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再现!!!专家称年轻人不应该拼存款!

根据2022年12月央行的数据,61.8%的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比2017年上季增加了3.7个百分点。2022年居民储蓄增加近18万亿元,同比增加8万亿元。关于居民存款为何持续上涨,从2022年起市场热议就一直如此。许多分析表明,这一增长反映了居民储蓄的强烈愿望和消费需求下降的低愿望,因为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需求受到抑制,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但如果家庭消费的总倾向大幅下降(储蓄率大幅上升),那么整体结果将是经济疲软、收入下降、贷款减少、储蓄下降而不是上升。

推动“超额储蓄”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居民储蓄的增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恶劣和散点疫情频繁,人口消费不畅,预防性储蓄高;二是居民购房意愿下降,相关资金回流到银行账户;三是2022年底的银行理财赎回潮导致了大量低风险偏好(2014年为6.5%)的理财资金恐慌性回归储蓄。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至6000亿元(占超额储蓄总额的12%),将导致实际储蓄率再降低1个百分点至30.5%,并再提振消费1.5至2个百分点。

针对此现象,2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育专家储殷在财经网科技 “两把椅子一场谈话”节目中表示,存款不是年轻人的强项,年轻人本来就不应该拼存款,应该拼希望。

许多网友并不认同,纷纷表示,“希望就是存款越来越多!”“不拼存款难道拼贷款?”“‘砖家”怎么又冒出来了?”“建议专家回归真正的生活!”

日本教授“成田悠辅”建议老年人集体自杀,集体剖腹,原因是为了缓解日本的经济压力,这句话一出,年轻人立刻在日本圈粉30万!真是世界专家的一般砖,在砖家叫兽横行的时代,我们好像可以相信的不多了,各种废话,口若悬河,倚仗自己的身份,说一些无用的废话,对自己说的话没有责任。

就在前几天,热搜上出现了“不再提问专家的建议”,随后又有“青年人对专家越来越反感”。为什么年轻人对专家越来越反感了?因为专家的言论太信口开河,不考虑真相。大家讨厌的不是专家,而是愚蠢和不负责任的言论。而发表这些言论的专家,他们总是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姿态来给别人指点江山,很明显是没有经历过生活的人,所以就给人很傻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一些专家不负责任地提出了导致许多社会现象发生的建议。比如有专家说低收入组可以租闲置房屋,对专家口中低收入组的标准很好奇

例如,在2月5日,一位经济专家在微博上大放厥词,并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18岁,以鼓励年轻人现在生育。婚姻的可能性涉及更多因素,如找到结婚对象、双方是否愿意结婚、是否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等,但如果没有一个因素考虑好,婚姻可能是不幸福的。这位专家最近又在胡说八道了。他们自己不想工作,也不想赚钱养家吗?人人都想工作挣钱,都想孝敬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但现实太残酷,现在真的很卷。现在厂子都招年轻人了,35岁以上的找工作太难了,收入不稳定。专家们会跑火车,站着说话不会腰酸背痛。就好像他一生中从未失业过一样。他应该整天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出去,想当然。

最近北大教授梁建章发了一篇文章:失业者要收失业税,让他们明白躺平是要付出代价的,与其抱怨生活不顺,不如找份工作,不要计较钱多钱少,只要好好干活,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甜蜜!每月3000元收入只能解决基本的个人衣食问题,想要摆脱贫困娶妻生子的梦想还很遥远,不切实际!

当我们还妄想给失业者多拿点失业补助的时候,专家们说:“这些人应该受到失业税的惩罚,让这些无工作的人每月付钱,促使他们努力工作,不要再躺平了,主动找工作”。很多人越来越讨厌专家了——我因为疫情,失业了,拿到失业金勉强养活我的家庭,你还想抢我的羊毛?其实不是,大多数没工作的人每天都会反复看招聘网,甚至跑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甚至各种招聘群也在打听,只为找到心仪的工作。但这很难,如果他们真的被失业税所吸引,那么他们就不会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只会助长资本家的士气,并允许他们无限减薪。所以求职者只能无奈接受,因为失业了就得交税,那你就只好勉强将就找工作。失业税如果成型了,企业就会从此崛起,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招不到人了,但各种工资待遇的工作都会抢破头,以前人才自己不合适。

毕竟,专家们可能希望年轻人不要太有野心,有工作就做吧,其实很多人学历很高,但整天在家里啃老都找不到工作。即使有些人每天打鱼三天晒网,专家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少数人养活自己,但这可能会伤害许多积极寻求工作的人。

根据2022年12月央行的数据,61.8%的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比2017年上季增加了3.7个百分点。2022年居民储蓄增加近18万亿元,同比增加8万亿元。关于居民存款为何持续上涨,从2022年起市场热议就一直如此。许多分析表明,这一增长反映了居民储蓄的强烈愿望和消费需求下降的低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存款   失业者   都会   日本   百分点   意愿   找工作   愿望   居民   年轻人   收入   建议   年轻   专家   经济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