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锅炉工买破布遮灰,意外发现布上4位皇帝盖印,专家:国宝级文物

“谁能想到别人送的一块破布,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呢?”

这是一位来自吉林的锅炉工所经历的真实事件。

当年他只是想买一块布遮盖一下锅炉里的煤灰,

却想不到引起了专家的高度关注,

最后甚至在专家的建议下上交了国家。

这块布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竟然能引起国家如此强烈的反应?

这块破布真正的价值又能高到何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块破布中所隐藏的秘密。

20世纪50年代,吉林长春棉纺厂内,许多工人都在忙活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锅炉工老李也是其中的一员。

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被分配到了厂子的锅炉室烧煤,

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现在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年轻的俊朗,有的只是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

由于厂里的锅炉比他的年龄都大,所以也出现了部件老化的情况,产生了许多无伤大雅的缝隙,

但是,这些缝隙虽然不会对老李的人身安全造成什么威胁,

可每当开始起风的时候,锅里的煤灰都会被风从缝隙里出吹来,

让老李本就有些黝黑的脸庞变得更加狼狈,

最重要的是,这些煤灰还会从老李的鼻孔和嘴巴里进去一部分,

时间一长,老李的肺部和呼吸道已经受到了不小的损伤,

于是,他便想着找个什么东西,在不影响锅炉工作的前提下挡住煤灰,

所以,一块随用随盖的布成为了老李的首要选择。

某天下班后,满脸灰尘的老李来到了街上,一边逛着,一边嘟囔着:

“今天说啥也得找块布回去,要不然早晚得呛死。”

凭借着脑海中的记忆,老李找到街上的一家布庄,

可一进门,却发现这所老布庄已经重新装修,主要卖起了丝绸制品,

如果只是为了盖煤灰而花大价钱买丝绸,那实在是太浪费了,

于是,给老板打了个招呼,说明来意以后以后,便转身想要离开。

突然,老板叫住了老李,然后从脚下的旧柜子里抽出来一块破布递给老李:

“都是老街坊邻居了,这块布我留着也没用,你拿去用吧。”

老李展开破布后,发现上面落满了灰尘,灰尘下似乎有什么花纹,

但老李却没有在意这些,只是看了看大概的尺寸和厚度以后,

便在表示感谢之后,拿着布离开了布庄。

当老李将破布铺到锅炉边上以后,正好能将锅炉的缝隙挡住,

这样就不用担心煤灰吹到嘴里了。

就这样,破布在锅炉上覆盖了差不多10年多的时间,

直到1962年的4月份,老李的一位后辈亲戚来长春探望他,

这才正式发现了破布中未曾有人发现的秘密。

当时,这位年轻人手里提着水果等礼品找到老李,

一样就发现了这块盖在锅炉上的破布。

“大伯,为什么锅炉上要盖一块布啊,难道不怕温度高烧了吗?”

老李笑眯眯的讲述了破布的由来,年轻人听到后也觉得十分正常,便和老李唠起家常来。

等老李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年轻人就打算帮忙打扫一下大伯工作的地方,

没想到当他走到破布面前,近距离的看到这块破布以后,

一股强烈的惊讶之意迅速涌上心头。

在近距离的观察下,破布上不仅有一些独特的纹路,

旁边还有许多红色的字迹。

为了能够看清破布上的图案,年轻人将破布上面的灰尘和污垢小心翼翼的清理掉,

然后拿到了光线充足的地方重新观察,

这一看不要紧,鲜红的“乾隆宸翰”四字大印赫然映入年轻人的眼帘,

并且印章的下方,还有乾隆皇帝的亲笔留字,

除此之外,万历皇帝,嘉庆帝和宣武帝的印章都在上面清晰的印着。

能够让如此之多的皇帝在上面印章,那就算它真是一块破布,现在也是一件宝贝,

更何况布上还有许多纹路没有看清。

这时,老李正好打饭回来,刚要喊亲戚吃饭,也发现了破布上的那些纹路,

“大侄子,这是从哪发现的?”

