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担当者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我们肩负着新的更为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熟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许多问题的挑战性世所罕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重要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事实表明,一个地方干事创业氛围浓不浓,选人用人是一个晴雨表。这就要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选用那些在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的人,选用那些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担责负责的人,选用那些解决问题有思路有办法的人,选用那些开拓局面卓有成效的人,让那些日常工作不负责任、关键时刻畏首畏尾的人受到警醒。这样,党和人民需要的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干部才能大量涌现出来。

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尤其是当下的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直面困难挑战,主动担当作为,大胆开拓进取。完善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指导原则的容错纠错机制,对那些敢闯敢试、担责有为的干部给予公正评价,实行容错免责、减责,及时划清“为公”和“谋私”界限,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只有切实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把干部从困惑困扰中解脱出来,才能形成千帆竞发的干事创业氛围,真正让能干事的人,敢干事、干成事。

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需要领导干部自身加强修养,也需要良好氛围的支撑。既要进一步健全严肃的党内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大力倡导讲原则、敢负责、勇担当的良好风气,使敢于担当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又要把担当精神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日常教学之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解决当干部为什么要担当、怎样担当的问题,增强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动真碰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好干部,推动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环境。

(作者:沈小平 单位:安徽省委组织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群贤毕至   宏伟   干事   领导干部   用人   切实   氛围   自觉   矛盾   面前   困难   机制   因素   干部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