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了,离开“老搭档”赵本山的范伟,露原形了

文|龙跃谭

编辑|龙跃谭

●○ 前 言 ○●

赵本山曾经说过,“要说谁在表演上能压我一头,那还得是范伟”。

作为金牌搭档,范伟与赵本山合作登上春晚数次,但却在最红火的时候退出春晚舞台,离开赵本山独自闯荡演艺圈。

如今17年过去,离开赵本山的范伟,逐渐显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坎坷的学艺之路○●

1962年,范伟出生在沈阳的一户工薪阶层家庭。

父亲在工厂里上班,母亲是商店里的售货员,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个弟弟。

三个孩子的家庭并不富裕,于是范伟的父亲开始写一些文章投稿,但大部分都被退稿了。

父亲喜欢文学,从不放弃,依旧乐此不疲的写稿,而母亲照顾着家里的家长里短,久而久之就会发脾气。

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范伟学会了察言观色,也吸收了父母的优点。

他继承了父亲的隐忍和坚持,也学会了母亲的勤俭和细致,但随着他慢慢长大,一个缺点慢慢“暴露”!

范伟太内向了!

不管和长辈还是同龄人,范伟都不愿意交流,父亲眼看着儿子越来越面腼腆,不由得开始心急,因为在他们眼中,腼腆的孩子以后进入社会要吃亏。

为了让范伟有所改变,父亲决定让他去学习、历练,第一站就是学舞蹈。

在舞蹈学校,范伟属于资质不太好的那种,矮胖,老师教的动作虽然都能学会,但是效果上大打折扣。

久而久之,范伟也认识到了自己不是这块料,于是决定放弃。

在跳舞失败后,父亲又为他找了音乐老师学唱歌,可任凭范伟多么努力学习,唱歌也只能唱个不好不坏。

音乐水平平平无奇,就连学校里的老师都给出中肯评价:“你唱歌最多只能算业余,但讲故事还不错,表演很生动”!

在听到老师的评价后,范伟对老师的夸奖上了心。

因为一句“表演生动”,范伟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追着老师问什么是表演。可老师也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于是建议他去学相声,没想到歪打正着,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拜师学相声○●

1978年,16岁的范伟被父亲领着去了沈阳曲艺团,因为这里有一位资深的相声演员——陈连仲,父亲希望范伟可以拜师学艺。

为了让陈连仲收下他,范伟特意准备了一段方言相声,但因为太紧张了,表演的时候磕磕巴巴,屋里的人都面面相觑,觉得范伟差点意思。

陈连仲在听了范伟的相声后,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可他还是开口了:

“你条件一般,如果入行,以后可要下苦功夫了”!

范伟听到这话大喜,因为这意味着,师父愿意收他为徒了。

在学相声的这几年,范伟资质平平但又努力,受了不少苦,别人每天练5个小时,他就练8个小时,每天的说话量惊人,能把自己的舌头说疼。

皇天不负苦心人,范伟的努力初见成效,不仅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还考上了沈阳曲艺团!

很多亲戚羡慕范伟端上了“铁饭碗”,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饭碗并不好端。

团里人才济济,光是相声演员就有十几个,但编剧只有两个!

剧本和演员之间的供求差距明显,而范伟21岁进团,年轻没资历,自然轮不上剧本,更遑论上台演出。

无法登台的范伟有些心慌,他在看清楚形势后,想出了一招“曲线救国”——没有剧本,那就自己写!

经过日以继夜的打磨,第一个作品《一个厂长的日记》诞生了。但可惜的是,这部作品一开始并没有为他带来红利。

当范伟把作品拿到台面,请同事们一起评价的时候,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因为这段相声一个包袱都没响,大家听起来都不觉得好笑。于是,第一个作品就这么“歇菜”了。

有句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范伟终于在某一天,得到了这个作品带来的资源!

1986年,央视举办全国相声大赛,编辑们到辽宁曲艺团来选节目,范伟把自己的作品抑扬顿挫的念了一遍,得到评审团一致好评。

最终,范伟被选上去北京参加相声大赛,虽然没有得到名次,但“进京”回来的范伟有了很多机会,成为单位的骨干分子。

1992年,在家里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范伟,突然接到团长的电话,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第二个贵人会来的这么快!

●○结识赵本山○●

团长打来电话不是别的事,正是为范伟提供了一个机会:

“赵本山今年春晚小品缺个演员,你要不要去试试”?

在范伟眼里,赵本山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因为彼时的赵本山早已大火,而范伟还籍籍无名。

范伟在得到消息后没有犹豫,马上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没想到,这一趟并不顺利。

到了春晚排练厅,范伟拼了命的背台词、琢磨表演方式,和赵本山搭档的十分默契,可到了最后让导演把关的时候,导演说什么也不同意范伟上台,并且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原因。

“范伟形象太普通了,不适合上台”!

这句话一下子把范伟打入谷底,为了不让其他工作人员为难,范伟挥一挥衣袖,黯然退场。但也就是不争不抢的性格,让赵本山一下子记住了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范伟这一次与春晚失之交臂,但也让他意外获得了赵本山的赏识。

一年之后,赵本山参加辽宁省艺术节,需要表演一个小品,他第一个想到了范伟,于是一通电话和范伟达成合作。

范伟很惊讶,但是在惊讶过后变成了狂喜,两个人在艺术节上酣畅淋漓的表演了一次,从次之后,范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期。

而这个高峰,离不开赵本山的帮助。

范伟对赵本山充满感激,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本山大哥一句话,范伟都义不容辞,两个人搭档的次数越来越多。

而范伟,也在1995年首次登上春晚!