“这就是您盖锅炉的那块布,上面还有皇帝的盖印,肯定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

听到亲戚这番话,老李放下手中的饭盒,开始和年轻人一起小心翼翼的清理起这块破布来。

许久之后,一幅长达一米多的巨幅古画出现在了老李二人面前,

布上画着12个身着华丽衣服的人,其中有一位眼睛炯炯有神的女子,

端坐在通体乌黑的骏马上,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大小姐。

在她的身边,遍地的黄沙告诉世人这里是一处沙漠,

在作者高超的画工下,不仅能够清晰的看到大小姐身上皮草的毛发,

就连沙子似乎也能一粒一粒的从画中流下来。

如此高超的画工,难怪会被这么多皇帝留下自己的章印,

假如这幅画是流传下来的真迹,那么肯定是有市无价的宝贝。

于是,为了弄清这幅画的真伪,老李和亲戚带着这幅画来到了当地的文物局,

想要这些权威的专家来鉴定一下。

当专家看到还没展开的破布时,脸上露出了些许的不耐之色,

这是因为当时的文物局正在向当地全体人民征集失落的文物,

如果能够找到真正的文物,那么组织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因此,不少村民也不管是不是文物,反正只要是看着上了年头的就拿出来,

但其中并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文物,

所以,此时的文物局专家把老李二人也当成了凑热闹的村民。

可是,本着宁看一万,不放其一的态度,专家还是展开了破布,

这下可好,当画卷完全展示在众人的面前时,

专家们脸上的震惊之色是完全压抑不住的。

在经过认真的观察后,专家可以肯定这是一件文物,

但具体出自于什么朝代,出自何人之手却是没能分析出来,

于是,当地的专家以普通文物的价格奖励了老李160元,然后便将这副画带到了更高级别的文物局,

由更权威的专家负责鉴定。

160块虽然在现在不算什么,但放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天价,

兴奋的老李也不管画是什么了,带着钱就回家了。

但他没有想到,这副画在经过更权威的鉴定后,

竟然是一件足以被称为国宝的文物。

原来,这副画的真相就是金代画家张瑀所作的《文姬归汉图》,

讲述的是东汉才女蔡文姬被曹操派人从匈奴接回大汉的故事,

张禹凭借极为高超的画工,将蔡文姬归汉中的一幕栩栩如生的画了出来,

单单只是这幅画,就已经足以被称之为国宝,

再加上后来的许多皇帝在画上留下自己的笔迹,

让这件本就价值极高的化作得到了更高的升华。

由于这件文物所带来的价值极高,因此国家专门再次派人来到了老李家。

当不知情的老李看到组织的同志们找到自己后,

以为是那幅画其实是假的,组织派人拿回那160元,顺便带自己去坐牢,

于是吓得浑身发抖,说话都开始磕磕巴巴的。

直到到访的同志们表明自己的来意,并且再次掏出2000元的奖金之后,

老李才明白自己当时用来盖锅炉的破布,其实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国宝级文物之后,

这才放松了心情,然后讲起了自己得到这件文物的过程。

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

这幅《文姬归汉图》被珍藏到了吉林省的省博物馆内,

并且是作为镇馆之宝供后人观赏。

文物,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就是古代留下来的物件,

除了其极高的价值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用途,

但实际上,文物的存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年的人们生活习性,

还会对民族统一提供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国家才会对发现的古墓等文物给予极高的重视,

不仅对挖掘古墓有着极高的优先权,还在保护文物上立下了相应的法律文案,

这么做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

因此,当我们意外得到一件文物以后,千万不要被金钱冲昏头脑,

如果买卖文物,不仅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更是一种对历史的一种亵渎,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上交相关组织,由国家来处理这件文物。

就连不少明星都在这样做,国际巨星成龙冒险拍摄了《十二生肖》这部电影,

凭借其自身在国际的地位,让流失在国外的几座十二生肖兽首重新回到了中国,

这才是我们面对文物应该有的态度。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就是在有了这些文物的存在才得以被证实,

所以,请保护好中国的文物,请守护好中国的历史,请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锅炉   文物   盖印   皇帝   煤灰   画工   发现   专家   吉林   纹路   灰尘   意外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