚至搞出了所谓的“河殇派”,但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下,中国并没有失去自信心,反而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河殇”们认为,欧美是“海洋文明”,天然会经商和沟通,而中国是封建保守的“大河文明”,完全不懂得商业的重要性,必须彻底“改造”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欧美的先进是建立在黑人、印第安人和亚洲人的累累白骨之上的,和所谓的“海洋文明”根本没有必然联系。

况且,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文化一直都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中国现在独步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交往渠道拓展,就是对生活环境大刀阔斧的改造,必然塑造会新的文化乃至文明形态。

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正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语

如今,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还“硕果仅存”。但正如前文讲到的,那些保护了中国文明数千年不受外敌入侵的大川大洋,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面前,早已不能独自承担起守护中国的重任。

青藏高原的边缘,有虎视眈眈的印度与解放军对峙;东海、南海有日本、韩国、美国等势力不断侵扰,特别是东南方向的台海问题,更是大陆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但我们坚信,绵延数千年不绝的中华文明,能够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些外部力量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自卑”、“历史虚无”是文明的腐蚀剂,拥抱它们就不可能铸就中华文明新篇章。

让我们再次给予“母亲河”和“黄土地”最深沉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黄河   流向   黄河流域   尼罗河   巴比伦   中国   青藏高原   埃及   长江   差别   文明古国   关键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