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年仅5岁的抗日英雄,小金子牺牲了

1937年4月15日,日军气急败坏的杀害了5岁的小金子,凶狠的鬼子为什么对一个孩子这么残忍?这还要从他父亲王凤阁说起。


王凤阁,1897年出生在吉林通化县的一个教师家庭。在王凤阁年幼时,他随父亲读书,同时还练习武术,所以王凤阁自幼就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1916年,王凤阁进入通化县师范读书,他经常用洞箫吹岳飞的《满江红》,以精忠报国勉励自己。

到了1923年,王凤阁到东北军步兵第五十八团当了副官,从小一身正气的王凤阁从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国为民。他看到军阀之间非常混乱,同流合污,置百姓安危而不顾,王凤阁痛心选择辞职回家经商,期间苦练武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凤阁奔波在通化、临江等地,为了筹集抗日用款,他变卖祖上家产,得到母亲大力支持,她说有国才有家。


王凤阁组建辽宁民众义勇军,队伍中有学生、工人、教师等。大家满腔热血,坚决打倒日寇,解放东北。


王凤阁机智勇敢,又有一身好武艺,每次胜利都激励了他们的抗战信心。 日军为了对付他,绞尽了脑汁。


在这期间,他与妻子相识相知,一起打鬼子。1933年他们的儿子小金子出生了,他从小跟着父母在队伍长大,妈妈奶水不够,就用高粱糊喂他。没有同伴,很多叔叔阿姨有空就逗他玩,他们从外面找到点吃的自己也舍不得吃,都给小金子留着。小金子没事了就看他们操练。


他的玩具就是子弹壳,耳濡目染中,4岁的小金子,已经开始用木头枪有模有样地练习射击。他说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成为一个打鬼子的英雄,小金子就这样跟随父母周璇于通化一带。在队伍里条件非常艰苦,小金子从来不哭很坚强,正所谓虎父无犬子。


随后王凤阁和杨靖宇合作,一直奋斗在抗日前线。收复了大量被日军占领的地区,日寇完全没有想到这位民众自卫军领导的钢铁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日本人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1935年,日军打不赢王凤阁,于是逮捕了他的岳母,折磨她,逼迫王凤阁投降,王凤阁大骂日军无耻。


1937年春天,由于叛徒出卖,王凤阁的部队被日伪军发现,把他们抓住,想为己所用,便摆了一桌酒席劝降,结果被王凤阁掀了。气的他们把他手掌用钉子钉住,对他严刑拷打,可他仍旧不肯投降。敌人无奈之下,把坏主意打到小金子身上,他们给小金子拿来糖果饼干玩具,认为小孩好引诱,会把知道的说出来。


他们没想一个5岁的孩子竟这么大义凛然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吃日本人的东西。”日军见他们软硬不吃,气急败坏的决定杀死他们一家。


行刑的时候日军为了振威风,沿途让很多百姓观看,人们又气愤又无奈,王凤阁边走边讲抗日精神,敌人害怕了,走到他们提前挖好的两个坑前,让王凤阁跪下,他坚决不跪,日军军官猛挥一刀就杀害了他。


他们把枪口对准了她们母子俩,小金子虽小看到爸爸牺牲了,他知道和妈妈要面临什么,他抱紧妈妈说:“妈妈,我不怕,你抱紧我”。


紧接着响起枪声,妈妈随之倒在地上了,小金子哭着爬着喊着妈妈,又一声枪响,打在了小金子身上,孩子仍然能够动弹,鬼子又打了一枪,孩子没有了声音,一家人英勇就义了,百姓们有的都哭出了声。


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们敬佩,缅怀先烈,以史为镜,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金子   通化   通化县   日寇   气急败坏   日军   鬼子   队伍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