1995年,范伟和赵本山表演小品《牛大叔提干》,1996年,再次和赵本山搭档出演春晚小品《三鞭子》。

除了春晚舞台,范伟和赵本山在其他领域也越来越红。

2001年,范伟在《刘老根》中出演角色药匣子,电视剧里的人物深入人心,也让范伟意识到,相比小品,影视剧更适合他。

2001年、2002年,他连续两年登上春晚,风光无限的同时,也给他带来巨大压力。

2005年,范伟再次参加春晚,而这一次之后,让他萌生了退意,网络上对他和赵本山的关系也议论纷纷。

原来,在登台之后,因为太过紧张,范伟频繁口误说错台词,把“非常6+1”说成了“非常6+7”,把“一双慧眼”说成了“一眼慧眼”。

演完一下台,范伟就失联了,他没有告诉赵本山自己的决定,转头关了手机进组拍戏。

而赵本山遍寻范伟无果,打了无数电话都没人接,也有些生气了。

几天之后,赵本山收到范伟的短信:“本山哥,春晚我不想上了,对不起”。

这让赵本山气不打一处来,但也开始渐渐理解了范伟。

可他们明白原因,观众们并不明白,网络上对于范伟不上春晚的揣测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人爆料,说是因为范伟和赵本山分钱不均,最后一拍两散!

面对外人的揣测,两个人没有多做解释,但不可避免的是,他们开始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而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范伟不想再执着于小品,另一个就是因为范伟的家庭。

●○婚姻故事○●

1988年,26岁的范伟被家人催着相亲,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出名,也没有结识赵本山,找对象也说不上来什么要求。

他总共相过三次亲,第一个姑娘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两个人接触了一个星期, 不了了之。

第二个姑娘是工厂的技术员,两个人接触了一个月,似乎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但范围心里就是没有波澜。

他跑去向已婚的前辈请教:“什么才是合适的相亲对象”?

前辈告诉他,找对象讲究感觉,如果现在都没感觉,结婚之后就更没话说了。

范伟一拍大腿,跑去和第二个相亲对象道歉,并且结束了这段关系。

直到他遇到第三个相亲对象,他才明白什么是“有感觉”。

第三个姑娘名叫杨宝玲,市儿童医院的护士,两个人一见面,范伟就对这个女孩有好感,但当时范伟比女孩大了整整6岁,他心里有些不自信。

在媒人的撮合下,两个人渐渐熟络了起来,范伟追了女孩两年,1990年,两个人顺利结婚。

1992年底,妻子杨宝玲为范伟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范曦文。

这个孩子的到来,恰恰是范伟事业腾飞的时候。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妻子觉得在老家读书不是办法,北京是大都市,教育资源可能会更好。

为了孩子能读书,妻子从医院辞职,范伟也渐渐把工作中心从东北转到北京,这一转,让他朝着电影电视的行业更近一步了。

2003年,范伟参演冯小刚的电影《手机》;

2004年,范伟出演电视剧《马大帅》,范德彪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走进饭馆吃饭,周围的食客和老板都喊他“彪哥”,网友们更是在网上整理出了“彪哥语录”。

2008年参演电影《非诚勿扰》、2013年出演《私人定制》......

在退出春晚之后,范伟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个个经典。

●○相逢一笑泯恩仇○●

2009年,赵本山在媒体面前“大赞”范伟是个大腕,请不动了,网上的负面新闻也铺天盖地。

面对大众的揣测和赵本山的采访发言,范伟没有生气,只用一句话把误会给说开了:

“赵本山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他把所有的难听话都说了,把所有的好事都做了”!

关于自己“失联”,范伟也吐露真相,因为当时进山里拍戏,很多媒体和同行的电话太多,为了专心当下要做的事,范伟把自己的手机给关了。

就这样,错过了赵本山的电话。

而赵本山,事后也开始慢慢理解范伟,两个人的不合烟消云散!

2020年,范伟再次出演《刘老根》,和赵本山两个人的世纪大合体引人泪奔。

在电视剧中,赵本山饰演的刘老根精神不大好,范伟饰演的药匣子从泰国跑回东北看望,用一段数来宝唤醒两人的记忆。

刘老根哭着说:“你怎么回来了呢?”

药匣子笑中带泪:“这不是你一句话,我就回来了吗!”

这段对白,何尝不是两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如今两人都已不再年轻,而过往的岁月都亦如过眼云烟。

如今的赵本山再谈起范伟,对他的评价更像家人。

赵本山说范伟是个好人,是个内向、腼腆的好人,而范伟形容两个人的关系,更像是“两口子”。

●○ 结语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范伟的成名史大起大落,留下的故事引人深思。

在失意时不气馁,在得意时不骄傲放纵,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感情从一而终,或许这是范伟的为人处世之道。

但这些简单的道理,足够让很多演艺圈后辈们受益终身!

说相声出道,演小品成名,正是范伟自己人生的阅历丰富,才让他的作品有了厚度和开阔。

不过分低估,也不夸张式的表扬,范伟在娱乐圈的“消失”,正是不急功近利的表现。

不论是演员还是其他职业,稳得下心、有清醒的头脑、不贪心不贪财,才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老搭档   匣子   原形   曲艺   腼腆   北京   搭档   相声   小品   演员   父亲   评价   老师   孩子   家庭   电话   作品   赵本山   范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